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远见卓识,不断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念,探索公有制与商品、市场的关系,并最终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这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巨大创新,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随着无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确立公有制,商品、市场也会随之消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经典阐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1]。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商品和市场经济。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在建立之初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俄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深受内外之困,迫于当时的情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战乱的平息以及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战时共产主义由于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列宁审时度势确立了“新经济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商品买卖。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的概念,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有商品的存在,虽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大突破,但其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后也没有坚持下去,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的伟大实践,也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向苏联学习经验,这在当时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苏联模式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党开始反思计划经济的弊端。随着“四人帮”的粉碎,我国经济面临崩溃,改革势在必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改革也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渐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这一论断彻底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与意识形态分开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理论观念,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新的事业,要经过艰辛探索才能不断得到完善和走向成熟,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供给不足,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思想学术界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都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各种矛盾、分歧不断。存在理论认识不足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在理论不充足或者与实际情况背离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很难进一步深化发展,就会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甚至倒退。从而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易突破,在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不乏很多人怀疑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盲目坚持和崇拜,认为社会主义搞了市场经济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再加上计划经济在历史上的确取得过重大成效,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们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市场经济本身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征,以及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社会现象,更让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质疑。另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把它解读为彻底市场化和私有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思想混乱,造成社会动荡,阻碍改革的向前推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解决策略
  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多变,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后,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高举市场化改革的大旗,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有彻底,才能掌握群众”[3]。这句话深刻的揭示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者要深入市场内部,做好调查研究,在积累大量数据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虽然我们强调市场经济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让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免陷入盲人摸象、揠苗助长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第二,在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我国具体国情和时代潮流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走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改革之路。运用世界眼光、历史眼光、批判的眼光,超越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清除思想上的陈旧观念,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还离不开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为市场经济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才能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论文

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体制主义策略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