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犯罪三元论的生态学观: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透视

  作者简介:陆晨瑶,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2013级监狱学专业;陈威仪,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2012级监狱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74-02
  流动人口犯罪是从人口学角度定义的犯罪类型,其反映的人口是动态的。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发达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多是以外出务工赚钱为目的,并且其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以技术型或体力型劳动为主。这就导致了其工作的内容并不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地位,提高他们在其他人群眼中的地位。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能在自然情况下自行地演变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对撞。
  一、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现状
  我国城市化的演进直接推动了城市中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随之出现的流动人口的犯罪行为也不断增多,并且在当前经济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大多数的流动人口都流向了城市,流动人口犯罪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其中尤以发达城市最为明显。社会生态学理论中明确地提到――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阶层、人口密度、交通等环境的巨变。当前需要明确一个客观现实,就是城市规模的大小与犯罪发生的数量呈正比――在一个国家中,城市规模越大,犯罪率越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即城市规模越大,犯罪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发生的数量就越多。
  二、流动人口群体的犯罪特点分析
  (一)形成了规模化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且不断强化
  集体行动及细致的分工给犯罪组织成员建立了强大的实施犯罪行为的自信,从心理上减弱了其负担的犯罪风险感,使得犯罪组织成员认为在其犯罪组织领导下的集体行动必定会万无一失。于是,他们在犯罪时更倾向于疯狂和暴力。犯罪组织的集体行动会使得他们从心理上认同自身的犯罪行为,将自己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合理化,以减轻心理上的犯罪忧虑感以及对于刑罚的恐惧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的帮派思想影响,犯罪组织内有着极其严密的分工和强烈的内部等级观念。他们一方面形成一套有体系的犯罪模式,以提高犯罪组织进行犯罪的效率。而另一方面,犯罪组织成员这种由等级观衍生的服从心理构建了犯罪组织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支柱。
  (二)流动人口犯罪低龄化趋势加强,农村对城市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地域的不同,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性、思考习惯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也导致了其犯罪方式和犯罪原因上有很大的差别,然后形成这些犯罪上的差别原因是多样的。城市与农村的未成年人在思想上的观念不同,对待犯罪行为的看法也不同,生活在城市未成年人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他们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是自私的以及是否是对社会不利的,而生活在农村从小就未受到基本教育、缺乏家教的未成年人就会毫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底线,也就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了。究其根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普法教育和基础素质教育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此外,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城市与农村未成年人形成不同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因素在社会生态运行的互动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或失误,这才导致犯罪现象的大量出现。而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使功能健全强大的社会“犯罪免疫系统”无法被建立,从而影响了一个健康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流动人口犯罪预防对策
  犯罪生态学应从犯罪生态圈和犯罪形态的新视角出发,着眼于构建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生态系统的犯罪免疫力,以抑制和消除犯罪现象。流动人口犯罪的衍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性,因此在流动人口相关犯罪的预防以及治理上,我们不仅需要从传统的社会因素与个体心理、动机因素上进行预防,同样应该重视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自然生态因素。
  (一)加强刑事侦查力度,强化犯罪预防手段
  情报工作是以动态人员管控和重大事件预警为切入点,将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有价值信息整合起来,不断对比碰撞,深入挖掘信息背后隐藏的犯罪动向,主动预防犯罪。流动人口的犯罪侦察工作需要大量的社会基础情报,然而由于流动人口基础大,流动范围大且流动自由,在社会治安警力又有限的情况下,其犯罪侦察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并且,“犯罪是不能被杜绝的”,如何尽量减少流动人口的犯罪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针对流动人口犯罪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并结合“破窗理论”的实际要求,刑侦机关应对流动人口犯罪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强化刑事侦查手段、积极建立流动人口定点监控情报网络,做到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加大流动人口犯罪打击力度,不断缩减流动人口犯罪的范围,这将对流动人口的犯罪心理与动机起到极强的震慑作用,从而使犯罪的数量逐渐减少。
  (二)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强化归属感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是中国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一个事关全局、事关未来的重大现实问题。一个城市的包容程度决定了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倡导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包容也是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流动人口在其所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心理的异地归属感。一方面,可以排除其由于离开家乡滋生的孤独感而产生的烦躁情绪,让其在异地也能体验到家的感觉;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来说,融入新生劳动力人口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增加他们的这种社会归属感将对有效地弱化其犯罪意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氛围
