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论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准则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连接了主体人与客体物,涉及主体对于客体的判断和选择。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并且“人在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进行评价,赋予它们以价值或它们具有‘价值’属性”[1]p406。显然,作为主体的人对于价值起着主导性作用。其中,极其重要的评价尺度就在于“人的需要”。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观则反映了对于“什么是重要的东西”的认定。从中国哲学上的“义利之辨”到“理欲之辩”再到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具体的价值观总是历史境遇下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映射。由于个人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千差万别,个人的价值观总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而总是多元的、复杂的。但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所共同追求的价值,是价值观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自社会中来,反映着特定社会的价值认定;它引领着社会,服务于人的自我实现、人的发展,乃至于国家发展等。可见,价值和价值观都是基于对于人的考察,反映了属人的性质。
  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回答了“人是什么”等问题。它反映了对于人的理解与定义,涉及人对于自我的认识以及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定位,也牵涉到人与人关系的界定,甚至可以影响建立在人与人关系之上的社会。可见,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厘清人的本质学说,有助于我们理解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及价值目标。因此,考察核心价值观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回溯历史中的价值观并探究其理论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建立在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之上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自由、平等、博爱”与西方文化对于人的理解密不可分
  “自由、平等、博爱”是公认的西方价值观中的核心观念。该观念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有两个重要的源头――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哲学成就了希腊文化最高智慧的结晶。从哲学的发端看,哲学在希腊文中“是philosophia,即‘热爱’(philo)与‘智慧’(sophia)的合成词,故其本义是‘爱智慧’。在希腊哲人看来,求知是人的天性……在这种不断的探究和追问中获得知识,由此而获得自由”[2]p23。古希腊人摆脱功利、充斥着形而上学式沉思的哲学探索为“自由”埋下了种子。
  此外,在古希腊晚期重要的哲学学派――新斯多葛派(亦称“斯多阿学派”)的哲学视阈中,“逻各斯”(在斯多葛派指“宇宙理性”或“命运”),应无条件地被每个人接受和遵从。由于接受了共同的“理性”,“世界城邦没有阶级、种族和任何等级差别,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公民,是互爱互助的兄弟”[3]p105。因此,应“无视国家法律,无视财富、种族等级、门第,四海之内皆兄弟”[4]p141。罗马帝国坚持斯多葛派信仰,斯多葛派的哲学观可谓影响了罗马法平等观念的形成。
  作为希伯来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代表,基督教精神将“博爱”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基督教特别强调平等:一切灵魂都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面前,无论种族、性别、年龄,人人平等。
  上述精神始终保存在西方的文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观念源泉,成为西方文化、物质建设的重要根基。作为直接的表现,这种精神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汇聚成“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引领着西方人民走向现代化国家。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是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准则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核心价值观凝聚了核心价值体系,融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于一身,极大地反映了时代主题、任务和发展方向。其中,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准则与“人”紧密相连,必然涉及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1.爱国:人与共同体密不可分。马克思始终关注着人寓于其中的生存方式――共同体。在费尔巴哈完成了从天国到人间的颠倒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关注到了本身就是颠倒的现实社会,强调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他认为人是共同体的主体,以共同体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客体化这一原则,提出了“人永远是(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等)这一切存在物的本质”[5]p51-52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与共同体关系:人的本质体现在共同体之中,共同体只不过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因此,另一方面,在真正的共同体之中,人的本质应与共同体是同一的。
  以此,马克思重点批判了资本主义虚假的共同体。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下存在的私有制造成了阶级的对立、压迫与统治:“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6]p132马克思着力批判的虚假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异化的产物,也是造成人的本质异化的重要原因。相对于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渴望着“真正的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共同体表现为自由人的联合,即“真正实现了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p104的社会,其根本立足点是恢复到人的本质、实现摆脱对物的依赖、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从另一个角度看,真正的共同体保证了人的自由与发展。真正的共同体使得人得以控制生产的全过程,从而完成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反映了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与虚幻的共同体相对,真正的共同体是人民民主的,本质在于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人的本质与国家相一致、国家利益是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充当着实现人民幸福的保证,是保障人能够自我实现人的共同体。