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社会工作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89-03
  自改革以来,中国社会“政企分开”的发展格局,将社区功能的完善与发展提上日程。而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产业与专业,秉持着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以协助个人、社区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工作目标,致力于社会的良好运行与协调发展,在西方近百年的历史,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模式和专业理论,在推进中国社会改革以及社区建设方面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工作在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也因本土化的困境而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政策及现实社会背景的?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加快”的战略决策,将社会治理的重任移交到了社区建设方面,为推动社会的自我管理,社区将承担更多的社会及政府的职能。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的转型成为当下各方日益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关注。毋庸置疑,社区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先前由政府和国家所承担的保障和服务的功能,成为居民工作之余的活动场所,也同样成为联结居民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在行政化导向日益凸显弊端的同时,社区居民自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提倡[1]。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社会工作自西方传入中国,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发展时会产生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程度都有待提高。专业化不足体现在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传授以及专业训练落后。职业化不足体现在作为新兴职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职业发展表现为:职业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职业地位尚不确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职业教育缺乏职业性[2]。源自于西方的社会工作要想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上生存就要进行本土化,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需要社工扎根社区进行摸索和探寻,找到适宜发展的中国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挥社会工作的真正作用。
  二、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升。退休居民的娱乐文化生活变得必不可少,在社区这个环境中,居民有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需求,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政府在构造“小政府,大社会”格局过程中,社会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社区变成中坚力量,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和治理方面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的社会组织活动缺乏持久性
  范伟在《社区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前景》一文中明确指出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在他所列举的四个主要问题中有一个就是社区居民的参与持久性差。他指到一些“活动月”“活动周”的类似活动,充其量是个“群众性活动”,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社区组织活动,有暂时性、应付性的特点[3]。推而广之,在各大社区这样的“活动”屡见不鲜,“活动”千变万化,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且实际意义也仅限于活动期间,活动过后居民不会再将焦点关注于此。
  (二)社区的社会组织发展缺乏规范化
  所谓规范化,主要是指组织章程、组织目标、组织活动表以及组织架构等正式组织必不可少的指标。有学者指出“民间社区组织”是指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成立并具有合法性标志的一种社区组织[4]。在这里,社区社会组织抑或是民间社区组织,由于在没有政府或社区的介入而自发成立的前提下,意味着一切活动都是自治,都是自我决定,组织内所有的活动是组织成员相互商量的结果。没有明确的章程、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没有明确的组织活动目标,有的只是组织内部约定成俗的不成文本的规定。这样的组织状态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体现了组织成员由于共同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相互吸引,无须外力的强大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组织的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
  (三)社区的社会组织与社区关系过于紧密
  社区社会组织不能完全脱离社区的管理,换句话说就是社区社会组织并不能很好地获得独立性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它在合法性、资金等方面需要依赖政府部门或其他外界部门或私人[4]。这意味着社区社会组织在运行上依赖外界环境,同时也在影响着外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社区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就要取决于多方的因素,其自身的发展障碍及问题也就不能简单地归为内部原因。
  (四)资源的缺乏
  绝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都面临资金缺乏、场地紧张等问题。社区基层组织在经费上对基层政府存在严重依赖性,因而,很多基层社区不得不更多地接受上级政府派下来的行政性事务,有时即便想做好真正地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事务,也有心无力[5]。由于社区社会组织一直是自发形成、自发组织,在资金和场地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也妨碍其发展。
  当今社区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非常迅速,但由于相关的政策和管理以及人员调配等细致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产生的障碍令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举步维艰。若想真正有效且高效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和能力,就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增能。
  三、社会工作助推社区社会组织的具体路径探索
  (一)服务方式的创新――“三社联动”   社会平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简称“三社”)是社会治理中最基础的元素[5]。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创新机制,“三社联动”主要是指社区、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三者间的一种协调和互动的关系。“三社联动”的机制更好地体现了社会工作的能动性和政府的监督角色。换言之,“三社联动”主要指以政府为牵引,以社区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为行动主体,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和重塑,旨在满足社区以及社区居民等多个层次的不同需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而社区制又经历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三个阶段[6]。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是政社合一的模式,即国家掌管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改革开放以后,无所不包的单位制解体,转而将权利转接到社区之中,社区开始履行社会职能,人们也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进行过渡。
  “三社联动”主要的开展模式是在社会组织和社工进入社区之前,首先对社区现状、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历史和方向有一个主线性的认识,然后通过对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志愿人员以及社区居民进行调查或走访,用专业化的服务满足居民个性化的需要。最后在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居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社会组织形成一整套规范运转流程,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居民的内在能力、议事能力、协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6]。最终获得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多赢局面。
  (二)社会工作服务与宣传路径多样化
  1.自上而下的政府宣传与扶持
  (1)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专业化同步
  社会工作已经有了一套足够成熟又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和工作方法,在中国的推行也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工作。但社会工作未传入中国前,中国已有本土性社会工作,这些本土性的社会工作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会产生许多格格不入的反应。那么就需要加快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工作,将社会工作嵌入到中国社会的背景、社会环境、人文文化等?h境中进行相互融合。
  (2)大力宣传社会工作
  面对社会工作认可度低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应该从政府入手。政府在自上而下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自上而下地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度,社会成员了解社会工作的最快捷有效又具有权威性的途径就是通过政府这扇窗。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样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宣传社会工作,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官方渠道认识这一新兴专业和职业,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3)树立社会工作的权威性
