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浅析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量资本避开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流向金融市场,使得商业银行在企业融资渠道的垄断地位被削弱,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息差收入减少,利润水平也随之降低。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对金融脱媒现象进行了研究。(1969)认为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金融交易活动不再依托金融中介机构,资金供需双方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进行融资活动的一种现象。(2016)提出,金融脱媒不仅是资金需求的脱媒也是资金供给的脱媒,金融脱媒不仅是金融活动的去中介化也是金融中介的虚拟化,金融脱媒的测度既要考虑负债层面也要考虑资产层面。
  一、金融脱媒现象的成因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证券市场成熟之前,商业银行是政府、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途径,在金融机构中占有主导地位,而随着股票、债券市场的完善,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型企业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
  (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电子金融的崛起
  互联网金融以其“低门槛,低成本,高收益,高效便捷”的特点在我国金融市场得到推广并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聚集了大量散户的资金,为中小企业等通过传统商业银行贷款难的群体提供了融资渠道,分流了商业银行的部分资产负债业务,加速了金融脱媒现象的形成。
  (三)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
  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自有的财务公司。由于财务公司特殊的性质,在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它较之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处理服务与效益的关系,这些财务公司企业集团的资金调配能力,分流了银行的融资服务、财务顾问服务等业务,对?y行的业务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推进了金融脱媒现象的形成。
  (四)短期融资券的发行
  为减少公司财务费用降低融资成本,部分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企业选择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筹资,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大量优质客户流失。
  (五)中小企业通过传统银行贷款难
  传统的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申请者、以及贷款用途审批严格,由于寻租行为的存在以及商业银行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小微企业试图通过商业银行贷款难上加难,此外,房企在政府为控制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而实行的严厉的信贷政策下,通过传统银行融资的渠道受阻,只能通过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来筹集资金。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冲击
  金融脱媒本质的原因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融资渠道,原本依赖商业银行进行的贷款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直接募集资金。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方式使得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比例显著下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紧缩,社会融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外,也为资金供给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渠道选择,随着支付宝等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崛起,降低了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且这些新型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吸引了大量的银行储户将资金投放于此类产品以期获得高额收益,分流了商业银行大量的储蓄存款资金,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
  金融脱媒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金融脱媒现象分流出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的储蓄存款业务和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收入的贷款业务均受到冲击,使得商业银行利差收窄。2010年第一季度末,我国16 家上市银行平均净利差为 2.44%,2011年第二季度末达到峰值 2.64%,2014年第二季度末降到2.34%,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三)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金融脱媒使得原本作为商业银行稳定资金来源的储蓄存款比重下降,中长期贷款比重相对上升,迫使大量的短期资金流向长期资产,加剧了商业银行资金期限错配的现象,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而伴随着同业拆借市场的兴起,金融风险的关联度增强,金融系统脆弱性提高,一旦一家商业银行出现信用风险,可能会导致关联的其他银行也出现信用风险,从而增加了整个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三、对策及路径选择
  (一)业务结构转型
  面对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在保持利息收入项目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开发非利息收入项目,转化业务结构,转变负债方式与资产方式,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改变传统经营观念,调整业务营销策略,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综合经营。
  (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应当利用大数据时代科技的力量,建立自营平台,收集客户信息,更加了解客户的现实需求,为客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紧跟电子金融的步伐,发展互联网金融,降低交易成本,应对金融脱媒的冲击。
  (三)合理防范风险
  由于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资金稳定来源的影响,期限错配加剧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开展新型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应当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政策,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引入金融市场新型工具来分散风险。

相关论文

商业银行路径我国影响选择银行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裂变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拼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