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扶老人险”影射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习近平国家主席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是中国全社会的梦,经济中高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完善,社会和谐且健康发展。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往往总是会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信任度越来越低,责任感不强等等,催生了例如“扶老人险”这种商业保险的产生。
  一、“扶老人险”简介
  “扶老人险”是由“支付宝”于2015年10月推出的,投保人一年只需缴纳3元保费,便可获得相关法律咨询服务,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扶老人反被敲诈时通过诉讼从而获得最高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这种商业险种上线仅4日就已成交5万笔,而“90后”参保人占总参保人的57%。这一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其被认可的程度。按照支付宝方面的说法,推出“扶老人险”,一方面是为乐于助人的用户提供相应保障、必要的法律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弘扬社会中的正能量,守护大家心中的善意。
  “支付宝”推出“扶老人险”也是煞费苦心,它开启了以商业途径解决道德痛点的新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众对扶老人问题的犹豫和担心,让乐于扶老却害怕被讹诈的好心人吃下“定心丸”,也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得到应有的帮助。但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扶老人险的推出和热卖也是会有利弊存在,保护和弘扬正能量的同时,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二、“扶老人险”影射的构建和谐社会中遇到的问题
  (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潜伏
  2006年南京彭宇案开始吸引众人眼球之后,扶老人被讹事件便接二连三地发生,这些事件有一个共性:由救人者沦落为肇事者,搭上大笔治疗赔偿费用,并遭受舆论的谴责。于是老人倒地,“不是不愿扶,而是不敢扶”,便成了当下人们普遍的心态。一起起这类案件的发生最终指向的一个罪魁祸首便是信任大危机,正是之前出现的事件潜移默化地让人觉得:我扶了老人,便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尊老”、“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持续发扬光大。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难以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加以规制,只能通过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引导使得传统美德根植于内心,美德的实行只能取决于自愿,然后通过所作所为进行发扬和传承。然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近年来逐渐吞噬着“尊老、互助”的传统美德,加上之前扶老人反被讹事件的不良影响,更加剧了公众的助老恐慌。而“扶老人险”对帮扶者来说,“3元”的保险费也许可以赔偿行善反被讹诈的法律诉讼费,赔不来的却是他们被欺骗被愚弄的挫败感,钱财保住了,受伤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却千疮百孔难以修复。对倒地者来说,如果每个人在遇到此类事件时首先想到的是个人的得失,而错过了他们被救助的时间,又会有多少老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二)法律对肇事者或讹人者处罚力度较小
  在“老人跌倒扶不扶”这个备受讨论的话题中,许多网民表示:扶是必须要扶的,但是需要拍照等方式保留好证据。可以看出,本身这种扶老人的美德行为已经穿上了一层预防外衣。在某高校的课堂上当老师询问学生:“若是你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若身边一个路人也没有,手机也没电了,又处在监控死角,你扶还是不扶?”有学生表示会不扶,因为害怕被讹诈甚至之后被放到网上让一些不明事理的网友唾骂和道德指责会使自己身陷囹圄,没有监控根本搜集不到证据证明自己无罪,虽然自己会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谴责,但是还是有人选择不扶。根据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之前的149起扶老人纠纷中,近几年警方查明的真相率大于90%。但是其中一半是被扶者“反咬一口”变身讹人者,两成以上的肇事者却冒充好人的,引人注意的是,处罚率几乎为零。这种情况也令许多人感到惊讶,可以看出,在目前社会主义的法律建构下,不管是“讹人者”还是冒充好人的“肇事者”都不会受到法律所规定的惩罚,而在此类事件中无辜善良的一方还要受到付出金钱和时间、精神上的消耗。以往在法律上对于老人诬陷的违法成本比较低,这种类似破窗效应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讹人也不犯法”的投机心理,从而导致扶人成本过高,讹诈成本过低从而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且功能弱
  有被撞老人表示,如果自己被撞伤了,自己找不到肇事者赔偿,不讹人的话自己根本没有就医的钱,甚至想到因为这样而就医有可能会让自己倾家荡产,没有了经济来源从而铤而走险,违背自己的良心。这就给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敲响警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狂潮下,很多地方还是未能达到“老有所依”和“老有所医”美好情境,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面对没有“医保”和高昂的住院费,面对没有养老保险的保障,?诙?者自己在年老时不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解除不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很多老人束手无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难免滋生讹人的行为。有一个案例显示,在沈阳,一老人摔倒之后,面对围观者大喊“我有劳保,我不讹人!”不正是表现了所有老人期待“老有所医”的呐喊吗?现如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农村老人缺乏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意识,导致他们在应对年老或疾病时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经济老远,没有社会保障进行生活的基本补给,所以在对于自己人身遭受伤害时,动歪脑筋伤害救助自己的好心人。
  在社会中,尽管“扶老人险”在某种意义上能唤醒人们内心善良的本质,能加速中华敬老恤幼道德的回归,但是,毕竟道德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约束,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如何从社会和法律制度上使人人都能拥有感恩之情,伸出援助之手,放下疑虑之心,让真诚、善良和美德之花在华夏大地灿然绽放,依然任重道远。   三、针对上述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对策
  (一)强调社会公德系统建设
