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F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中小学教育体系主要受众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环保科普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提高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价值。
  中小学环保科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展馆、课堂教学、环保科普宣教、环保类公益活动等,本研究试从受众主体为中小学生的环保科普作品着手出发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环保科普概述
  本文界定的环保科普作品即以中小学生(6岁-17岁)为主要受众的,用适合中小学少年儿童的方式讲述环境保护相关自然、地理、人文、生物、生活、生态等主体内容的图书绘本、音像资料等。
  1979年-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版)》和《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的报告的颁布,促进了我国环保类科普读本的发展。代表作有甘肃人民出版的《未来的燃料》,通过故事的小主人公参观能源进化研究的见闻,较生动的展示了能源进化的故事,适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此外,还有《中学生读本――叶子》、《少年应知应会丛书――生物和环境趣谈》和《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等。
  2003年以后,中小学少儿科普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国内图书类购物网站上显示的包括国外译著在内有受众为中小学少年儿童的环保科普相关读本140件。如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编著的《美丽乡村环保科普读物》、韩雪的《我们的家园.环保科普丛书 痛苦的地球》、马向于的《地球环保科普儿童小说》、宋广成的《中小学科普读本―环保生活100问》等。
  此外,译著代表作有英国埃里克.查林的《写给孩子的人文科普书,改变历史的50中植物、机械、矿物》,英国泰普勒集团的《趣味科普立体书》、法国奥林维娅的《贴近大自然系列》和英国埃里克斯.菲利斯的《揭秘海洋》系列等。
  日本核辐射事件发生后,核辐射相关主题的科普读本也应运而生,举学者不完全统计,各大图书类销售平台公开出版销售的有22种,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科学防辐射读本》、《科学防辐射挂图》,黄山书社的《核辐射普及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何来不怕:正确应对核辐射》等。
  二、环保科普作品与中小学教育体系融合存在的问题
  1.环保科普作品质量问题
  当前的中小学环保科普读本与中小学的主体受众接受水平有所偏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很多作品创作都站在成人的视角来简单化各知识点,特别是很多本土的环保科普读本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重新发现自然与生态的世界;
  (2)环保科普读本说教形式容易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如采用文字和部分图片的方式强制灌输知识点,孩子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不易接受;当前环保科普作品的形式以图书绘本为主,音像资料等作品较少,文字画面没有视听双重作品形式转变,也亟待加入VR、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
  (3)当前的环保科普读本很多是译著,环境背景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同化力,同时,很多环保科普作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内容交叉重复,如何结合孩子们成长的环境特色进行环保科普本土化,也是当前环保科普读本存在的问题。
  (4)出版行业的竞争导致一些环保科普作品在出版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错误百出,如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科普丛书中的《解读人类与地球》系列一经出版就被反应很多未经严格审稿产生的错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固然与当前出版行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相关。这种科普作品的粗制滥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质量。
  (5)出版内容上,环保科普作品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知识为主,环境法规的形象普及、日常生活如环境与健康、较深层次的大气、水、海洋等科普相关的内容较少。中小学生包括大多数社会民众都只有初级浅显的环保科普知识,而环境法已出台三十余年,普及面依然很低。
  2.中小学环保科普日不暇给
  虽然一直号召保护环境教育要从孩子做起,但在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即使学生对环保科普的小活动和实验有兴趣,教师的科普观念和科普信仰大都比较落后,学校教育大都推行应试化,升学率才是考核教师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标杆,当环保科普教育时间遇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体课时间,当建设科普资源遇上建设评估资源,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撞击必然导致科普教学与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常态。
  三、环保科普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融合
  1.提升环保科普作品的创作质量
  针对中小学生为主题创作的环保科普作品的深度不是越浅显越好,?S着中小学生教育和认知水平的提升,过于肤浅和泛泛而谈的作品显然无人问津,优秀的具有一定深度又不缺乏趣味性的中小学科普读本才有吸引力。站在社会文明的高度深度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贯入环境保护历年并以文字和图画绘本或音频多种表现形式所展示的更受欢迎。
  2.促进环保科普创作的本土化
  当前的很多优秀环保而普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舶来品,如英国的畅销书《奇趣大化学》,改变为动画片广泛传播的法国的《巴巴爸爸》系列,其实,本土化的环保科普作品更贴合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能融入华夏大地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能够被中小学生广发接受并传播。
  3.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宣传普及
  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发展迅速、“互联网+”理念大量普及的今天,如何,中小学生接受环保科普教育的机会,不仅仅在校园、家庭,更多是这种新媒体的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式非常严峻,要在社会形成环境教育的合力,号召更多优秀的科普创作者加入环境教育的行列,创作出更多有创意、内容新颖、有一定深度的优秀作品,扩宽宣传渠道。   4.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类环保科普实践活动
  结合各类环保纪念日,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UI额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14日“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等环保节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如组织中小学生与环保组织、科技馆、博物馆等环保科普工作者参与环保科普讲座;举办各类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节和各类主题班会。鼓励中小学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包括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政府层面提高奖励及支持力度,形成环保科普教育的常态化
  为避免环保科普教育流于形式和场面,教育部门应加大科普教育在常规教育的比重,环境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的课时编入教学计划、学校和教师必须按计划落实教学安排,避免出现科普教育被常规教育挤占课时的情况,同时,科普教育创作等成果适当纳入升学考核指标,提高科普教育的政策号召力。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时应适当加大奖励力度,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奖励对号召环保作品突破单一主题进行更丰富、更有艺术生命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号召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加入环境保护教育的阵营中来,对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常态化,环境科普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体制有着深层次的作用。
  在环境污染形式严峻的今天,在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德的重要部分,呼吁“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今天,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的环保科普教育成为当前重要的要议题。中小学教育体制内的环保科普教育主体是学校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仅仅靠政府倡议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形成社会合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审美能力和环境保护?B度的。
  应联合各方力量,形成环保科普阵地和合力,构建保护环境,从孩子做起的环境保护氛围,才能从教育根本上保护环境。

相关论文

教育体系科普中小学融合体系环保
论后疫情时代旅游公共管理体系
旅客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探讨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
实证会计和分析式会计研究方法的融合
对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体系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