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浅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之措施

  童话之美,在于传递,由书本中出,留于学生心底,而构建这座心灵桥梁的,正是教师的教学。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和谐活泼,能够互动交流、传递情感、促进审美发展的教学,就是美的教学。因此结合童话之美,童话教学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 朗读――朗朗声中倾听语言之美
  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语言之美。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别样的美感。
  首先,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童话,都很简短。这使得他们的语言更加简练,传达意思更直白,易于小学生理解。如在《燕子妈妈笑了》(北师大版一年级)这篇课文中,文中并没有使用很多装饰性的语言,反而用了很多变动不大的句子,比如“小燕子飞去了”、“小燕子又?w去了”、“小燕子又一次飞去了”,既有层层递进的感觉,又方便小学生理解。
  其次,童话是为小学生而创作出来,这使得它的语言必然充满童趣,生动活泼。如在《蚕姑娘》(苏教版二年级)这篇课文中,结尾写道“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用了两次“变了”,是小孩子说话的习惯,而且称呼蛾为姑娘,充满了美好的童心。
  最后,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童话一般会用大量的拟声词,如春雨滋养大地时常用“沙――沙――”;说到《“三颗纽扣”的房子》中的国王登场时,“嘭――嘭――嘭”,的敲门声。这些拟声词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了童话的情境中去。
  因而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朗读的价值。读,不仅能理顺文章思路,还能贴近文章思想。声从口出,文由心生,这便是读的境界。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的时候,应引导小学生多读课文,让小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倾听语言之美。
  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熟读――精读”的顺序来进行。初读童话,让学生对童话有一个大致印象,从总体上初步把握内容,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熟读童话,能够流利的朗读童话,让学生准确把握童话内容,可以将童话转化为自己的文字;精读童话,更上一层楼,对字词句段,及其后的感情进行解读,回归到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
  2 对比――观察分析体会形象之美
  小学语文童话教材中,出现较多的形象,是小孩儿或者小动植物,还有女性。先说小孩儿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是为了贴近小学生的心理。当小学生读到主角是与自己同龄的人时,更容易融入书中的情境。而这类人物形象,通常在文章开始时,并不是完美的,就和小学生一样,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这种成长型的角色,给了小学生一个更宽容的氛围去改正自己原有的错误,能更好的博得小学生的好感,教导他们更好的成长。他们的形象通常有以下特点:善良、勤劳、知错能改、勤学好问等。如《七色花》(人教版三年级)这篇课文中的女主角珍妮,她莽撞追寻小狗迷失了道路,打翻了妈妈的花瓶,但心存善念,用自己的愿望帮助小男孩治愈了双腿。
  然后是小动植物的形象。文中的小动植物也大多是以拟人形象出现。小鹿、小狗、小花猫,都给人一种年幼的感觉,同时这类形象活泼可爱,并不阴暗可怕,和小孩子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形象通常有以下特点:具有生物的特点和人类的性格,贴近生活。
  最后是女性的形象。《棉花姑娘》(人教版一年级)、《蚕姑娘》、《燕子妈妈笑了》这三篇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文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小学课文中,更倾向于凸显女性的美好,如温柔、恬静、宽容、充满母性。这些女性形象都接近于小学生理想中的母亲形象,给小学生一种舒适感。其中也不乏有以小女孩为主要形象的童话,但也会凸显出其女性特点,如爱哭,细心等等。此类形象通常有以下特点:具有女性特点、柔和但不柔弱、坚强、善良、细心宽容、充满母性。如《燕子妈妈笑了》一文中的燕子妈妈循循善诱,温柔耐心地指导小燕子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外貌、性格、行为,对比其在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同一形象内在与外在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带入文章。
  3 移情――抓住情感转变感悟情感之美
  童话所蕴含的情感总是美好而向上的,宛如清晨阳光,温暖又充满希望。而这种情感的体现,通常是通过文中的角色一个情感上的转变来呈现。一般文中的主角会遇到各式各样不同的挫折,心情低落。但克服挫折之后,当悲伤转为欣喜的那一刻,我们就迎来了故事的高潮,与文中的主角们一起经历了这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如《七色花》的女主角珍妮,她得到了七色花,许了六个愿望,可这六个愿望并没有让她感觉到快乐。直到最后她发现了一个跋腿的小男孩,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许的愿望,心情突然豁然开朗。于是用青色的花瓣为小男孩治好了腿,与小男孩开心地玩耍起来。这是一种无私助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善良温馨的情感,这是一种成熟心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友爱童真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童话所蕴含的情感通常有这几种:友谊,亲情,与人为善,乐于分享等。
  每个童话角色的情感在不同时段都是不一样的,如《小鹿与玫瑰花》(人教版二年级)这篇课文中一开始小鹿的沮丧,到而后的欣慰。又如《巨人的花园》(人教版四年级)这篇课文中一开始巨人的愤怒到而后巨人的欣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抓住人物每次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情感变换瞬间的内心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时的“精神扮演”,让学生有更生动的情感体验,感悟其情感之美。
  因此,教师应做到:(1)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描写情感的句子。通过朗读与推敲,感受角色内心的情感。(2)联系上下文,理解角色产生此情感的因素。不仅要能感受到角色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这种情感出现的原因,以更好地了解文中角色。(3)以情感为线索,感悟角色内心的变化。从角色的感情入手了解课文整体脉络,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一般,与角色共同走过其心路历程。
  4 观总――综合把握领悟内容之美
  童话并不是空洞的,与之相反它的内容异常丰富,涵盖面广,极大地开拓了小学生的眼界。如在《去年的树》(人教版四年级)这篇课文中,小鸟与树儿约定,来年再见,可第二年却看不到小树了,于是小鸟一路追寻,终于找到了被燃尽的小树,按照约定对它唱起了歌。这是一个简短的故事,但是内涵却非常丰富,不仅传达到了保护环境的思想,还突出了小树和小鸟的友谊,表现了小鸟遵守约定绝不食言的可贵品质。在如此短的篇幅中,能传达出这么多种的情感,可见其内容的丰富和精炼。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不断革新观念,具有时代视野,更好的把握文章意图,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读,跳出字词句段,整体来看文章。如《去年的树》一文中就提到了环保的概念,这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进理念不谋而合。文中的小鸟,可能也会是未来的人类,只能对着燃尽的火柴歌唱,再也见不到树的枝繁叶茂。

相关论文

语文童话措施小学教学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