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保险学论文

农业保险农户满意度评价研究

  一、引言
  新疆的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疆的荒漠绿洲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天山北坡经济带地处天山北麓,具有绿洲农牧业地带的典型特征,农业地位在全疆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农业产值约占自治区农业产值的40%以上。频年冬春季北坡经济带接连的暴雪、低温、大风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给该区的农民生活带来困境,农业保险是把因为天气灾害或不测事件的发生所造成的农业财产损失转嫁给保险人,从而实现化解风险、减小损失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稳定性的制度安排,投保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费后,保险人理当根据协议约定,向投保人支付赔偿、承担保险责任。是一种经济补偿过程。农业保险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2013年3月1日《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将农业保险定位于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给以财政补贴。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满意情况是农业保险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依据,是未来转化为让农民满意的成果,通过研究调查可以反映出当地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情况及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中的基本问题及发展困境,因此,探寻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对政策的受益者农户还是政策的制定者政府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2007年中央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试点政策,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保险发展状况良好,截止2014年底实现保费收入192839.34万元,同比增长27.92%;赔款支出合计179492.28万元,同比增长68.11%;赔付率达到93.08%,同比增长31.42%。作为政策性保险试点的两个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塔城地区承保种植业农作物达300.31万亩,保费收入19871.91万元,赔款支出24016.00万元,赔付率120.85%。昌吉市参加种植业保险的农户共有3679户,承保各类农作物面积达96.98万亩,保费51716.72万元,赔款总额35171.50万元,赔付率68.01%。
  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12年,在玛纳斯、吉木乃、察布查尔三县开展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2013年初,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赔付兑现大会在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召开,保险公司为吉木乃县240户受灾牧民发放了61.78万元赔款,计划在2012年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2013年将试点县扩大到10个。2013年,乌鲁木齐、吐鲁番、阿勒泰、哈密等地分别实行了设施农业保险试点,参保各类温室及大棚作物3.31万亩。截至2014年底,实现了全疆80%以上的乡镇有农业保险的服务网点,并建立村级保险服务点,基本形成了全面覆盖、清晰管理、规范运行、服务到位的“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一号文件”中提及,增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新疆昌吉地区应运而生推出 “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保险,使更多农户得到了实惠。
  三、天山北坡经济带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度调研概况
  (一)样本概述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研地区包括: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八师团场,在每个县或市随机抽样1个乡镇或团场,调查过程中,一部分问卷通过随机选择参保客户,在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带领下进行调查,还有一部分问卷到各村对当地农户进行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9%。
  (二)样本特征
  根据调查发现:农户的户主年龄主要在30~50岁之间;民族分布主要是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族,汉族人口最多;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文化程度基本都在初中及小学,农户文化程度不高;种植面积多在100亩以下,农户种植面积10亩以下占比达到21.7%;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大多在2万元以下;农户种植面积大的收入就越高,可以体现出天山北坡经济带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收入,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玉米、葡萄、番茄等农作物业。
  四、农户农业保险满意度评价研究
  (一)农户满意度情况统计
  本部分利用描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从农户自身具体特征上分析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程度。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的五级测量态度作为评价标准,即使用“1、2、3、4、5”五个数字表示级别的高低,即满意程度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五个级别,分别赋值为1、2、3、4、5(见表6)。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满意度调查数据,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度,很不满意人数25人,占比12.6%;不满意人数55人,占比27.8%;对满意度持模糊态度人数74人,占比37.4%;满意人数28人,占比14.1%;很满意人数16人,占比8%。通过计算农户整体满意度为55.45%,折合等级制满意度为2.77,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度为中等偏下,农户满意度水平并不理想,实施绩效不荣乐观,不能够满足农户需求。
  (二)满意度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在农户自身特征方面,民族、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种植面积大小是农业保险满意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维吾尔族、收入高、种植面积大、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对农业保险满意度较高,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农户满意度高于其他民族,北坡经济带维吾尔族农户相对较少,维吾尔族农户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村是国家政策改善基层民生,所以维吾尔族农户更能体会到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调查农户的教育程度分布情况大致相同,多为初中文化水平,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比例大一些,对农业保险的工作内容、作用更为了解和认可,愿意配合政府和保险工作人员,对农业保险政策更加满意;农户种植面积越大,收入情况就越好,收入越高的农户购买保险的能力和欲望越高,对农业保险政策越满意;在年龄和性别上对满意度也有差异,年龄越大,种植经验越丰富,农业收入情况越稳定,对农业保险政策满意度越高,男性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投保决策性高于女性,男性满意者占比24%,女性占比18%,男性高于女性;自然灾害对家庭影响程度越小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越高,灾害影响程度大的家庭对家庭收入造成影响,农户对保险满意度低,可能是对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不满。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乡镇及团场进行抽样调查,对数据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农户满意度进行静态分析,从农户作为对农业保险政策满意度的评价主体来看,自身特征是影响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度的直接原因,对满意度的影响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重,从农户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农业保险方案,提高农户满意度是稳定新疆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和保险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并运用于实践工作。
  (二)启示
  1.加强基层沟通与宣传,做到农业保险的精耕细作。我们要在现实工作中,找准发力点,按规范实施管理,坚持办事标准,将有关要点落实到农业保险工作的每个流程环节中。宣传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利用新传媒方式,例如进村入户授课、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农户接受保险的意愿增强,满意度提高。承保方面,保险公司为投保农户建立分户投保信息并给予投保清单,做到承保到户。核保控制方面,保险公司要严格审核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承保业务单证上签字或盖印项目。财务管控方面,保险公司对农户自缴保费进行确认后,通过业务系统打印保险单和保险凭证,利用创新信息技术将电子凭证交给被保险人。理赔管控方面,接到报案后24小时内进行现场查勘,对合同约定和查看结果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取得被保险人认可后10日内给与赔付。
  2.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满足现代化农业主体需求。农业、保监、财政等部门成立协商共管轨制,将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充分体现出来,推动农业保险向“需求导向”转变,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保险覆盖面和补贴优惠力度并给予适当奖补,保证全部物化成本的覆盖。考虑农民生产成本高的实际情况,采取配套险种的模式,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探索推广“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生产保险”等各种合作模式,创新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合作机制,提高农户信贷需求满足率。开拓产量保险、价格保险等产品市场,将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在部分地区开发探路,渐渐覆盖全部规模。
  3.适度强制投保,提高农户参与率。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对少数几种农牧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及牛,羊,猪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实行法定保险,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与率和效率,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对农业保险经营方面的范围、原则、监管等加以法律明确,以合同形式明确政府、农户、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中的责任义务,解除农户参保后顾之忧。注重农民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农户素质进行提升,展开对农户农业种植、农田管理、灾害预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户对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防范农业灾害发生对农民家庭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应该提高少数民族关注度,对于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少数民族农户,加强教育水平和基本设施建设,稳定新疆社会发展。
  4.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天山北坡经济带是干旱绿洲经济区,水资源短缺,自身生态环境较脆弱,抵御沙漠化威胁,坚持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趋时避害,辨土施肥,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发展优势,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施农村“三产融合”,“竞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从单一的产业化经营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生活环境健康的良性循环。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将土地分布零星、管理水平差的农田集中交于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进行生产管理,不愿种植和种植管理技术较差的农户得到应有的租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降低生产风险,实行订单农业,大规模集中种植管理,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反映指导农户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论文

农户满意度评价农业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