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发展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守卫精神重地的现实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在治校理念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在治校方法上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省情、地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要的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和时代特点,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决避免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让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网络、进课堂、进头脑,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入耳入脑入心。
  2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
  2.1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物质文明现代化的联系
  中国现代化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理论成果,这在普遍追求现代化的世界主流环境中仍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并且极为成功的有益实践。世界主流舆论对中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崛起普遍给予承认,诸如“中国模式”之类的概念越来越多的见诸于外媒报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中国发展模式的独特性以及正确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贯彻,关键就是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能否对中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即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促进中国物质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在物质层面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以最直观的形式将二者互动的先进性展现出来,让不同群体、不同政见的人直接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能让更多人愿意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巨大促进和保障作用。
  而物质文明往往涉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主要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的观念和心理的现代化等等,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并且综合性的命题,单纯从某一个专业领域来来说,单一领域的知识结构,很难从哲学高度来概括物质文明的演进逻辑,所以缺乏指导思想的物质文明,很容易落入具体学科的局限性而失去指导思想和根本判断,过于注重单一专业领域的事业发展而忽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将导致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简化为某种政治性的旗帜。然而对于后发型国家来说,往往特别注意专业技术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重视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我国目前也存在不少类似的现象,比如一段时期内曾将现代化成果简单理解为工厂、高楼、GDP等硬性指标,而没有对环境、民生等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这就是没有在现代化进程中缺乏基本原则、基本指导思想的体现,所以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必须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原则,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如果分配蛋糕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物质文明的现状,在二次分配、经济发展速率、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一系列互相促进又互相矛盾的问题上实现辩证统一,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事业提供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思路,激活政策改革?h境,扩大改革空间,进而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事业实现更加良性和深层次的互动。
  2.2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制度建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制度是总结过去发展经验教训,保障现有发展成果,并构建未来发展模式的核心载体,制度建设归根结底就是文明的建设,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只能依靠制度建设来解决。而制度建设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它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下,要维持国家的有序运行,制度建设就必须不断创新,将新型的社会关系纳入到制度调整的范围。我国近代的历次变法、运动,都是希望在制度层面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构建某种可行的模式,而这些变法、运动的失败,恰恰也证明了制度建设之中“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诸如土地承包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宪法法律制度的发展,都为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这些制度建设的成果,都来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纠正了过去教条主义的错误。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以后就一直存在并不断被实践的一项基本规律,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根本性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未来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重要工作,同时还应不断强化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作用,使之切实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同时我国还应当着力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遭遇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勃兴”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高度辩证和包容的机理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

相关论文

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现代化现代发展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研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