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的旅游业已从外事接待型转变为经济效益型的社会产业,形成了产业规模。2005年l一 9月四川省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已达569.4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收入总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社会资本的参与和贡献是分不开的。
    
    一、四川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舆论上给予积极引导,环境上给予大力帮助,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投向景区开发、旅行社建设、会展建设、酒店餐饮、旅游纪念品开发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
    
    (一)解放思想,政策支持
    
    1.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支持民营企业办旅游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理念。
    2.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
    3.省委省政府积极组织国内外旅游重大项目招商活动。
    
    (二)体制创新,企业运作
    
    坚持旅游投资开发体制创新,是我省实现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例如著名的“碧峰峡模式”就是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经营模式,它开启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先河。绵阳市的“猿王洞”风景区、遂宁“中国死海”旅游区、宜宾“世界地质公园”和“石海洞乡”风景区的创新体制,都是大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景区开发的先河,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
    
    (三)市场导向,民众参与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大力开发和所需资金的巨大缺口的矛盾,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投资资金问题。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吸引和组织农村集体和个人的社会资本,成为我省大量吸收社会资本开发旅游市场的成功举措。几年采,仅成都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就有100亿元以上。成都周边地市和偏远的阿坝、攀枝花、达州等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旅游景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四)转换职能,优化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职能的转换,努力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省旅游局和省招商局多次联手举办社会资本招商活动。成都市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之中,以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旧城改造、交通设施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市旅游局加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研究,努力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公平合理的政策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雅安市旅游局和宜宾市旅游局积极改革项目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减轻民营旅游企业经济负担,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二、社会资本投入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难点
    
    尽管我省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勇于开拓创新,坚持积极的政策导向,努力转变职能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我省丰厚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的资金缺口相比,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是制约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首要因素
    
    在要不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和怎样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这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能否出让的问题上,一方面业界掀起了出让、买断景区经营权的狂潮,另一方面也在社会上和一些政府部门引起了巨大的争论,甚至招来了坚决的抵制和强烈的指责。这种认识极不统一的现象,成了严重制约着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精神桎梏。
    
    (二)四川地处内陆,缺乏吸引国外财团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区位优势
    
    不论是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是和周边省市相比,四川在吸引国外投资商,特别是一些大财团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缺乏明显的区位优势。
    
    (三)本地民营经济实力不足,缺乏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底气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与沿海省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比如,在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方面,我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以上,但沿海地区一般都在5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一90%。再从规模上看,在全国500户最大私营企业中,浙江就有170户,而我省只有十多户。从民营经济本身实力来看,确实存在着“块头”不大,“底气”不足的问题。再从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吸引社会资本的实际效果来看,也确实存在着“小、少、散”的问题。比如,在投资旅行社建设方面,就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见下表)。
    地区名称 投资总额(万元) 就业人数(人) 收入(万元) 缴税(万元)
广安 299 56 639 0.91
自贡 650 118 1393.94 5.8629
绵阳 22274.72 610 11738.51 22.35
泸洲   206 1800.1323 6.9888
雅安 175 28 216.6 0.566
乐山 932 362 870.9 15
遂宁 90 21 44 0.15
阿坝 1685 340 1090 3.3
资阳 413 92 490 1.8
德阳 901.3 229 2821 5.5
宜宾 101 510 1510 181
巴中 162 35 320.8 0.88
攀枝花 90 18 54 0.81
达州 135 21 218.5 1.23
广元 156 117 607 1.07
眉山 289 107 1719 3.53
总计 8353.02 2870 25533.3823 250.9477
根据省旅游局2004年调查资料整理。
    
    (四)盲目投资的现象比较突出
    
    比如一些投资商对于有些旅游项目投资的法律、法规不是很熟悉,都江堰高尔夫球场的投资就是这种情况。再比如,在旅游投资项目上,一些投资商旅游投资不专业,低水平重复,走老路,郫县世界乐园、金堂野生动物园都属此类情况。
    
    (五)体制障碍是刚性制约因素
    
    旅游资源国家所有、多职能部门管理的体制,是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企业的一块心病。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病是:进入市场的审批程序复杂、协调难、运作周期长、遗留问题多。企业收益的制度成本投入大,机会成本高,边际效益低,严重挫伤了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再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本所有权、资源使用和开发权、资源管理和保护权、收益权等权属问题始终难以界定,一些地方为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采取了先进入、后界定,结果往往让社会资本受损,这些做法不仅严重挫伤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而且成为了社会资本转向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担忧和最大的体制障碍。
    
