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政策论文

大理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分析和政策建议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直接就业载体的产业结构部门直接影响了就业分布、行业布局与就业结构变化,这实质上体现出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此外,大理州作为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地区,发展状况更为特殊,也是“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民族团结的重点地区。探究“十二五”期间产能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关系,对大理州改善就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众多学者对就业结构的研究甚广,其中最广泛接受的是配第-克拉克的定律。威廉?配第(1961)指出不同产业之间收入差别导致人口迁移。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1904)继承了威廉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劳动力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三大产业之间流动的规律,即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劳动力结构可能会与产业结构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从第一产业将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非农部门,究其原因是不同产业之间收入差距引起的。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分析了大量的历史经济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后,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他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基础,收集许多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劳动力产业分布和国民收入两个角度研究产业变动规律,他的结论是:随着经济增长,农业部门对就业吸纳和贡献在整个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然而工业劳动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力就业中的比重却是基本不变或只是略有上升;几乎在世界范围内,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所占比例都显著上升,但是服务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贡献比例没有明显上升。
  钱纳里和赛尔昆(1975)出版的《发展模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对二十七个变量进行了经济研究,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得出“多国模式”结论:第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第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通常优先于就业结构,会出现就业结构演化和产业结构的演化的偏离,也就是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二)国内研究综述
  夏杰长(2000)运用国际结构偏离度进行横向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变动所引起的就业结构的改变,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偏离,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并详细分析了就业结构滞后的原因。
  蔡?P(2009)的《扩大就业――中国特色的反周期战略》中提出,认为产值结构和就业偏差的成因是:工业结构不合理。蔡?P(2005)认为长期人口结构变化也会影响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中,普遍认为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协调,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但是两者之间依然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结论
  边疆民族地区与其他城市不同,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大理州为例,它地处云南中部偏西,杂居26个民族,是典型的西部边疆多民族山区地区。我们根据边疆民族地区自身特点,不可盲目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结合成功经验,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一)发展就业弹性高行业
  具有高的就业弹性行业,能够有效吸收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为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创新创业,不妨面向就业弹性高的行业,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缓解了劳动力供需失衡的难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领域、优化行业布局、提高劳动力素质等系列问题,其必由之路是促进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
  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促进整体区域脱贫。深入实施精准扶贫,要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做到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措施精准。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强化脱贫的领导责任制度、保障制度和资金整合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主体作用,把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方式。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合作,尊重各民族风俗文化和信仰,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多样性。
  (二)加强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劳动力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劳动力市场上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和歧视。完善劳动力市场可以修复调节机制,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资源错配的重要原因,但是劳动者单枪匹马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信息真实性也能以保证,这使市场上的信息服务变得尤为重要。供需信息更加完善的传播将会有效降低了摩擦性失业,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缓解劳动力过剩或用工缺难题,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市场上的优化配置。
  (三)重视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在社会对劳动力素质本身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结构性失业正是劳动力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对称、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发展教育投资多元化,重视职业培训,提高文化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四)拓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
  社会分工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企业利用分工的方式使生产向纵向发展,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劳动效率。因此,拓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总体水平,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领域。

相关论文

大理结构研究分析产业结构就业
浅析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和公司绩效及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拓宽就业指导
大学生需要结构特征对厌学心理的影响
高校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方法探究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研究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