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

  1 概述
  近几十年来,尽管得益于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国施工企业的成长很快,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行业产值增长幅度不同步,不仅前者远低于后者,且呈持续下滑的趋势。这种状况是哪些因素所致?主、客观因素有哪些?就施工企业的角度而言,应该从管理机制,主要是成本管理机制和方法上寻找原因,有针对性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2 施工企业产值利润比较
  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38%和28.55%,建筑业上市公司主营收入亦同比增长12%,但毛利率却持续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7%。建筑业上市公司与沪深两市其他上市公司相比,毛利率水平不到其他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一半,净利率更是低得惊人,平均净利率只有3.07%,与我国股市上大多数行业板块的9%以上的净利率水平相比差距非常大。
  2012年,全国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97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7.5%;完成竣工产值4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全国建筑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7%,但产值利润率仅为2.88%。
  3 成本管理必要性
  施工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粗放式管理与利润空间不断缩减的矛盾。众所周知,由于施工企业数量众多,“僧多粥少”,一直以来激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状况和态势还将持续下去,加之施工产品事实上缺乏“优质优价”的机制,施工企业要想生存下去,进而能够取得有质量的发展,取决于其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的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偏重于“开源”,过于依赖规模的扩张,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之所以难以为继,一是国家着力实行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倾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的政策,基本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会逐步淡出,施工企业规模扩张式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会逐步弱化;二是三十年来爆炸式增长的施工企业的数量使得施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成本管理水平不能够适应市场的要求,施工企业将无法生存;三是累积了三十年经验的投资者(不论是国有投资还是民营资本投资)日趋成熟,投资的效益意识日趋增强,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施工产品“造价水平”日趋降低;四是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和规范,施工企业获取效益的传统渠道越来越少,越来越窄,以至于逐步丧失。与所有的企业一样,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效益,效益的来源无非是开源与节流,综上的因素分析,施工企业今后的效益源泉应更偏重于节流,也就是成本管理,“低成本战略”将是施工企业的不二选择。
  4 成本管理与信息化
  中国绝大部分大中型施工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国有企业,由于历史的、机制的原因,真正拥有基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成本管控机制和科学合理流程成本管理方法的企业并不多,成本管理往往仅仅体现在单一的工程项目层面。成本核算不系统,层次低,核算出的成本信息价值低。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施工企业获取各个管理层级、各个管理系统对项目管理结果的信息,以此信息决定后续管理的机制、措施、方法。成本信息,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生产资源,同劳务、材料物资、施工机械设备等等一样,其获得是需要成本的。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需求是因为预期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获取信息支付的成本。近几十年来,施工市场容量大,初期施工企业数量相对不多,由于“资质”准入制度的限制,施工市场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卖方市场”情况,以致施工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核算工作。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发展,施工企业现代公司制度改制的逐步完成,施工行业的发展也到了相对成熟期,战略重点转向了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内部管控,以强化、规范、科学内部管控为抓手着力提高竞争力。
  许多学者提出了成本战略管理的概念。美国学者John K.Shank和Vijay Govindarejin在《创造竞争优势的新工具战略成本管理》提到:战略成本管理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开发与实施,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从而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手段。还有两位美国会计界著名的教授库拍和斯拉莫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而成本管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当某一项目信息成本大于信息收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成本管理是不经济的。但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因此,施工企业不重视信息价值,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5 成本管理思路
  在施工企业,狭义的成本管理指的就是项目成本管理,是以施工合同法人主体组建的项目经理部为核算主体,以工程项目为核算对象的成本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的一系列行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施工合同工期内、在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及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使实际成本支出低于成本计划。
  5.1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由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项目部)编制,编制的依据是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针对特定的实物工作量,按照成本要素基于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编制的定额。成本计划不仅是工程项目量化的支出标准,还包括各种施工组织、技术方案等,是施工企业开展成本管理的起点。
