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融资决策论文

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信贷融资能力探析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020 ― 02
  一、引言
  黑龙江省坐落于我国的松嫩平原,是我国的重要产粮基地。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供给密不可分,因此农业农村信贷融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农村信贷融资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大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吴志远(2007)较详细在当前农村信贷资金流入外部的问题上,研究了类似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信贷资金外流渠道,并对如何改变农村金融的弱势处境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如调整政府的金融架构,培育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等。周倩雯(2013)认为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统一的货币政策、被严格管制的利率则是最主要的原因。刘卫峰(2009)概括了农户信贷需求的特征,并认为目前信贷产品供给与抵押担保要求与需求脱节。只有从金融组织、宏观制度、微观制度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农村信贷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巩月明(2007)提出在农村收入整体增加的大背景下,对金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货币储蓄或者信用贷款,而是增加了注入基金投资等非生产性的资金需求。因此只有不停完善配套信贷政策,才能真正改变现今的尴尬局面。陈时兴(2011)认为造成农村信贷融资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是不当的金融管制,解决方案是适度扩大农村信贷资源投入途径,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余泉生、周亚虹(2014)利用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在缓解信贷约束方面,民间金融往往比正规金融起的作用更大。因此突破现有模式的束缚,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
  综上所述,解决农业农村融资能力弱这一难题,仍需要根据现阶段农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尽管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信贷需求进行了以上探究,但大多数研究只着眼于农村信贷供给与需求等单方面理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所以本文结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金融供给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信贷融资困难的制约因素,提出改善农业农村信贷融资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以从根本上满足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信贷融资的需求。
  二、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概况
  齐齐哈尔市位于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占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的41.1%。而农业生产也正从原来的分散粗放型经营向以基地化生产、“公司+农户”等为主要模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经营转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积极开展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制约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并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打牢农业基础,加大农田水利与农业机械化的信贷支持力度。随着齐齐哈尔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金融对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机合作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三年来,全市各金融机构向农村发放贷款总计17.6亿元。
  二是支持以土地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面对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信贷投放有效途径,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灵活方式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支持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齐齐哈尔市金融机构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以龙头带中小,对于提高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齐齐哈尔市银行业机构已经形成了以五家大型银行信贷为主,其他银行机构为辅的信贷融资体系,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一、农村信贷融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支农成本趋高与银行资金趋利性的矛盾。
  现代农业发展以“规模化、机械化和科技化”为主要特征。但是,目前我市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的弱质农业,既要承担农业上的自然风险又要承担粮食增产后带来的市场风险,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很难实现效益平衡。因此面对农业经济的高风险、低回报,大多数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仍然望而却步。
  (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模式与固有银行信贷体制的矛盾。
  近年来,国家不断进行宏观调控,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业机构信贷资金出现紧张。我市大部分银行机构都为二级分行,大企业、大项目都得需要总行、省行审批,不能因地制宜创新支持现代农业综合改革的信贷品种,固守信用等级、有效抵押品的条件,致使银行的信贷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特点,信贷满足率不高。
  (三)处置农村土地经营权与金融创新产品之间的矛盾。
  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并未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列入抵押物范围,办理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二是抵押物处置难,由于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缺少权威的流转中介,导致未能形成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租赁市场。
  (四)资金需求的多样性与承贷主体难以确定的矛盾。
  随着现代农业综合改革的深入,农业资金需求已由零散、小额、短期向集中、大额、长期转移,对非生产性的消费贷款需求也有所增长。如我市现代农业的中低产田改造、黑土资源保护、城镇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这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建设的项目多是农业基础建设项目,信贷支持存在难以确定借款人主体。
  二、增强农业农村信贷融资能力的对策
  为了解决农村信贷融资能力弱这一难题,需要齐齐哈尔市政府、银行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从而推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建环境
  政府方面要建立相应机制,优化信用环境,为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障,进一步加强农村信贷融资能力。
  一是加强担保平台建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物不足问题。目前困扰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最大难题仍是抵押物不足问题。为突破这一瓶颈,建议组建由政府控股的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适时引入外地担保公司,各县(市)区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合作社贷款搭建平台,为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风险提供保障。
  二是充分发挥土地经营权抵押流转平台的作用,助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力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虽然齐齐哈尔市的克山县、龙江县土地流转中心平台已经投入使用,但土地流转平台市场化优势还没明显发挥,必须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资质审查,统一产权评估,才能化解土地矛盾。
  三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融资环境。由于对农场经营主体的信用状况缺乏足够了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投放。所以,要实现银行与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长期看需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农户或经营主体征信系统,清除信息壁垒,逐步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
  (二)金融做产品
  银行方面要解放思想,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主动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的问题。
  一是采取政策激励,增强银行机构的主动性。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投放额度较大的法人金融机构需要再贷款的,人民银行要给予再贷款支持。同时,人民银行应根据银行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情况,纳入到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体系中,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银行机构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二是开展融资培训,畅通信息渠道。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得形成除其本身抵押担保条件不足外,对银行信贷准入条件、主要贷款品种的不了解,总以为银行贷款可望而不可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与农村经营主体要密切配合,有必要由银行对农村经营主体进行融资方面的培训,逐步解决银行与农民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二者良性互动。
  三是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根据农业发展特点和合作社运营方式,积极开展与订单你、保单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开展“银行+担保公司+合作社”、“银行+企业+合作社”的贷款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村信贷融资能力。
  (三)农业经营主体强机制
  农业经营主体要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壮大自身实力,提高获贷能力。
  一是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相互制衡的治理构架。要充分发挥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各自职责,三会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成员代表大会要对重大事项做出决议,理事会要落实好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监事会要代表全体成员监督好理事会的工作。要明晰成员在合作社中的经济权益,加强社务管理的民主决策,做到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
  二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对于信贷融资需求最大的农村经营主体,要增强信用意识,建立诚信为本的道德观念,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信用,塑造守法经营、诚信履约的良好形象,增强自身信贷能力。
  三是建立合作社协会,开展贷款互保。条件成熟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按自愿原则由合作社会员签订联保协议,通过互保互益、共担风险的形式提高成员获贷能力。

相关论文

信贷融资能力农村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体系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