  树立社会工作的权威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甄选和培养方面而言,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呈现出专业知识落后和专业技能缺失的现象。未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的人员很难在专业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是做人的工作,面对的案主有可能是社会团体、社会机构、社区组织、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等不同的人或人群,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要学会对各种工作突发状况做出权衡和适宜的行动,以此来证明社会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以及政府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甄选和培养方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树立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权威性,也能够保障服务的质量。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方面,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严谨表现在从结案、前期探访、需求评估、方案设计、联系资源、人员配备、方案实施、结案、后续跟进等每个过程都要做到严格设计,以保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从自身做起,树立职业权威。在社会工作职业等级评定方面,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是指相关人员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获得职业水平评价,进而被认定为具有相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职业水平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以及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目前,社会工作师的考试人数连年剧增,多数为社区工作者,而这些考试热潮背后的原因是工资水平的差异。据了解,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无任何社会工作职称的社会工作者的底薪是2 500元左右,助理社会工作师的底薪是2 800元左右,社会工作师的底薪是3 200元左右。社会工作师的职业水平证书只是作为区分不同薪资水平的一个门槛,而其真正的意义却被磨灭了,表现在事务所中就是各个等级的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并无差别。
  2.自下而上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1)专注实践
  驻扎在社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每个社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也有所不同。面对多变的服务环境,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多变的对策,同时更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服务社区社会组织的过程中将所遇到的问题分类整理,将优秀的案例做成集锦,每次例会或年会上进行分享和表彰,这样既可以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和保留,也能够总结模式,为日后的实践工作提供活动指南。
  北京市M社会工作事务所专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功的社会组织近300个,每个组织培育结束后,项目小组都会积极撰写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报告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的自评报告。经年累月,这些案例中的失败案例作为经典案例在每次例会上用来做案例分析,成功的案例进行推广、复制,从中总结出理想服务模型,供事务所日后工作之用。这些案例都是从实践中来,最终应用到实践中去,服务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
  (2)打造品牌
  在助推社区社会组织过程中,社会工作难免会遇到被社区工作者和社区社会组织不认可的状态。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很难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在遇到这种不被承认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选择“曲线救国”即复制以往成功的案例,打造专业机构服务品牌。也就是说,通过在其他社区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成功的模式和案例在各个社区进行推广和复制,增加本事务所的知名度的同时,也是宣传的好机会。同时,有了成功的案例,社区社会组织的成员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也有了更加直观和具体的认识,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去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如何打造品牌,最重要的还是要积累经验,将成功的案例维持下去,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不能“打一??换一地儿”,不求多,要将服务做到精致,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社区以及街道的承认,进而找准契机进行模式推广。北京市M社会工作事务所,在这方面就是很好的榜样,他们先后培育的300个社区社会组织中,成为品牌在街道和西城区进行推广的就有20多个,包括绿色阳台、友好楼宇、文化楼道、楼宇俱乐部等多个品牌项目,这些项目是事务所的社会工作团队的成果,也成就了他们在服务对象心中的权威形象和专业形象。
  (3)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在专业社会工作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由于社区工作者的阻碍使得助推工作戛然而止的现象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与社区工作者的目标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区工作者并不认同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对社会工作还缺乏深入的了解。社会工作者要想在助推社区社会组织过程中更加顺畅,必不可少的就是与社区合作,需要对基层社区工作者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只有他们真正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才会明白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服务流程,才会在服务过程中提供更好的助推力。
  (三)社区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建设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应包括组织领袖孵化、社区志愿者队伍孵化、组织规范化孵化、组织资源获取孵化等四个环节[7]。通过开展领袖培育能力工作坊进行组织领袖孵化;实施培训、管理、激励制度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孵化;通过开展专业辅导、参访交流活动、举办项目大赛等途径进行组织规范化孵化;举办获取资源途径讲座、开展获取资源实务督导、进行项目辅导进行组织资源获取孵化[7]。各种层次和途径的孵化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专业的、相互交流的平台。
  北京市M社会工作事务所2011年在西城区牛街街道成立民族社会工作实务基地。在牛街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孵化基地,主要是为了达成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和发展工作,为其提供一个成长环境。社区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主要工作部门及人员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发展园区管理办公室,社区服务中心、社工事务所及园区专干。办公室主要是完成发展园区全年的工作计划工作;建立园区组织架构图、服务流程、例会制度、岗位职责分工、志愿者管理制度等园区内部运行工作制度;设立园区社区组织备案管理体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最后,对牛街街道多个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科学建档,同时对同类型组织进行定向的能力建设和培训,最终形成以“牛街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孵化基地”为核心,为各种社区社会组织搭建交流平台以及服务展示的平台。
  这样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区秉持着完成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发展园区的职能定位以及发展规划;建立管理办法以及准入准出机制;规范组织机制、挖掘组织潜能的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形成由上至下的组织架构。通过对孵化基地的建设以及对基地内的多种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顺利推进,有利于社区的社会组织以规范化为起点,最终达到组织自运行的良好成效。
  四、结语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取向的专业和职业,起源于国外的民间自发组织,自下而上的原生路径成为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社会工作植根于社区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专业的选择,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到社区管理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化,预示着具有能动性的社区居民以及多样的社区社会组织将成为社区管理的主干力量,而“三社联动”的创新服务模式的推行、社会工作服务与宣传路径多样化的提升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建设将成为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社会组织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和共赢的可持续路径。

相关论文

社会社会工作路径发展工作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如何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的质量和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