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11-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激发中国发展活力、开辟中国发展前景,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回顾和梳理这一系列新认识,有利于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更加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植于我们民族五千年深厚的历史底蕴当中,深植于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当中,深植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改革实践当中。中国人民在顽强抗争、艰辛探索和宏伟实践当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秉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同时又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是在回答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上下五千年悠远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的思想素材;1840年以来用苦难和鲜血写成的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吸取和借鉴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党始终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的统一,是革命的胜利与改革的探索的统一。没有普遍真理的引导,具体实践就会走向歧途;没有具体实践的实事求是,普遍真理也会沦为教条本本。没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革就会缺乏制度基础和政权保障;没有改革的成功探索,革命胜利成果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和动力支持。所以,不能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的改革实践相互否定,不能使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相互否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能教条地去理解和运用,要始终以实事求是的立场和态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中国梦”的概念,第一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写上“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突出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立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突出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的地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把中国梦置于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才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强调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了五大发展新理念,强调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既是对发展理念的升华,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更加侧重于发展生产力,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由此也就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规模和速度,首先要把蛋糕做大。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量变大了,积累更充足了,但同时社会也面临着贫富差距变大的风险,党中央及时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由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向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突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改革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了什么”的价值取向,也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选择,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形式。把“共享”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升华[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与社会公平正义密切相关,共享与公平正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共享,就没有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共享也难以为继。强调共享发展,必须以建立健全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构建和完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依托,使共享发展看得见、摸得着。共享需要共建。社会主义之所以先进于其他什么主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部分人强迫另一部分人劳动的社会,而是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就是一个人人共建共享的过程。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才能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三、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提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提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高度之上提出的崭新命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一个方面来说,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另一个方面,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30多年、60多年、170多年、5 000多年这样四个历史深度中走出来的[3]。四个历史深度同样是四个文化高度。30多年的改革实践激荡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振奋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70多年顽强抗争的近现代史澎湃着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5 000多年悠远绵长的民族史诗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蕴含和民族情感[4]。正是非凡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气质、大国气象和大国气魄。
  文化自信,不?H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愈益强盛、社会愈益兴盛、文化愈益昌盛,正是有了硕果累累的改革开放和朝气蓬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提出和强调文化自信才有了更加充足的理由和更加强大的底气。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就是蕴含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四、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突出强调了党的建设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在实践当中逐渐形成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的,总布局的不断拓展也体现了党的思想理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勇气和担当。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最初形式。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布局,并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提法。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在党的十八大上形成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把从严治党与改革发展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一重大论断,突出强调了党的建设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把党的建设融入各项工作当中,发挥党建对各项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二是突出强调维护中央权威。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确保方向正确,形成强大合力。三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重视制度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把制度建设提高到一个特别突出的地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做保证。要不断通过完善党内法规形成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生机活力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力量。四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有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常抓不懈,不断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不能腐”的政治生态和制度环境。五是把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要维护和增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纯洁性,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能够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归根到底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秉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不断根据变化了和变化着的实践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2017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未来一个时期,必将是我们国家深化改革、深度调整、深刻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实践挑战,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不忘初心、崇尚实干,决胜小康,逐梦复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好写下去!

相关论文

中国社会主义主义特色
浅谈中国加入RCEP对辽宁省对外贸易的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新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