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员工人际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整体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一、 问题的提出
  众多学者对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多方面研究(Bateman & Organ,1983;Organ,1988),使人们对组织公民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但这些研究多基于个体变量的属性研究,倾向于用个体本身的属性去说明,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社会网络结构影响。《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也在其啤酒游戏中以实验论证了结构影响行为的观点。那么,在企业组织中,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否会因其所处人际互动的网络结构位置不同而不同呢?由此,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视角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独特视角正在引起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独特性以及理论的日益成熟,许多学者很早就提出尝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个体的行为问题。本研究拟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这个工具,综合运用个体之间的关系数据,来探讨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成因机制,从这一视角研究的组织公民行为被称为“人际公民行为”。
  二、 研究设计
  1. 分析视角。社会网络分析有两种视角,一种是自我中心社会网络(Ego-Network),即个体网络,一种是整体社会网络(Complete-Network)。个体网络与整体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分析方式不同:个体网络分析社会连带的能力较强,分析网络结构的能力较弱;而整体社会网络分析与之正好相反,分析网络结构的能力较强,分析社会连带的能力较弱,但整体网络却是测量网络结构的最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对“关系”的研究,采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方式,整体社会网络分析要求整群抽样。在本研究中,主要有两种关系:一是友谊关系,二是咨询关系。对“关系”的研究,属于关系数据分析,主要是分析友谊关系和咨询关系的网络关系矩阵。在本研究中,是以大连万星公司为样本,进行图论分析、QAP相关分析、MRQAP回归分析。
  2. 研究架构。本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在这个研究架构中,有7个解释变量,分别为组织内部网络中的友谊网络(情感支持W1、朋友认知W2)、咨询网络(一般咨询W3、困难求助W4)和社会资本网络中的资讯网络(W5)、团队网络(W6)、传帮带网络(W7)。还有两个重要的被解释变量,即人际公民行为网络中的利他网络(W8)和利己网络(W9)。这样的研究架构表示为两个因果模型:
  3. 变量的测量方式。
  (1)组织内部网络。企业组织中的内部网络有三种:一是友谊网络,二是信任网络,三是咨询网络。其中,友谊网络与信任网络在中国社会中常相互重叠。根据本研究目的,采用友谊网络和咨询网络等两个网络。问卷题目参考Krackhardt和Hanson(1993)的题目编写而成。
  (2)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网络是因个人于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而能获得的资源、资讯及助力所形成的关系矩阵。具体包括资讯网络、团队网络和传帮带网络。社会资本问卷借鉴陈荣德(2004)的社会资本网络问卷编制而成。
  (3)人际公民行为网络。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组织公民行为关注的是人际公民行为。人际公民行为网络是一个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之间主动提供帮助所形成的关系网络。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包括“利他”和“利己”两个网络。“利他网络”是指网络中的个体主动分担或代理他人的工作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利己网络”是指网络中的个体被他人主动分担或代理工作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人际公民行为网络问卷为自编。
  (4)样本公司。本研究以大连WX贸易公司为样本。该公司是大连市一家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综合性贸易企业,业务范围包括日用、五金、机电、农副产品、药品、陶瓷、木工机械等产品,远销非洲几内亚、喀麦隆、塞内加尔等十几个国家。WX公司最高主管为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一人,下设四部(人力资源部、国际贸易部、电子商务部、财务部,各设部门经理一人,其中财务部设副经理一人)一室(办公室,设主任一人),公司全体人数共33人。公司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数字为同事代号。
  三、 数据分析
  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中,共有9个社会网络量表,其中情感支持网络(W1)、朋友认知网络(W2)为友谊网络;一般咨询网络(W3)、困难求助网络(W4)为咨询网络,二者构成企业内部网络;资讯网络(W5)、团队网络(W6)、传帮带网络(W7)为社会资本网络;利他网络(W8)、利己网络(W9)为人际公民行为网络。每一网络问卷所形成的网络矩阵均可进行派系分析、社会网络图分析和个体网络中心性分析。派系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到企业内部组织存在哪些非正式群体;社会网络图分析的目的在于描述各个点之间的关联模式;个体网络中心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到谁是公司各个网络中最有影响力的人。
