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良好道德的养成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1
  一、道德认同是农民良好道德规范的价值基础
  道德认同是良好道德的养成的基础。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对自己的身份、对道德行为产生认同,才有可能去把这种思想转化为行为。
  (一)市民身份的认同
  心理难融是农民进入城市后的普遍现象。农民在城市找不到归属感,认为自己外来人员,无论是其说话还是穿着都显得格格不入。诸多农民都处于角色混乱之中,对自己角色定位还很模糊。因此,实现身份认同是改变这种角色混乱的前提。农民对自己要有正确定位,从着装、说话的方式方面进行改变,不要让自己成为另类。市民要有容人之心,不要把自己的排斥与歧视表现的那么明显,学会换位思考,给农民一个适应的过程。农民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农民身份认同的关键。
  (二)市民道德身份的认同
  农民在农村中形成了一套带有乡村色彩的道德伦理体系。农民进入城市后,对于书面成文的和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在认知上与之前形成道德要求有出入,这会使农民对市民道德身份认同形成阻碍。因此,政府要把道德规范则细化成为可供操作的行为准则,对于没成文的规范要渐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农民要对自己新的身份有个全新的认识,不能按照之前形成的思维模式来面对城市生活,要逐渐破除旧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思想观念,接受新的身份,逐渐形成市民道德意识。
  二、道德学习是农民道德进步的有效途径
  (一)规范的课程引导
  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对他们教育时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正规课程教育相对适合于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这部分人对于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自身能够识其道德要义,社区的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学校要做的是加强其对道德要义的真正把握。开展道德要义教育时要形象化、生动化,贴近他们的生活,多运视频、图片、多媒体技术、课堂感悟、正反对比等方式对这部分人进行规范的课程引导,积极宣传道德文明,祛除掉原先存有的道德恶习,促使其道德水平得以提升。
  (二)榜样的模范影响
  榜样的力量对农民道德水平提升不容小觑。通过榜样示范,先进个人事迹等方式来引导农民,让农民在观察中接受新道德。道德模范人物能够现身说法,这样才能够据有说服力和亲和力,不会显得遥不可及,农民也可参照这些模范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比照,进而能发现其自身存在的不足。社区和村委对于选取的这些榜样人物,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嘉奖,使农民认识到按照?@样行为是可取且有好处,长此以往就会融入他们的生活,即使没有物质和精神的奖赏也会变为自觉的思想和行为。
  (三)日常生活的渗透
  宣传部门可收集民间古语,使这些古话代代相传,张贴在通告栏;也可把这些古语结合传统故事编辑成册,发放到每个农民家庭,成为农民日常读物。农民在闲暇时可多和市民接触,多去关注市民的风气习俗、文明礼仪、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道德习俗。农民子女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因而可通过自身良好行为来帮助父母改变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市民应有的道德精神和道德行为。
  三、道德融合是农民新旧道德的交流工具
  (一)互为补充,完善市民精神
  农民意识是与当时的小农经济相适应,重情重义是农民在熟人社会中的特有表现。市民精神是对市场经济的反映。市场经济是求利经济,重物、求利就在所难免。农民市民化中,农民的重情重义可以和市场经济下的重物求利相互补充,农民的一些优良传统要逐步发扬。当然,传统农民的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封建迷信活动要予以剔除,逐步完善市民的精神风貌。
  (二)异中求同,推崇主流道德观念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①无论是农民精神还是市民精神,能在这么长的历史中一直存在并发展,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做的不是强制灌输,而是要在这两种道德观念中寻找共同普遍公认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诚实守信、善良宽容等,这些公认的道德意识可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异中求同,这也是实施道德教育和道德融合的前提。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无论是农民还是市民都应去积极推崇,并努力向其看齐。
  四、道德实践是农民道德养成的调整过程
  (一)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优秀文化
  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风俗与禁忌,不只是一种道德枷锁,对农民而言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信仰。农民特别重视传统风俗习惯,参与积极性也高。政府和村委要利用好这一点,在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时,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特别要注重对本地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理,把潜存的优秀文化变为有迹可循的文化,凸显出文化的地域性,把道德规范加注到传统节日中去,使农民积极参与并能愉悦身心,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二)转变思想观念,融入日常生活
  道德的提升最终都要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得到展现。农民要改变思想观念,积极融入城市生活。首先,准确定位自身言行,改变之前遇事不积极及其有利可图才参与活动的生活态度。其次,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从小事做起,注意生活小节,如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爆粗口、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能注意个人卫生、注意着装干净整洁、遵守公共秩序、公物不占为已有等。
  农民良好道德是农民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通过道德认同、学习、融合、实践等环节,可帮助农民养成良好道德。
  注释:
  ①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相关论文

农民道德市民过程
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农民经济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方法研
试论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