  犯罪生态学理论认为,社区的经济状况是社区是否解组的标志之一。如果社区的经济状况比较差,则标志着该社区可能处于解组的状态,而社区的无序状态则会加剧社区的解组,从而造成该社区成为适合的犯罪目标。社会环境的优劣对流动人口的心理有着极强的影响作用。一个环境极好的社会、社区环境不仅能够改善社区气氛,并且能有效地遏制较差情况的发生――例如流动人口易于在脏、乱、差且缺乏治理的地方实施犯罪行为。因此,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氛围是有效遏制流动人口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有效地减少犯罪情况的发生,这对城市管理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提示作用。
  (四)维系良好的社会纽带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人之所以不犯罪,是由于他害怕犯罪行为将损害自己与朋友、家庭、邻居等的联系,因而保持了克制。社会纽带是制约人们犯罪的重要因素。城市中的外来人员,由于其远离家乡,身边通常缺乏家人的陪伴,而只有谋求共同流浪异乡、同为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乡”。但该类人群的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并且通常缺乏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能力,容易听信他人怂恿,为了谋取所谓的“共同”利益而形成有组织犯罪团伙以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在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初期甚至还会认为“就算是犯罪,分担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也就小了”。因此要降低流动人口犯罪数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引导该类群体形成健康的团体,使他们不为了其一时不能满足的诉求或是经济上的需求而受到他人犯罪意志的怂恿。
  (五)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与教育
  城市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很多在城市中务工的外来人口由于受到自身原居住地的人文、习惯的影响,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对城市中的公共关系以及公共安全来说是否构成了威胁。城市流动人口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因此可以以其具体的工作单位为基础,进行单位内部的相关法制宣传,通过耳濡目染的自然宣传使其明确法律中刑法处罚的犯罪范围,以对其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抑制、消除作用。
  因此,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积极并全面、有效的社会法制教育能够让他们认清个人各种行为的底线,明确自身的何种行为是合乎法律的、何种行为是触犯法律道德底线的;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法制宣传,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丰富个人法律精神与素养,养成良好的守法、用法、护法的习惯,而不是利用暴力来解决在城市中所面临的困难。这相当于从侧面增加了减少城市流动人口暴力犯罪的途径。
  (六)合理控制流动人口的金钱欲望
  首先,应当合理优化流动人口的经济待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工作状况进行政策上的适当照顾;其次,转移其对金钱的注意力,以国家政策、社会号召等手段在流动人员中形成良性的经济竞争气氛,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个人的工作能力进行充分肯定并予以积极鼓励;最后,加强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宣传――强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在外来人口中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观念;宣传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来影响流动人口中的非正常的金钱价值观念;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中勤劳致富的基本价值取向来弱化其对金钱的盲目追求。
  四、流动人口犯罪治理的启示
  (一)自然生态治理
  自然因素对流动人口犯罪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犯罪从犯罪生态学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自然、人口的矛盾网络激化所形成的。其中不仅仅是社会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激化,自然在这组矛盾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的犯罪预防对如何杜绝自然因素对犯罪所起到的催化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犯罪生态学的研究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犯罪社会原因主导地位论断,从而引导犯罪原因理论向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与自然、社会因素相结合的领域进行重视。
  (二)社会人文正确价值导向
  对流动人口的犯罪心理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会对构建流动人口犯罪“犯罪心理――行为”的预防体系起到作用,更对加快社会结构转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个客观事实下应当尽量地减少犯罪所发生的概率,而这种减少犯罪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社会途径实现的,毕竟社会原因在犯罪原因的构成中占了极大的比重。然而,重中之重则是要引导流动人口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倡导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对不劳而获的心理要进行坚决的抵制,号召全社会辛勤劳动,通过辛苦劳动致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犯罪发生的概率,还能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文化,进而通过这种积极、健全、乐观的社会文化来对犯罪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相关论文

三元犯罪生态学流动人口透视流动
关于公交流动人口监控系统的构想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他们违
浅析跨国企业商业贿赂犯罪的危害与对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浅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
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切线位透视检测螺钉
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居留意愿及其决定因
基于因子模型的券商流动性风险管理评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