  1. 派系分析。派系(Subgroup或Cliques)即企业内的非正式群体,或一小群关系特别紧密的人。对于二元有向关系网络来说,“派系”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行为学派创始人梅奥在霍桑实验中称为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派系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到组织中存在哪些非正式群体。派系分析中最常用的一个概念是k-plex,本研究假设k=2,其意义表示为:假设该群体有n个人,则任何一个人与其它成员的关系为n-k。通过运行UCINET 6.3中的k-plex分析程序,结果发现WX公司“利他网络”有16个小派系(如表1所示),派系分析揭示了内聚型子群的存在。   2. 社会网络图分析。社会网络图分析来源于数学中的图形理论,在于描述各个点之间的关联模式。各个点之间的关联模式可以用图形来显示。图3是由利他网络所形成的人际公民行为网络图,由于这个图形显示的是对称后的强连带,表示的是WX公司员工之间的主动相互帮助行为。通过图3与WX公司正式组织结构图对比,我们发现,第一个派系中的28号、6号、31号、20号、9号等5名员工分属于3个部门,6号、9号、20号属于财务部,31号属于国际贸易部,28号属于电子商务部。这进一步验证了梅奥(George E. Myao)在霍桑试验中所提出的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在这33人之中,图-3中有13个同事(1、2、3、10、13、14、16、23、24、25、26、29、33)被排除于整个网络连结之外,而成为边陲(Peripheral)或被孤立(Isolated)的人员。
  3. 个体网络中心性分析。个体网络中心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到谁是WX公司里最有影响力的人。这里使用程度中心性作为测量指标。人际公民行为网络程度中心性指数大于2的员工如表2所示。从中我们看到,30号员工居于“利他”网络的中心地位,拥有较大的个人权力。
  4. QAP相关分析。类似于属性数据,QAP(Quadratic Assigment Procedure,二次指派程序)是对矩阵的相关分析。在本研究中,是用QAP法去做组织内部网络中的情感支持网络(W1)、朋友认知网络(W2)、一般咨询网络(W3)、困难求助网络(W4),社会资本网络中的资讯网络(W5)、团队网络(W6)、传帮带网络(W7),以及人际公民行为网络中的利他网络(W8)、利己网络(W9)等共9个网络矩阵进行相关分析。利用QAP分析矩阵的相关,可以揭示两个矩阵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探讨人际公民行为网络矩阵是否受到社会资本网络矩阵、企业内部网络矩阵的影响及受多大程度的影响。通过运行UCINET 6.3中的QAP工具,结果显示:9个网络矩阵的相关系数均在P<0.001水平上显著。
  5. MRQAP回归分析。MRQAP(Multiple Regression Quadrtic Assigment Procedure,二次指派回归程序)是用来分析矩阵回归关系的一种方法。
  (1)模型一的回归。从模型的拟合情况看,判定系数(R2)和调整的判定系数(Adj.R2)分别为0.323、0.319。这表示,“社会资本网络”、“组织内部网络”与“人际公民行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时候,可以用前述3个社会资本网络、4个社会网络网络共7个矩阵的数据解释“利他网络”的31.9%的变异。在本次回归中,困难求助网络、情感支持网络、朋友认知网络的回归系数在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其显著水平分别为0.002、0.000和0.000)。而一般咨询网络、资讯网络、团队网络、传帮带网络不显著,表明其对利他网络的贡献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
  (2)模型二的回归。模型二的回归判定系数(R2)和调整的判定系数(Adj.R2)分别为0.428、0.425。在本次回归中,一般咨询、困难求助、情感支持、朋友认知、社会资本网络中的资讯网络、团队网络、传帮带网络的回归系数在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分别为0.015、0.000、0.008、0.016、0.000和0.033)。情感支持网络不显著,表明其对“人际公民行为网络”中的“利己网络”的贡献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
  四、 分析结果与讨论
  1. 社会网络结构分析。在社会结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对大连WX贸易公司内部的情感支持网络、朋友认知网络、一般咨询网络、困难求助网络、资讯网络、团队网络、传帮带网络、利他网络、利己网络等9个网络关系矩阵进行了派系分析、社会网络图分析、个体网络中心性分析,结果找出了各个网络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派系、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模式、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人。
  2. QAP相关分析。大连WX贸易公司内部的资讯网络、团队网络、传帮带网络、情感支持网络、朋友认知网络、一般咨询网络、困难求助网络、利他网络、利己网络等9个网络关系矩阵显著相关(p<0.05)。
  3. MRQAP回归分析。本研究两个成因模型的意义在于回应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诸如“结构―能动”、“个体―集体”、“宏观―微观”等“二元论迷雾”,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理论关怀。回归模型一可以表述为:朋友认知网络、情感支持网络和困难求助网络可以解释我帮人网络31.6%的变异性。回归模型二可以表述为:一般咨询网络、困难求助网络、朋友认知网络、咨讯网络、团队网络和传帮带网络可以解释“利已”网络42.8%的变异性。
  五、 结语
  本研究以结构主义的互动视角来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籍以了解不同网络结构位置的员工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解释度,希望能为基于社会互动情境下的人际公民行为研究做出贡献。本研究以此为视角,探索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公民行为成因机制,有助于丰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组织理论以及社会网络方法和社会资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为我国企业组织行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上,本研究采用了社会网络分析学者通常所采用的图论、QAP分析、MRQAP分析工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案例。管理者可结合扎根理论等定性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企业中的人际公民行为问题。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去分析组织公民行为,进一步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的研究之中。本研究属个案研究,结论虽然不能推广,但其研究方法可推广至其他同类研究。

相关论文

视角公民人际整体因素员工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力资源回流的影
“三全育人”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思政的
试论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深化改革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