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民生活更富裕,城乡差距缩小并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的经济活力释放,归根结底是财富的支持和驱动,因而农村金融是首要问题。但在我国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下,“不良贷款”、“贷款难”等等成了主要标签,同时涉农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竞争。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逐步发展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军,带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仅凭农村信用社来承担发展农村金融的重任过于单一,增加新的经济活力的工作始终需要不断推进。作为农村金融业一注新的清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了日程,这一新的经济活力不仅富有中国特色,而且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在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应对。如何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并推动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活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规划是在我国考虑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情况下制定的战略规划,是符合我国当前实际需要的,具有政策指导性和市场目标性,兼具政策目标和经济目标,既要考虑盈利能力也要兼顾政策效应,既要做到效益的提高,也要坚持保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断探索农村金融机构的特色发展道路,营造新的,充满活力的农村金融环境。
  1.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完美融合,优势互补。相比传统的涉农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能满足农民、个体户、小生产者等的实际需要,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服务对象的资金需求和融资要求。相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信息服务、经营成本和财务成本、运营效率上都更具优势和特点,从而更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找到自己的准确角色和未来的发展走向,各机构之间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共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贷款利率支撑财务的可行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较高,有效弥补了机构业务开展的经营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而在成本环节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新型金融机构在提高贷款利率的同时兼顾还款率、覆盖率,促成双赢局面的诞生。
  3.政府放权,市场活力更大。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过多的政府干预,政府的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其市场主体的地位更加明显,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坚持市场化经营,坚持走自主运作、自主发展、独立运用的发展道路。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问题
  1.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服务对象中,农民、个体户、小生产者等都过于复杂和广泛,加之监管力度的不足并且也难以全面监督,使得这些金融机构无法对贷款对象的个体进行财务信誉、个体特征等方面全面的了解,信息严重不对称。由于对新型金融机构了解不多,部分贷款者可能会擅自将取得的贷款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项目,而金融机构也无法确定得知这些情况。虽然实际生活中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贷款者签订部分附有限制性条款内容的合同来规范贷款者的资金使用行为,但这只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无法保证所有的贷款款项都符合要求。
  2.新型金融机构体系尚未成熟,仅为雏形。在我国目前所规定的成立条件下,新型金融机构的注册资金下限为几十万,与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更高的流动风险。除此之外,在经济底子较为薄弱的部分农村区域,所设的村级银行,信用社等网点较少,又因为新型金融机构还处于发展初期,还只是一个雏形,没有像银行那样的社会公信力和信誉度,因而难以吸收资金,资金供给面狭窄。尤其是贷款公司,较低的注册资本要求为设立贷款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通常只开展贷款业务,没有存款业务,从而形成资金需求多、供给少的尴尬局面。
  3.机构人员专业素质不理想。从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情况来看,很多机构将网点设置在较偏僻的农村区域,前来应聘的求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专业素质的匮乏,业务水平低下。但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面临着自身规模小和组织小的局限,虽然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设立了组织机构,但专业人员仍然不足以做到一人一岗一位。大部分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加了机构内部控制的风险,操作风险更高。
  三、阻碍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
  1.资金供给力度不足。由于绝大部分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建立不久,吸引资金的渠道少,操作成本高。同时又面临着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当地农民收入较少和没有过多的闲散资金的情况,从而使得资金来源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个头疼问题。
  2.机构人力资源匮乏。对于任何行业来说,科技人才都是重要保障,金融行业也不例外。能够引进和吸收具备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和金融人才是解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问题唯一出路,是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部分工作人员是直接调派到农村网点,不熟悉农村金融市场的环境,还有一部分是当地人员直接招聘,但由于本地人员的专业素质不理想,也难以招聘到理想的金融人才和从业人员,从而加大了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
  3.自主创新是瓶颈。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客户是农民、个体户以及小生产者等,客户群本身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决定了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如果自身没有较强的实力或创造力,则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从而被淘汰出局。   四、我国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指向
  1.扩充资金供给渠道。为了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宽,应该适当的对民间投资者持股比例进行提高,使得民间资本能够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此,政府应当积极的加以引导,使得民间资本也能够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为了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渠道能够得到有效的扩充,政府还应当培育一些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通过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的方式来建立起农村金融系统中的资本联结关系,从而有效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渠道得到有效的扩充。
  2.完善相关财政法律制度体系。要想使得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还必须要加强农村中相关财政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在许多农村地区,往往都没有完善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这对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性的金融组织,所以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都还不够完善,只有建立健全能够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够使得我国新型农村金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多层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在当前的农村中,各方面的人才都还较为缺乏,由于受到人们对于农村的传统认识的影响,所以使得人才大部分都流向了城市,而在我国农村中,各个领域的人才都十分缺乏。在当前的新型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人才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农村地区都缺乏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员。所以要想使得我国新型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积极的引进那些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人员,对其充分加以利用。而对于已有的员工,则要积极的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来使得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扩充他们的专业知识。只有建立起了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金融工作人员团队,才能够更好的为实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研究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