  5.2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项目部和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管理系统,基于成本管理中的职责定位对实际成本发生施加影响的行为,对人力、物力和各项支出等形成成本的要素进行监督、调节和限制的行为。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迅速纠正偏差,从而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是项目成本管理中不确定因素最多、最困难、最琐碎和繁杂、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
  5.3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项目部按照国家法规的相关规定和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归类记录、计算、登记,并与成本计划、项目营业收入进行比对的成本管控行为。成本核算的目的:一是为了计算项目的盈亏;二是为了及时发现实际成本偏离成本计划的情况,为迅速纠偏和改善成本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5.4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将项目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对,以及对比对的结果查找原因、拟定对策的行为。成本分析目的就是全面检查与考核成本变动的情况,将计划成本与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比较,系统研究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降低项目施工成本的途径,以进一步改进成本管理工作。同时,成本分析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编制成本计划指明方向。
  5.5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项目部的上级管理部门将其实际发生的成本与计划成本、营业收入进行对比的行为。在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或结束后,都要定期或按时根据项目完成计划成本和盈亏的情况,给予责任者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只有奖罚有据、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位职工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
  6 成本信息化管理
  6.1 管理要求
  有了成本管理思路,施工企业还需要有一套现实可行的成本管理工具。目前,国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但大部分企业的问题都在于以ERP为代表的现有信息化工具主要适用对象为一般工商企业,其最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企业购销存及相应财务核算的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最关心的工程成本和效益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控制,不能为一线施工管理人员所掌握和使用,这极大限制了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要让信息化管理真正在建筑施工企业落地实施,就必须因地制宜地根据成本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控制要求针对工程管理整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6.2 系统构建
  为了满足以上管理要求,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结合施工行业特点,在现有信息化技术水平下形成以下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
  从上图可以看出,维修处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业务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子系统、经济核算子系统。其中,业务管理子系统通过OA审批实现成本的计划功能,在成本计划基础上通过成本预算分解为合同和按合同要求严格支付,实现成本控制功能;财务会计子系统通过NC模块实现成本归集分配等财务会计功能;经济核算子系统通过工程台账、利润、资金核算表实现分析、考核等经济核算功能。
  业务管理子系统及财务会计子系统均可依托现有ERP系统予以实现,但经济核算子系统需根据需要单独开发,现就经济核算子系统做重点介绍。
  6.3 经济核算子系统
  6.3.1 部门利润核算表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年初记录一个全年预算数,用于部门利润核算。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会计期间记录一个调整数,用于调整部门利润的实际数。
  按部门给出利润核算表,主要包括:预算数、账面数、调整数、实际数、完成率;分汇总表与明细表展示。
  6.3.2 项目利润核算表
  按工程项目、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会计期间给出工程的利润核算表。
  项目利润核算表分:汇总表与明细表展示。
  6.3.3 部门资金核算表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记录各费用项期初资金结余。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年初记录一个全年预算数,用于部门资金核算。
  按部门、按规定的预算项目每会计期间记录一个调整数,用于调整部门资金的实际数。
  按部门给出资金核算表,主要包括:预算数、账面数、调整数、实际数、完成率;分汇总表与明细表展示。
  6.3.4 以项目管理为目的项目管理台账
  按工程项目展现其收入、成本、费用及收付款、应收应付等情况。
  6.3.5 所有表的实际数部分能穿透联查数据来源情况。
  6.4 管理作用
  集预算管理、经济考核、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运营数据分析和管理于一体,多维度为集团决策层、企业管理层、项目实施层提供经济管理所需决策数据。通过强化预算控制管理,加强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成果的评估测算,建立了各类工程盈亏平衡控制反馈机制,为投标经营工作积累和提供参考决策信息。
  从资金、利润两个侧面,近110个经济属性维度,对单项工程、项目群、基层单位、集团公司进行全方位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控。110个经济属性基本涵盖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所有方面,并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其中,37个属性用于单项工程管理,结果反映项目直接毛利;65个属性用于企业管理,反映账面利润;此外,根据集团管控需要,设置了8个调整指标,用于对经营者进行绩效核算。
  ■
  经济核算表披露预算数、账面数、核算调整数、实际完成数、完成率等五项内容,便于对集团、企业、单项工程的各项经济属性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实现集团企业的多层次、网络化、全覆盖的动态控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计划性、工作监督的有效性、风险防范的可控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相关论文

成本管理施工企业信息化成本施工建设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