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国学论文

动态调适: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必由之路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塑造人格、丰厚底蕴、培养语感、丰富与提高生命内涵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深厚的生命力,受到小语界的广泛认可。《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等国学经典的典籍片段虽早已被吸纳入小学语文教材中,但遗憾的是,这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教材中只是吉光片羽,还常作为考试必考项目被教学简单化――突出其应试价值,流程简单化――读、译、背、默。那么,如何使国学经典进入课堂,激发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品质呢?
  一、追本溯源――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应然之义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历史悠久,从公元前6世纪春秋末期(孔孟时代)开始,直至19世纪末开办新学堂止,前后2500多年。所谓的“语文教学”,以启蒙读物、经学读本和读写训练为主。1949年,叶圣陶先生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时,将“国语、国文”统一为“语文”作为学科名称。国学经典对中国人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2000多年来,从一个人的启蒙期就参与幼儿精神世界的建构,担任起教育重任,并不断传承、丰富、积淀,构成中华民族的“DNA”。反观现行语文教材,浅显易懂的时文占了“半壁江山”,文质兼得的美文“点缀其中”,而文言文只是“凤毛麟角”,加之社会上文字环境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加剧,儿童模仿性很强而辨析力较弱,在正值“童蒙养正,固本培元”的关键六年几乎脱离国学经典的滋养,必使学生的语感培养、审美情趣、人格塑造受到严重损伤。
  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老师只是撷取教材截取的古文句段,让学生在这间房子里转来转去,这样,学生常会对古文产生厌烦。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拓宽语文视野,遴选便于学习又适合反复诵读的、具有“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原创性典籍,引入语文课堂之中,像重视教课文一样探索读古文、教古文的方法,担当文化育人之任。
  二、动态调适――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必由之路
  调适,是指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过程中,教师进行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适应性指导的阅读。具体指适当、适量推荐国学经典,适合相应学段的学生的阅读水平,适切指导阅读国学的方法,营造适宜学习国学的环境,阅读所得适用于生活体验之中,适应学生的精神发育和成长需求。动态调适是指基于学情,不断地调整、修正调适策略,使之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乐趣,形成习惯,学会阅读。
  学习国学,首先要熟悉文言文,如何使学生接受并逐渐学会借助注释阅读、积累文言文,这是调适的目的。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距离很大,必须在每一学段,每一个阅读过程中,动态调适阅读国学的方法。具体见下表:
  调适原则:以诵读为核心,以多元理解为纽带
  从下表可知,诵读与理解贯穿于小学生阅读过程的始终。著名作家朱自清曾说:(学习古诗文)可以看出吟诵的重要来……与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读10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300首诗。这300首诗虽少,但是你自己的;那10部诗集虽多,看过就还了别人。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说:国学诗歌经典因其语言精练,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的特点,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之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从中可见,“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是诵读。很多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名人名家,无不是在童年时期就打下了诵读国学的“童子功”。因此,无论怎样有感情朗读、翻译理解,创作运用,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背”字上。
  其次才是理解。在学生诵读过程中,对文意的理解形式要丰富,渠道要多元。形式上,讲故事、表演、朗读均可助力文意理解;配套译文、课外阅读资源、影视剧、亲身实践,甚至社会新闻等均可纳入理解渠道,与文意勾连,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三、调适策略――灵活相容,巧妙与语文课程相整合
  将文言文引入语文教学,就必然面临着如何从语文课中挤出时间带领学生们阅读经典。语文教学任务既有进度的要求,也有课堂作业和考试任务,那么,如何协调“窗内”和“窗外”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经过四年的研究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学习方法。
  1.选好教材,制订计划
  学生零起点接触国学,选用教材至关重要。我们选择的教材是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国学背诵一本通》,这套教材有如下好处:①内容涵盖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教学内容:音律启蒙、经文、诗词、古代散文齐备。②分段注释,逐句翻译。分小节注释译文,每一句都能找到相应的翻译,字词的翻译较少,减少干扰,不琐碎,为教学提供便利。③低段版本标注拼音。有利于低年级儿童正音,独立朗读。④随文配故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每学期开学,教师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表格制订计划,按计划执行。
  2.定好时间,灵活相容
  我们将调适原则细化为“按照计划,日积月累;化整为零,熟读成诵。”基于此,教师先通览全书,《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这样长篇古文阅读须放在课内,进行系列阅读;低年级的古诗学习也放在课内,教学时间控制在20分钟。中高年级,古诗可以放在“边角料”时间,如早读、午读,语文课开始的5~10分钟。积累一定学习经验后,中高年级的古诗的背诵和浅近的文言文学习背诵放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必须放在课内的,按照周次制定表格;放在课外的,做好导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前预约展示时间,以背诵竞赛的形式反馈学情,并将相关的视频、图片上传到家长微信群、班级公共信箱,以取得家长配合。这样一学期什么时候上什么内容,积累哪些篇章,学生学习到何种地步,一目了然。按照计划执行,目的性就强了。   3.强化诵读,多元理解
