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辅导员只有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一直承担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是“育人”的关键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也做出了多次调整,在这方面,党中央以及宣传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多次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做出了相关决议,从根本上肯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价值观建设“主渠道”的地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信息量大,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领袖,在复杂问题面前敢于“亮剑”。需要辅导员理论要具有权威性,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引导权。
  一、辅导员要达到正反两方面理论的权威性,才能做好引导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专门批示,使我们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有理可依”。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思想理论已经成为现实要求,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先进的理论来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说服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理论引导人,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底线意识、阵地意识。使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增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坚定跟党走。辅导员需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需要我们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形成的文件,必须做好相关衔接。对已出台和已有政策设置一条红线,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必须毫不含糊的防止“应付”和“抵制”情绪的产生。必?明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生命线,防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就不讲意识形态”的反动思潮。抹杀中国革命的历史,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甚至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主张用所谓的“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借以否定革命、“告别革命”。声称:由于中国在20世纪选择革命的方式,所以出现了“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他们主张,应当“告别革命”,使革命成为一定贬词,反对革命的一切后果。他们无视基本的历史事实,把人民革命、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描写得一团漆黑,有的甚至公然赞美外国侵略,主张中国应成为其附庸。
  殊不知,资本主义是运用整个国家机器和社会资源搞意识形态工作的,他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可以说是“无孔而不入”。当前,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优势,就要牢牢抓住大学这个主阵地,一定把思想政治理论落实到实处。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为整个社会的“示范窗”和“辐射源”。
  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实施中,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才能使学生信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落实到校园里的价值观建设,就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能具体地感知到,在具体细微的生活过程中被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所浸润,这种通过生活所感知到的内容与价值观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是学习和把握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接触不良信息方便快捷,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会对事实认识模糊,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而对主流价值观有排斥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法学、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并能深入浅出,不能空话连篇。力求把主流理论观点通过理论转化为真实可信,使学生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促进“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胸怀祖国和人民,奉献社会和他人,积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如何联系过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并通过具有极强时效性的时间来呈现,如何规范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提高授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的几个关键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不是“知识教育”,而是通过“理性+知识”培育观念,这是一个比一般的知识教育要复杂得多的过程。因为一般的知识教育可以通过激励和评价加以强化,而在观念培育中,过多地强化反而会带来负效果。由于这类观念以“理性”、“说理”为主要的方法,所以这里的观念更加偏重“系统性”观念体系,也就是要在学生价值观的根基上打基础。以“说理”为主,越符合科学性的理论越容易打下牢固的基础,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
  价值观真实的状态,其表层体现在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中,而其实体则体现在社会运行的具体行为当中,尤其是公共权力机构的规则运行方式,如法律、法规的执行,公共权利机构对规则的把握和体现,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调整和确立价值观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大学生理解价值观问题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理论体系做出更具有科学性的解读,使其在多元的视角和观点中能够脱颖而出,真正让大学生信服并建立强固的理论基础。要使学生的所学所见、理论与实践感受保持一致。这样,校园内的价值观教育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在面对社会价值观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坚持自身价值观的同盟者和依靠力量。

相关论文

辅导员价值观社会主义辅导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价值观对集中式长租公寓开发和运营的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
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