    (六)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门槛过高
    
    基于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认识,对进入旅游市场设立了较高的门槛,如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问题、旅游汽车运输的资质问题等,对社会资本都有较高的要求。文化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却需要有多层次的资本投入和参与,这些适合社会资本额较小和分散投资的特点,却与旅游市场准人的高门槛相冲突。


    
    (七)地方及行业保护主义比较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往往为了狭隘的、局部的和短期的经济利益,采用各种手段推行保护主义。如有的交通部门禁止外省旅游车辆在四川境内营运;有的地
    市规定旅行社只能使用指定旅游车辆;有的规定旅行社不得异地经营;有的景区规定禁止旅行社车辆进入景区,而必须换用景区指定车辆等等。这些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直接和间接后果,就是增大外地资本、特别是社会资本的交易成本,起到了阻挡外地资本进入我省旅游业的负面作用。
    
    三、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树立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理念
    
    更新观念是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首要问题。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大省,资金短缺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单纯依赖财政拿出足够的资金对旅游景区、景点等资源实施无偿保护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求全省上下特别是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破除为保护而保护的观念,必须树立旅游景区资源首先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观念。实践证明,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不会对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而且有利于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功能本来就具有文化资本的特质和意义。这种资本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文化产业的资本基础。而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大头,是以创意策划为前导,通过文化资本的意象和形象作用吸引人们对景观资源的注意和体验,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愉悦和满足,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对文化旅游资源不能单纯的看作一般性的资源,而应看作经济资源,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也要坚持合理利用的方针。
    
    2.破除鄙薄社会资本的观念,树立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文化旅游产业势在必行的观念。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问题上,要克服社会资本靠不住,不可轻信的观念,树立大胆吸引,正确引导的思想。
    
    3.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主动吸引、主动服务”的观念。传统的扶贫方式,使一些贫困地区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政府的思维定式。我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恰恰是老、少、边、穷的地区,那种躺在财政身上吃救济,一说到开发投入仍然“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地方还在顽强地起着作用。这是影响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道障碍。在新的历史阶段,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贫穷地方的党委政府务必自觉破除那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主动创造条件、主动吸引、主动服务”的先进观念。
    
    (二)打破垄断,制定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于今年2月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议有关科研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四川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配套细则和具体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行业垄断严重,基础设施投资难,金融支持渠道少等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突出瓶颈。努力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创造公平、健康的政策环境。
    
    (三)财政支持,加大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总体投入
    
    财政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具有决定的意义,政府财政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做好了,就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避免盲目投资,制定发布各种旅游产品投资开发的指导意见
    
    由于旅游投资周期较长,从做出投资决策到最后产品产出有一定的时滞,在此期间会有许多投资商同时进入同一个旅游产品投资,这可能导致在某个时间段内某个区域个别产品大量出现并产生恶性竞争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资源的效益,提高社会交易成本。因此,为了避免盲目投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制订发布各种旅游产品投资开发的指导意见。 ’
    
    (五)拓宽融资渠道,为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1.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旅游行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使现有的旅游行业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比如旅行社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金融部门,主要是商业银行对这类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基金的投资领域,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瓶颈问题。
    
    2.扩大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增强民营经济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直接融资能力。比如能否允许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在经过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后,发行企业债券;能否通过二级市场使更多的民营企业筹措资金壮大实力;能否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并创造条件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方面有所作为等问题,都是值得探讨和突破的一些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多渠道、多样化的金融市场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产业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3.以旅游城市建设为中心,大力拓展社会资本融资渠道。在大力推进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不动资产融资、可动资产融资和无形资产融资。不动资产融资,除了城市(城镇)的旅游房产资源外,主要就是指通过城市(城镇)的地产(土地资产)来为城市(城镇)旅游开发寻求更大的发展、融集更多的建设性资金;可动资产融资,除了通过城市(城镇)旅游景点、景区的门票收入等可变为流动性资金注人城市(城镇)旅游开发建设中去之外,还可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和通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如公共债券)为城市(城镇)旅游开发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无形资产融资,即通过买卖旅游景点、景区冠名权、规划权、经营权、管理权、开发权等,为城市(城镇)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包括城市城镇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融集资金。这种融资方式,是具有新观念特征的且具有更大潜力、活力的新型融资形式,因而也更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4.以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为纽带,主动吸引社会资本投人文化旅游产业。根据我省特色旅游资源异常富集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原来确定的五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一些新的旅游精品景区建设项目。比如蜀南竹海一石海侗乡精品旅游区、川陕苏区一英烈故居精品旅游区、川黔渝“福宝金三角”一赤水河精品旅游区、泸定桥红军战场遗址一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精品旅游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一红原大草原精品旅游区、泸沽湖一攀西阳光生态精品旅游区等。形成若干精品旅游区的大规模旅游精品开发项目,以吸引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资。
    
