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对预算的编报、执行监督、评价、考核,可以为高校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协调高校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高校预算管理是对高校内各部门、单位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预算管理可以协调好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内部各单位正确处理相互之间出现的利益矛盾,保证其自身利益,最大程度发挥单位的整体利益,保障高校事业健康稳健发展。
  (二)通过收入支出预算编制,控制财务收支平衡
  预算编制遵循“收支平衡”原则,不允许出现赤字预算。通过预算编制,可以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避免资金的无序使用而出现赤色财务,减少不必要的财务风险。而制定和执行预算的过程,就是用量化工具使拥有的资源和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
  (三)完善内部会计制度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目的是使学校的财物及非财物达到利益最大化。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能使预算主体明确自身的目标,完成预算的方式及预算完成后的益处等,从而起到自我约束和激励的作用。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预算管理能促进高校科学管理,保障高校健全发展。
  (四)将战略规划融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
  高校预算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本年度的需求而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它不仅立足于本年,而且还体现长远发展,是工作计划的量化过程,同时可以促进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并相互衔接,也即通过长远规划来指导当前的实践,是有战略意义的。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收入预算不全面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收入日益增多,收入渠道也逐渐增多。其经费来源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财政拨款到现在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多种渠道。财政拨款由一定标准比例拨付,较为规范;事业收入由在校生规模确定,虽存在一定变化,但正常情况下变化比较平稳,也不容易出现差错;只是其他收入,包括培训收入、捐赠收入、科研收入等,涉及范围广,项目种类繁多,尤其是成教部门或各院系同其他学校或组织联合办学举办的各种学历培训班,短期培训班等很容易出现无标准、多标准、超标准的收费现象。而且在收入预算中一般不予体现,预算收入减少,支出预算也受到了影响。
  (二)学校职能部门全局意识差
  很多高校对预算管理重视宣传程度不够,知之甚少,只是把预算作为年度的资金分配问题,造成预算编制关注点放在争夺经费资源上面。因而高校各预算职能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只关注本部门的发展,而忽略了高校的整体运行和长远建设。致使自下而上上报的预算严重超过预算收入,预算管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预算编报程序过于简化
  一直以来,高校预算编报过程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不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而是将预算任务直接下发给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预算;其次,编制方法仍采用“基数+增长”的方法,缺乏科学性,不能调动各个部门节约开支的积极性;最后,编制方式是由财务部门直接汇总各职能部门上报的预算,不能做到“两上两下”。这样的后果就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相脱离,可执行性差。
  (四)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
  预算编制的目的就是要在预算编制完成后,高校的各项活动能够按预算执行,不随意更改。但由于预算编制本身的不合理性,造成预算执行起来困难,很多预算随意更改和调整。尤其是项目预算,由于部分项目预算在编报时并没有考虑执行中的困难或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导致项目无法执行或延后执行,加上对预算的执行监督不重视,缺少有效的预算执行和监督机制,造成年末决算与预算严重不符。失去了预算的作用,也失去了预算的权威性。
  (五)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预算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预算制度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机构人员配置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基础薄弱,还没能做到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
  三、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做好收入预算的编报
  首先要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要制定收费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做到所有收费全部及时上缴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其次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纳入收入预算外,学校的其他收入也要纳入收入预算。要做到不随意夸大或隐瞒收入,力求各项收入数据真实准确。
  (二)加强责任部门的全局意识和节约意识
  随着预决算公开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公开的内容越来越完善、详细,公众包括本单位职工对单位的工作也越来越了解,全员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加。首先要继续加大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加大宣传高校的发展规划,让相关责任人员了解全校的整体发展;其次还应该健全相关制度,制定一套合理的预算管理办法,可以在总额控制情况下,层层分解预算目标,以减少预算各单位只关注责任部门效益的问题;最后要提高相关责任人员成本核算意识,使其有资金成本的概念。
  (三)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首先,要了解预算编制的原则,收入预算要遵循“科学规范,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支出预算编制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其次,要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全面负责预算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及本年的发展计划,初步确定各职能部门总体的资金需求,分析汇总各职能部门上报的预算数据等;最后,要使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只采用零基预算也可以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结合使用。要加强“支出预算”管理,加大“定?~预算法”的应用,要合理确定支出定额与标准、资金分配的方法,要客观、公正、透明的进行资金分配,科学的完成预算编制。   (四)细化预算责任,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
  高校日常预算的管理要实行制度化建设。首先,要细化预算,将预算指标详细分解到相关的部门、人员,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可以使用EXCEL表格定期对各部门、人员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分析,及早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应杜绝预算执行的?S意性,对已批复的预算,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在预算范围内使用资金,不得“超支”“乱支”;如果确实需要调整,要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审批,要意识到预算管理的法制性。最后,要建立健全高校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压缩预算的弹性空间,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在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对产出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并做出相应的奖惩。首先要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的产出和效果。并按照历史标准、行业标准或者计划标准等将绩效指标细化、量化,以此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其次用评价指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考评奖惩制度,根据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利益挂钩,做到奖惩分明。比如绩效好的部门可以给予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等奖励,绩效差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惩罚。最后要将反馈的结果和以后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相结合,以绩效监控和评价为手段,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预算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完善内部工作流程,明确职能科室预算管理工作职责,把绩效管理责任落地实处。
  四、结语
  随着新《预算法》的修订实施,以及一系列的政府措施出台,预算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公开性、透明性越来越高,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应在新形势下建立本校预算管理体系,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归纳中使之趋于成熟,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服务。

相关论文

对策预算高校问题管理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