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
  1.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2年12月颁布。新会计制度不再是对原来的制度进行小的修改,而是会计要素的报告和计量取得了突破性的变化。财政部还表示,颁布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不可避免的,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所有事业单位财务的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为更好的工作做好准备。
  2.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报表的内容和报表的类型都重新做了规定。实行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中间的具体内容包括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各附表和报表附注,这些内容被罗列在会计报表中,并没有一定的规律,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t增加了财政补助收支表,原来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仍然保留。
  3. 资产类科目发生了些许变化。从数量上看,资产类会计科目增加了6个,从旧版会计制度的11个变成了新版的17个。从增加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增加了“待处理资产损益”、“累计摊销”以及“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会计科目。这一变化也是为了改善旧版会计制度在处理固定资产时存在的弊端。
  4. 为配合已有的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调了“财政应返还额度”这一概念,并且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科目。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应当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来核算财政部批准的用款计划收支的用款额度。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财政直接和财政授权两种不同的支付方式,新的会计制度为了区别服务这两种不同的单位,新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用款和返还额度的确认和财务处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5.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负债类会计科目增加了3个,变成了11个会计科目。其中原有的会计科目“应缴预算款”被舍弃,而增加了“应缴国库款”和“应付职工薪酬”在内的9个新的会计科目。新制度下的负债类账户充分展示了单位的真实情况,并切实反映了单位当履行的现实义务。
  6. 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了之前旧会计制度统一采取收付实现制的情况,会计核算有的账目可以使用权责发生制。因此,新的制度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使得职工基本工资、国家发放的津贴以及绩效被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内成为了可能。
  7. 收入类账户可以核算事业单位的一般资金的走向。就会计制度同时用“拨入转款”以及“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来核算收入,但两者之间存在重叠的部分。新的制度删除了“拨入转款”账户,克服了这一缺点,会计核算同时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此外,新会计制度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用“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替代了“附属单位交款”科目。
  8. 新体制下的会计核算支出类账户也发生了改变。删除了“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在内的数个会计科目。由于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处理会计科目时,那些支出和转移支付的会计科目已成为多余的。“拨出经费”会计科目的删除是因为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通过银行将费用直接转入单位或者收款人账户中,不需要一级一级下拨,减小了会计核算工作量。此外,“转款支出”和“拨出转款”这两个会计账户中的资金是需要向上级汇报具体资金用途的,应该在“事业支出”科目的子科目中列出,作为支出类账户。
  二、新会计制度的优越性
  1. 新的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相比,能够更好的与其它会计法律法规或者相关规范产生有机联系,更好的适应大环境来约束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比如,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新制度中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会计科目,这样可以精准的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确认,也可以确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
  2. 新的会计制度更能对政府的收支进行分类。国家政府2007年对收支分类进行了改革,收入分类是为了了解政府收入的具体途径,而支出分类则是为了反映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在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后,各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把《政府收支分类》作为标准,按照分类科目的要求设置必要的明细科目,顺利开展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额的核算工作。
  3. 具有更加优越的会计主体。旧的会计制度实施环境下,会计主体为事业单位各项资金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财政收支管理的地位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以后,会计工作被放入到一个更大的讨论范畴里面,紧紧地与事业单位联系在一起,包括事业单位的投资、基建甚至财政收支活动都在会计制度的约束范围内。所以,新的会计制度下,要求事业单位尽最大程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资金管理,编制预算以及建设内部控制系统。
  4. 新的会计制度基于更优越的核算基础上。正如前文所述,新旧会计制度的一个差别就在于,新的会计制度下可以对部分账目采用权责发生制。先前会计制度完全统一采用收付实现制,这也是行政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根本基础。虽然收付实现制能够客观的反应资金的活动情况,本期内全部的现金即为收入,而全部的消耗即为支出,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时期却不能反应经济活动本身的特点。若是事业单位发生了房屋建造项目,其收支在整个工程期中分配情况是不均匀的,这样来计算余额就会出现问题。另外对于跨年的采购项目,采用收付实现制则不能完整准确的反应整个经济活动。因此,新的会计制度对部分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就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5. 更优化的财务报表。首先,新的会计制度中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使得会计报表更好的体现预算执行和财政拨款情况。这无疑增强了财务部门的监督能力,使得预算支出更容易控制。其次,新会计制度下,分布式的“收入支出表”,以更加清晰容易理解的方式体现出了结转结余结构,更加清楚的区分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结余,财务部门更容易得到两种结余的分配的信息。最后,新制度下,会计报表整个结构得到了优化,增加了会计报表内容的科学性和易读性。会计报表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整个体系更加完整,满足了不同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6. 预算资金更加优越。新制度直接将预算内外的资金合二为一,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行核算,新制度抛弃了传统的三种预算管理方法,推行新的核定收支以及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预算编制,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稍作修改,统一核算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资金。减小了不同单位预算编制的出入,简化财务部门的管理。
  三、事?I单位实施新会计制度的注意事项
  1. 对权责发生制充分理解运用。新制度中某些账户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对于权责发生制的正确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权责发生制虽然是会计核算的技巧,但是在执行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虚增成本,比如新买的机器设备,其购买的金额会全部计入初始成本,这样当期的成本无疑就增加了。
  2. 实施权责发生制对财务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也更高,财务人员必须正确识别权责发生制在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中实施的优缺点,如果财务人员实施过程和最后想要达到的效果背道而驰,那么实施权责发生制的意义也就不大,因此,充分理解权责发生制尤为重要。事业单位应该开展关于新会计制度的专题研讨会,领导与员工一起学习新会计制度,总结工作经验并分享,保证在工作中收到更好的成效。
  3. 强化管理固定资产。实施新的会计制度的单位,应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以避免其闲置,从而减少浪费。根据新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不能将固定资产列入固定资产的存货管理中,这也是新会计制度对实践提出的一项挑战。在旧的会计制度中,普遍存在着“假”折旧问题,新会计制度可以更好的确定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中的利用率。
  4. 重新盘查固定资产情况。新旧会计制度在完全转化之前,总存在工作的交接情况。为了保证两个阶段成功衔接,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相关规定来重新估算和上报固定资产的的购置时间、使用年限、折旧情况。同时新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评定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价值大于一千元,而专用设备价值应当大于1500元才可以计入固定资产,这样重新盘点固定资产显得更加必要。
  5. 对财务报表编制进行优化。事业单位在编制年报和月报时,可以跟企业进行学习,依据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恒等式进行编制。同时,新会计制度下,报表的编制应当将收支情况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完善编制现金流量表,新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对于收支情况都是每笔资金追踪记录,为事业单位收集更多的财务信息,优化未来的决策。因此,编制更完善的现金流量表就可以记录和反映单位所涉及到的全部完整现金情况,以供未来的查阅使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明显是对原有制度进行了优化,修订了许多不足之处,改进了很多与当今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部分,这种变化是会计制度“革命”式的颠覆。它不仅提高了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加强了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使更加科学和准确的财政管理成为可能。因此,所有的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其渐渐运用于日常工作中,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关论文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深化改革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