    (六)突出重点产业要素,围绕“行、住、游”旅游硬件设施建设展开招商引资活动
    
    影响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最大问题是硬件建设跟不上,产业要素结构不合理。“行、住、游、吃、购、娱”六大要素发展得都不充分,但最为突出的仍然是交通、住宿和游乐设施短缺和薄弱。比如交通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特别是近几年高速公路、通县油路、支线机场的建设有很大进展,但蜀道难和“旅长游短”的局面仍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不能不看到交通问题仍是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只有把这个“行”的首要问题解决好了,游客才能进得来、进得快、出得快、散得开、流得动,形成较大的旅游规模。住宿设施短缺也是制约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弱项。比如,2004年约有上万境外游客到甘孜州的丹巴、稻城等地旅游时,就出现了住宿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由于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而受自然资源制约的程度也相当高。因此,许多资源优势特别突出的区域还不敢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担心一旦宣传开来,游客蜂拥而至,而住宿条件短缺影响旅游形象问题的发生。在“游”的设施建设上我省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游”的“吸引力”不强,“活力”不够,潜在的魅力发挥不出来。究其原因关键的还在于诸多核心景区、景点吸引游客的硬件设施和文化创意跟不上。不管是硬件设施建设或文化创意都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把招商引资的触角伸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要敢于把交通建设 (包括航空建设)、酒店住宿设施和核心景点景区的建设面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敞开大门。比如有目的的设计和编制一些大型项目,划定交通和宾馆饭店和核心景区集中建设的一些项目,专门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投资,比如,目前已经建成的一些航空支线机场,由于长期经营不善,变成了“鸡场”,处于濒临倒闭的现象,能否通过委托经营、租赁承包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主体经营或参与经营,使其成为旅游交通设施。
    
    (七)大力推进“引进来”战略,设法吸引国外财团投资我省文化旅游产业
    
    1.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会同商务部研究修订的《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的机遇,积极引进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他们解决投资过程中的所有难题。与国内机构驻境外的办事处合作,借用这些办事处的场地与设备,聘用当地人员作为我省旅游企业的代理人,开展相关业务。
    
    2.充分运用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办服务机构的政策,积极主动的和外资银行进行沟通,争取外资银行对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多种投资。
    
    3.建立外资进入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担保基金,可采取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的办法,建立外资企业信贷担保基金,为外资进入我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资金安全保障。
    
    4.建立吸引外资的信息服务体系,在吸引外资投资开发的问题上,信息不畅往往是影响投资方和需求方不能达成交易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较为封闭劣势地位的,我省,注重信息服务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精心设计招标项目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做好信息传播这篇文章,努力使境外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
    
    (八)在普查资源的基础上,确立和推出旅游招商引资项目
    
    普查旅游资源,建立四川旅游资源库,省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基础工作。为了配合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必要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报告的编制,进一步选定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
    
    1.要在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各类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登记建库;按旅游资源的所属区域和类型分别归类建档;对已开发、开发中和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分类建档;编制四川旅游资源地图。
    
    2.依据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修订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四川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修订四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明确四川旅游的区域特色和发展定位,体现四川旅游资源的优势、明确四川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四川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3.依据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旅游开发项目。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的确立应体现四川旅游资源的特色、符合四川旅游总体规划和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开发项目应该明确开发的重心、相关的配套项目、标明开发的时间表。对所设立的四川旅游开发项目做好开发论证和投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应要求具体真实,要明确项目的直接资本需求、配套资本需求、投资期、投资回收期及预期投资回报。
    
    4.向社会公布项目开发计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有宣传资源和手段,组建四川统一、整体的宣传平台,完整系统、持续地宣传四川旅游,在此基础上,将四川的旅游开发项目和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向社会公布,以吸引广泛的投资注意。

相关论文

资本文化旅游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