  “扶老人险”的出现并非倡导好人好事的终点,不买保险也不能成为冷漠的理由。需要理清的一个事实是,你我都会变老,我们都期待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而只有一个尊老爱幼、知恩图报的社会,才能提升幸福指数,而这还需你我共同努力。有人觉得类似“扶老人险”商业保险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但笔者认为,整个社会需要弘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摒弃假丑恶,正面引导、正面教育、正面提倡;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以偏概全来污化某一群体,如此消极做法,对于社会公德建设无益,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通过社区、学校、公司、企业等这类群体之中加强和谐共存的公德之风,建立具体的奖励机制,激励公民遵守公德,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修养。前不久,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突然火遍了朋友圈,一位居住深圳的作家的女儿得了白血病,在朋友圈靠打赏来自主募捐,本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情,但是没过一天事情反转,那位父亲名下三套房,并且所花的医疗费大部分都可以用医疗保险报销,这件事也是消耗了大家的关爱之心,用自己的不诚信将社会的大爱耗尽。社会公德是作为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以普及化的,有着非常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增加公民的诚信教育,注重责任感的培养,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应当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加强个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来付诸实践,使良好的公德之风深入人心,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才能实现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补充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扶老人险”中,投保人购买这个每年3元的保险后,一年内,倘若发生“好心扶老人反被讹”的状况,投保人最高可获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并享受全年法律咨询服务。这意味着,即便买了保险,也并非万事大吉,真正地维护施善者的权益,恐怕还要依靠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现行法律证据规则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负担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要讹诈好人的人自己拿出证据来。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对敲诈勒索事实进行行政或刑法上的处罚,故而可以通过法律制裁对此类事件加以正确引导。《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敲诈勒索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就目前已报道出的“扶老人被讹”事件中,大多数诬陷者仅以“道歉”、“退款”不了了之,而对于诬陷者的违法行为并未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让公众在面对摔倒老人时远远躲开,更让此类事件中的诬陷者尝到甜头,增加了负强化作用。既然法律对诬陷者的行为有明确且全面的规定,那么对该类事件中诬陷者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来调整和规范,以此保障施救者的权利不受到伤害,减少了“你弱你有理”的颠倒是非观念,进而对该类事件起到法律上的教育与规避作用。
  (三)加大社会保障实施力度
  在上述案件中,讹人老人大都是自己没有参与国家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才会导致因害怕自己伤病之后无保障而进行犯法之事,所以,加强公民的社会保障参保意愿是?p少该类事件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自己主观意愿接受了保障事务,国家和社会才能在适当需要的时候进行及时帮助,解除后顾之忧。次之,国家和社会必须完善养老保险立法、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险征缴、运营、管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再次,完善覆盖范围广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障是“政府为其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疾病治疗、医疗救助等项目,保证人们公平获得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老年医疗保险同养老保险有相通之处,一个是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一个是保障基本健康要求。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己初具规模,但受制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医疗保障水平,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医疗需求,还没有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我国现在正逐步提高经济水平,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实施才能保证基本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医”,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
  四、结论
  从“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这个案例中,我们从中也看出扶老人被讹事件愈演愈烈,我们不能说是老人变坏了,而是一些社会风气和社会构建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从上述的阐述中我们也找出了两对矛盾:生与死,义与利。大家在两队矛盾中进行着自我矛盾的斗争。商业保险的推出对社会治理的作用我们暂且不做评价,从“扶老人险”的产生,也给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些启示,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上限,我们只能不断接近道德,建立社会公德系统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建设诚信和谐社会;法律约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下限,是社会公民触碰不得的红线,我们必须增加犯法成本,让那些肇事者和不法老人获得应有的惩罚,给那些做了好事反被诬陷的善良人一些慰藉;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机制,通过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这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真正做到公民的生活有国家保障,老人“老有所依”和“老有所医”,保障老人的后顾之忧。进而构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步步完成“中国梦”。

相关论文

中国对策老人分析问题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