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206-02
  引言
   新媒体时代所带给我们的便捷以及引发的“双刃剑”效应还在持续发酵中,积极拥抱新媒体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需要客观认识到它所带来的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如何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新媒体的“双刃剑”效应,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还需要高校予以积极的引导和帮辅。
   一、新媒体的产生及内涵
  新媒体概念最早产生于1967年,一般认为是由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的商品计划中首次提出,当时特指电子录像[1]。此后,这一新概念的内涵不断延伸并以美国为起点广泛传播并迅速流行起来。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媒体形式的百花齐放,新媒体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性,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精确定义,以至被称为“一个混乱的概念”,故而笔者在此不讨论“新媒体”的定义究竟如何,而尝试对其内涵做一阐述。首先,新媒体是众多媒体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它的传播载体通常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其次,新媒体强调网络环境和人的个性,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体”。可见,网络环境造就了新媒体从载体到传播方式的“新颖”,而个性人的存在,也使得自媒体(We Media)在主流媒体之外异军突起。最后,新媒体大力拥抱开放性,从构建开放式的交互平台,到支持开放式传播,再到对开放与共享理念的传播,无不贯彻着“开放”的思维。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影响之利
  (一)有助于拓宽人际关系网络,为大学生身份角色的转变提供铺垫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首度提出六度分隔理论,这正是如今社交人际网络(或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2]。当下所流行的各种新型社交媒体便是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对这类新媒体的合理运用,是拓宽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网络最有效和便捷的方式。高校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首要面临的任务就是突破人际网络中的“结构洞”(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而这个结构洞恰好存在于“学生”和“社会人”身份角色转化的过程中。通过微信、微博、QQ、人人、飞信、易信等新媒体工具,根据六度分隔理论,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我们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当然这需要在排除一切不可控因素干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那么,当高校学生在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需要和一个与之存在“结构空洞”的关系人建立联系时,就可以通过与身边有直接联系的五个中间人的桥梁,来认识这个人并与之建立直接联系,从而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准备答疑解惑。这样不仅消除了“结构空洞”,还使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得到了切实的拓展,从而辅助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实现身份和角色的转变。
  (二)有助于消除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如今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变成了如今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不包分配促使大家陷入互相竞争的环境,信息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除个人素质和能力以外的第二大关键因素,这对于面临择业尤其是首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劣势方的逆向选择、柠檬效应问题,以及信息优势方的败德行为等道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这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就业率不高以及高跳槽率等既影响劳动力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又阻碍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局面。引起就业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就业信息传递和传播通道的局限,导致信息失真乃至产生虚假信息,从而使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在博弈的最终都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3]。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迈克尔?斯宾塞提出的信号传递模型,即相关部门为信息传递通道的透明提供保障,确保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无障碍沟通。此时,新媒体便是高校学生、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三方毫无争议的选择。新媒体的开放性确保了信息传输通道的顺畅,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又进一步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与方式,这些都为高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择业和就业,提供了便利。
  (三)有助于突破地域时空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上,通常是用人单位通过非移动化和非智能化的载体发布招聘信息,然后采取“零距离”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人才的考核和引进,当高校毕业生进行择业时,就不得不亲自赶往各个考核地点进行求职,这势必导致机会成本的浪费,包括时间、金钱和错过的就业机会等等。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状况,大学生求职过程不再处于被动位置,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进行网上信息搜索、简历投递、面试和考核等等,在增强与用人单位良性互动的同时,也节约了机会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若学生本人与用人单位均诚信参与,并且在职业选择和就业的过程中无败德行为发生,那么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影响之弊及应对措施
  (一)信息甄别和筛选难度大
  互联网的产生使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2004年前后,随着社交媒体等一大批新媒工具的推广,信息爆炸时代正式来临。IDC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建的信息量将超过40ZB[4]。信息和数据量的急剧增加,给每位网络用户对信息的利用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开放共享性,信息生产、发布和传播过程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规范、控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信息资源充斥网络,增加了甄别和筛选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尽量减少求职过程中的虚假信息,并及时提取有用信息,就需要高校组织专门的信息甄别工作小组,或者将相关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担起这份责任。首先,构建统一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其次,聘请专业的信息人员参与求职、招聘等信息的收集、甄别、筛选和发布。最后,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信息转载进行官方认证,从而当信息通过各种新媒体工具流入学生时,能保证眼前的终端信息和信息源的信息具有同等的真实可靠性。
  (二)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新媒体是新兴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由于技术漏洞的固有性,使得各类新媒体平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各种钓鱼网站利用高校学生求职过程中急迫、焦虑、从众等心理导致的轻信,大量窃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如一些求职网站中的注册信息、发送的简历等,都不同程度包含了学生的身份、邮箱、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甚至通过提交的家庭成员信息而获取大量的社会成员隐私数据。当这些信息被转化成数据而存在的时候,数据的马赛克效应便使得学生毫无隐私可言,哪怕通过一个注册号、一个学号就可以链接出所有关键数据。诚然,这并不是新媒体平台推广的初衷,但确实给不法分子巧钻技术漏洞的机会,此时,新媒体的运用不但没有给予高校生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甚至会侵犯他们的基本权益。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显然应该从技术上着手,攻克难关、修补漏洞。这一点在高校来看,无论是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学人员,还是对学生本人来说,都是几乎无法跨越的难关,但这并不是说高校就只能束手无策。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隐私防范教育,主要针对职业准备和选择过程中的学生进行。另一方面,学校应对各类信息源严格把关,面向求职学生群体建立保障机制,构建学生求职实时反馈体系。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生职业发展准备阶段的引导作用,求职阶段的帮辅校正作用,以及职业选择阶段的激励作用。
  (三)容易导致错误的就业价值观
  就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就业全过程的体现,是个人对于职业选择、就业目的、就业实现途径、就业价值实现方法等全面、综合的反映[5]。高校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初期一般是在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通常比较迷茫,在急切、焦虑、紧张、从众等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不够理性和客观。而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言论自由,如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工具的自由评论功能,又使学生接受大量的价值导向不一、甚至有悖常理的言论。一旦对某些信息产生认同,便会逐渐形成价值取向,如就业目标脱离实际、过浓的功利色彩、非正常化的就业价值实现途径[6],这些都会导致高校学生在就业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就背离正确的价值导向。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坚持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原则,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影响力,宣传就业正能量,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塑造学校、新媒体、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

相关论文

职业发展影响力高校影响职业媒体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裂变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