以“爱国”精神出发,人民会理解、支持体现人民意愿的国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国家的要求相符。可见,“爱国”是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距离“自由人联合体”甚远,这督促人们在现实中奋斗,以实现这一崇高目标。“爱国”有利于促使个人化国家之爱为建设动力,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推动现实的改造。   2.敬业:在物质生产中发挥人的本质力量。除了共同体的作用之外,马克思曾直接指出“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8]p24其中,“怎样生产”即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9]p345可见,在物质生产中才能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设定,最终还原到了现实的、历史的“物质生产”,因为只有从物质生产出发才能理解人的本质在现实中的表现。
  物质生产落于个人,多以劳动表现,“敬业”与职业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敬”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要集中注意力、专心于一物,不受外物和思虑的纷扰。敬业即是对待劳动和工作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将自己的身心投身于物质生产中,不为外在干扰与诱惑.这是从个人的内在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正是通过劳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人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使人得以生存下去。另一方面,通过对象性活动,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彰显,也就是以劳动的对象化产物彰显人的内在潜能。“敬”是人内心深处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人正是通过心中对劳动的肯定和诉求、尊重和敬畏,才使得自身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劳动当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3.诚信、友善: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将“人”的概念带入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但是,费尔巴哈狭隘的自然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有着巨大的理论缺陷,即仅仅将人视作感性对象,未能以动态的视角把握人的感性活动。这也是马克思真正超越费尔巴哈的地方。不满于作为感性对象、僵死的人,马克思在现实和历史的深处――在社会与实践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真正的归宿:“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p56如前文所述,物质生产是决定人的本质关键,而社会关系则是伴随着物质生产确立的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因此,马克思在这里使用物质关系时,加上了限定性的“在其现实性上”。它表明,社会关系是物质生产在现实中直接的产物。因此,社会关系的总和往往表现为人的本质的直接构成。
  “诚信”和“友善”则是针对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的本质的意义以及当下的现实状况所提出的。就现实而言,市场经济带来了一定的道德滑坡,弄虚作假、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这是资本对于人的操纵与控制,带来了异化的人际关系。这种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显然只能形成异化的类本质,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人的自我实现。针对于此,提倡“诚信”和“友善”的人际关系可以矫正社会发展中扭曲的社会关系,形成健康、友爱、互信的人际关系,从而最终实现真正的人的本质。
  综上所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不同维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握住了形成人的本质的关键节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和现实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重大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核心价值观势必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即为人的发展提供道德支撑、方向性指引、规范性设定。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的人的本质学说之上,这保证了核心价值观具有强有力的现实感召力和不竭的内在生命力。
  三、人的本质总是面向现实与未来
  从共同体、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对于人的本质的说明,可以归结为一点――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由于维持生命的需要,人必须投身于物质生产,“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10]p742。需要是多方面的,包含着生命需要、社会关系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需要。正是这些需要,促使人们有动力、有目的地去实现、发掘人的潜能。简言之,“需要”往往位于决定人的本质的首要因素。
  可见,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及个人呼唤的价值观。但是,需要总是变化的,这也决定了人的本质是发展的,因此决不能以静态的视角把握人的本质,而应以动态的角度描绘人的本质:没有给定的、固定的本质,只有面向现实与未来敞开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的本质。这决定了立足于人的本质之上的核心价值观是变化的、发展的。现实亦是如此,出于现实的需要,2015年5月5日,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一份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献。《意见》郑重提出,“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1]。可见,面临当前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文明也就成了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
  综上而言,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而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核心价值观也不能以僵化的、固定的形式展现,而应依据人的需要、物质生产、社会关系作出适时调整,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相关论文

马克思主义马克中国价值观准则核心
浅谈中国加入RCEP对辽宁省对外贸易的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新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