  三分文章,七分朗读。即便是一篇内容平淡的文章,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也能打动人心。何故?就是因为声音代替了听众的视觉感受,使听者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构建出一系列与朗读材料相适应的画面,这幅画面远远要比文本?热莞?清晰、更全面。所以说,诵读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学生想象,扩充想象空间,丰富想象画面非常有好处。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课堂上有声势浩大的齐读,突出气势;有个性化的个人朗读,突出内涵;有男女生对读,突出古诗意韵;有不动声色的默读,突出思考内涵……总之,力图通过不同的渠道,打通学生想象的“任督二脉”,强化诵读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六年级《出师表》时,上课伊始,老师就声情并茂地将《出师表》读了一遍,学生凝神静听,老师读毕,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谈起“听后感”,讲述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六出祁山,对刘禅放心不下,苦心叮嘱,十分动情。整个学习过程,不需要老师讲,也不需要逐句翻译,学生就了解了文章大意和诸葛亮的思想情感,同时点燃了学生用朗读和背诵向这位千古贤相致敬的意愿。
  借助故事,理解古文。《笠翁对韵》一直因引用典故多而饱受诟病,但这些典故也因为故事性强,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理解内容、激发诵读欲望的路径。如“地下文章鹦鹉洲,空中事业麒麟阁”一句,学生不好理解,也不便于记忆。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许多喜欢写文章的人常在江心洲一起谈文学创作。一天,飞来一只鹦鹉,其中一个人就倡议,今天不写其他内容,就以鹦鹉为话题每人写一篇文章。后来人人都写了一篇佳作,这美好的故事就流传开来,江心洲就改为鹦鹉洲了。接着,老师又从苏武牧羊讲起,有11位像苏武这样建立了伟大功业的人都被供奉在麒麟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章、这些人物的丰功伟绩都消失在空中。随着老师的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不仅化解难以理解的典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背诵起来也更加入口入心。
  尊重规律,有所取舍。小学生视幅还比较窄,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所得很有限,读起来也吃力。古诗词,注重韵律,篇幅短小,便于背诵记忆;古文,语言独特,精辟凝练,与现代文有明显区别,难于理解。但作为小学生来说,是否需要像初高中生一样做到字字落实,直译诗意呢?从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看,只有与生活发生联系,学生才便于理解。如《论语》中有些语段与修身养性,阅读交友有关,这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和感受自己谈谈,深化理解。有的与当时的政治形式有关,老师就讲述当时的历史故事,帮助理解。但还有部分文言文,内容超出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比如《道德经》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讲了,小学生也不理解,就不如从古文特点入手,指导学生抓住对仗的结构、排比的短句、鲜明的节奏等构段特点背诵,或者干脆把时间留出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并用比赛的方法唤起学生背诵热情。
  4.摆正位置,相得益彰
  从长远来看,古文对学生的影响是超越语文课本对学生的影响的,但是古文和语文的位置要摆正。怎么摆?以教材为主:因为语文教材肩负“听、说、读、写、做、说、习”等夯实学生基础的重任,不能“任性”;以古文为辅:古文是为学生的阅读打底色的,只要求读背,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这大大减轻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负担。同时,古文和语文教材两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习作练习等方式互相渗透、深化理解。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教学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有位同学就讲到“烟台之海,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观海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文也”。学生能化用《醉翁亭记》中的名句,诠释自己的学文心得,可谓点睛之笔。在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当读到谈迁破衣烂衫奔波于风沙之中时,很多同学都围绕他写《国榷》信心之坚来谈,有位同学就独辟蹊径“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或许正是谈迁感受到写作明史之乐,并乐在其中,才能够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学生的古文积累,为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提供了另一番解读,可谓相得益彰。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为主,古文为辅”并不是绝对的,到了高年级阶段,随着基础的夯实,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阅读视野的扩大,理解课文并非难事,这时就可以根据学情调适两者关系。如,“教材在前,古文在后”。学习《灰椋鸟》后,教授《醉翁亭记》,学生不仅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对《灰椋鸟》中林业工人的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成果经古今对比,有了直观体会。再如“古文在前,写作在后”。如教学《小石潭记》,按照“走近―进入―深入―离开”顺序写,四处地点的转换都具有鲜明特点,且语言凝练,比喻精妙。理解背诵后,再写五年级下册的参观记一文,就能有所启发和借鉴,语言也有明显变化。还可以“课内古文,课外阅读”。如课内教学《出师表》,课外阅读六年级上册的《赤壁之战》,并布置同学阅读《三国演义》,并从中找出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等语句相关的章节,深入细读。这样,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认知会更深刻持久,对课文和小说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总之,针对国学经典的动态调适特别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灵活相融,要打破壁垒,而不是泾渭分明;要相互渗透,而不是相互对立;要融会贯通,而不是各自为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为学生成长助力。?

相关论文

必由之路国学课堂经典动态
浅析“营改增”后工程项目成本的动态
试论如何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试论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