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民办高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课题编号:JRS-2015-6011,课题名称:民办高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劳动关系的现状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中所提到人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这其中提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向的基本上就是民办教育机构,而在民办教育机构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就是民办高校,它作为一类独立的主体被单独列举出来,可见民办高校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民办高校异军突起。民办高校的出现,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劳动关系带来了一些新情况,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由公办向民办机制和市场调控转变等。同时,这种转变带来许多新问题,如历来相对温和平稳的高校劳动关系开始频繁出现教职员工流失严重、劳动争议、纠纷、诉讼等现象,甚至个别学校还出现教职员群体与校方人事部门直接对立的局面,极不利于和谐校园及和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劳动关系现状堪忧,具体表现在:
  (一)分配制度不合理,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员工心理失衡
  由于多数民办院校的管理者素质不全面,管理体质不完善,家庭式管理现在屡见不鲜,造成其分配制度严重不合理,普通教职工和中层以上干部的收入差距过大,造成教职工极大不满。
  (二)劳动合同签约率低,而且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违法现象
  由于民办院校在资金方面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以及国家监督机制方面的缺失,造成其劳动合同签约率低,而且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不按时履行劳动合同、不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及不支付加班费等违法现象。
  (三)工会形同虚设,不能正确发挥其职能
  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组织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和谐企业建设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使命所在。
  二、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合同关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社会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否也必然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
  (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协调稳定的,职工利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职工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有发生。只有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协商协调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才能巩固职工队伍与社会政治的稳定。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长期的劳动关系不均衡,劳资力量严重不对称的社会条件下,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会持续停留在低水平线上,这会制约劳动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劳动者的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没了良好的人才保障以及完善的人力资源循环的平台,会直接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广泛调动高校和教职工两个积极性,确保生产者和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和谐相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能使高校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加快制度化进程,提高劳动关系规范化水平
  1.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是通过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它是专门为规范劳动合同而制订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关系的实质,它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这些条款总结起来可以分为法定条款和协商条款两部分。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工作。通过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调整好劳动关系,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的履行是促进劳动关系良好运行以及预防、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
  2.劳动标准制度
  劳动标准是指对劳动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如文字描述)或者以定量形式(如数据、图表)所作出的统一规定。劳动标准制度是以保护劳动者为主旨,兼顾国家和雇主利益,通过监督加以实施的一项制度。劳动标准包含两?}层次:一是强制性,如劳动法律法规中制定的劳动标准,国家标准化机构的强制性劳动标准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遵照执行;二是非强制性,如国家标准化机构推荐的劳动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只提倡鼓励有关方面执行。国际劳工标准通行的是三方民主协商程序制度。建立适合国情又与国际劳工标准基本接轨、富有人道和尊严的劳动标准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它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协调处理好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者劳动能力、劳动技能的提高,人力资本价值的开发和提升;有利于劳动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协商也称集体谈判,是企业内部雇主和工会通过协商,不断地就劳动就业的有关条款达成协议的实践过程。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体现了企业与职工利益的结合,有利于充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维护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可以更好地规范劳动合同,弥补劳动法规的不足。
  (二)强化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由于工会在民办高校中只是形同虚设,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因此一定要强化工会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健全民主管理、争议预防、帮扶助困机制,做好工会所能之事;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相关论文

民办高校劳动关系劳动和谐高校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