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银行卡跨行清算差错的自动调整机制探析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面对迅速增长的电子支付业务需求,借助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银行卡支付在产品服务、业务模式、受理渠道、终端机具、交易验证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为持卡人提供了便利服务。但也存在资金在途,客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
  一、银行卡跨行差错的现状
  随着各金融机构银行卡系统处理量日益增加、系统更新频率进一步提高,因客户误操作、系统异常、网络中断等原因产生的客户账户已扣款但POS消费或ATM未取款成功等差错不断增长,导致客户资金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频出。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例2014年银行卡跨行差错量达到7.21万笔,同比增长53.0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种情况的在途资金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各家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质量,造成客户投拆的不断攀升,甚至优质客户的流失,若不加以重视必然会影响全体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市场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且银行卡跨行差错业务需要两级业务处理机构进行手工处理,无谓工作量大幅提升,且效率低下,同时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银行卡跨行差错处理的解决方案
  为全面落实普惠金融要求,进一步提高资金清算服务水平,各家金融机构应设计开发银行卡跨行系统异常及差错自动处理方式,减少人为干预,从风险防控和处理效率上实现双提高。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例,2014年设计上线了,银行卡跨行差错自动处理机制,率先尝试了系统处理银行卡跨行差错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客户资金的到账效率,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美誉度,实现了银行、客户的双赢。该方案通过差错分类,差错处理的共同性,设定统一的调整方案,由系统自动完成,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的处理:
  (一)差错类型分析
  差错类型分析是实现银行卡跨行差错及异常业务调整的前提。由于银行卡的业务数据传输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导致数据传输中断,从面产生差错。因首先要对银行卡跨行系统的业务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数据传送每一步中断或异常发生的概率,出现中断或异常的发现方法及由此产生的账务结果;其次确定差错类型,由于差错产生的环节较多,因此差错类型较为繁杂,不易识别和掌握,但总体可以按资金方向分为应收调整、应付调整,或依据状态分类为银联清算成功,行内记账失败、银联清算失败,行内记账成功等。三是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将已产生的差错进行归类总结,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确定差错类型。
  (二)确定差错账务调整方案
  银行卡跨行业务的种类繁多,账务处理较为复杂,因此,梳理其产生的差错类型及反映的账务难度较高。根据差错类型结果,对所产生的账务进行分析,以账务为基础,将产生账务相同的差错类型进行合并。进一步确定调整的账务方向、红蓝字记账方向等。使账务调整与差错类型相匹配,达到标准化、批量化处理的要求。
  (三)各系统协调统一
  进行行内系统的分工,明确各系统功能,统一平付平台负责与银联系统进行对接,分析银联系统文件,对差错类型进行分析、分类、汇总,赋值差错类型标志等,形成差错调整系统文件传输核心系统;核心系统收到差错调整系统文件后对各类差错依据差错类型标志选择相应差错调整会计分录进行账务处理,并将差错调整成功和失败结果反馈统一支付平台;统一支付平台形成历史数据文件,传送操作型数据仓储及报表系统,由其生成差错调整成功报表或失败报表,由清算业务人员进行核对,并对系统自动处理失败的差错业务进行调整,确保差错业务及时、全部处理。各系统各负其责,并形成独有的文件为下一系统处理奠定基础,形成流程化的处理。
  (四)风险控制措施
  系统自动处理银行卡跨行差错的主要风险为数据传输错误导致的账务处理错误,或同一批差错重复处理。为防止上述风险应建立预防机制。一是统一支付平台控制对同一天的差错数据仅传送一次,不得复重复传输。二是核心系统对差错数据标注独有状态,差错处理时同步更新差错状态,对非差错数据系统严格控制,不能进行处理。三是通过人工核对相关账务的挂账情况,发现账务核对不符及时通知技术部门暂停差错处理机制。
  (五)应急处理机制
  设立系统参数化开关,可随时开启或关闭银行卡跨行差错处理机制,防止因设计缺陷等原因发生的处理差错,避免金融机构和客户的进一步资金损失。并设有相关的发起关闭的流程,以明确各方职责,将风险降至最低。
  三、银行卡跨行差错自动处理的特点
  银行卡跨行差错的产生,对发卡行、收单行品牌形象均有较大影响,极易产生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将客户资金安全、及时入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补救措施,银行卡跨行异常及差错业务处理机制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客户资金的到账效率,挽回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与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相比该项目具备以下特点:
  (一)科学的系统整合方式
  由于银行卡跨行差错业务涉及外部中国银联公司的相关系统,内部统一支付平台、核心业务系统、报表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实时处理、批量作业等功能。通过认真分析业务发生时的系统数据流转,建立了以中国银联清算数据为基础,统一支付平台为桥梁,核心业务系统为主体,报表管理系统为展示的多系统有机整合的银行卡跨行差错业务自处理机制。各系统在处理业务时权责清晰、任务明确、流程完善、控制严密,并为各金融机构以后的系统开发提供了范例。
  (二)高效的自动处理机制
  银行卡跨行差错业务的自动处理,由系统完成账务调整,不受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的差错调整功能,确保当日产生的在途客户资金,次日安全到账,节假日最多可提前8天完成账务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时限,并且不受人工日处理量的限制。传统的差错处理延期不可避免,而系统自动处理机制,在日终批量瞬间完成差错处理,不存在差错调整延迟的情况。   (三)严密的风险控制措施
  银行卡跨行差错业务自动处理机制,一方面通过数据加密等手段,将差错业务赋值处理状态,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的丢失和同一笔业务重复处理的情况,防控系统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根据差错场景采取相应的预设调整方案,将同质、同类的差错采取相同的调整方式,可以避免因人工处理失误、差错资金挪用等因素产生的资金损失风险。
  (四)著的人力成本节约
  银行卡跨行差错业务的手工处理方式,1笔差错的处理需由上级清算机构主管柜员、录入员,营业网点主管柜员、录入员的处理需至少4人完成,且全部的营业网点需每日监控差错的产生、处理情况,加之事后监督人员的监督成本,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四、银行卡跨行差错自动处理的效益
  (一)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系统自动处理机制,系统当日将全部差错业务处理完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将客户资金到账时间至少提前了1天,双休日最多提前了2天,法定节假日最多提前了7~8天,极大地提高升了客户满意度。例如,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差错业务的年均业务量为3.73万笔,金额3.93亿元,通过系统自动处理机制,可保证每年至少3.73万客户人次的资金安全、及时入账。
  (二)机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系统自动处理机制,采取系统自动调取差错原始交易数据的方式,有效避免了人工二次录入形成的操作风险,及员工挪用客户差错资金的道德风险,等而且系统自动将资金直接调整回客户账户,在确保客户资金及时入账的同时,控制了资金风险。
  (三)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传统的手工处理上述差错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至少涉及省联社、营业网点、事后监督两个机构5名工作人员(录入员、主管),人工占用较高。由系统日终批量自动调整,不占用人力资源。仅项目上线后,通过系统自动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风险控制成本及人力资源的占用,每年可减少7.46万笔的手工业务。
  五、下一步发展方向
  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已建立起支付系统、农信银系统、银行卡跨行系统等为主的支付结算品牌。各主要支付结算系统的差错处理,尚未完全实现统一自动处理。下一步应着力打造全部支付结算业务的统一差错处理平台,将目前各系统差错纳入其进行系统自动处理,并与营业网点之间的沟通机制,及接入农信银、银联等外部差错处理平台,实现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差错处理。将差错场景、调整方式、账务处理形成参数化处理,随时更新差错类型,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提升。

相关论文

清算银行卡机制银行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试论网购模式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机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