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创新力的机制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210
  1 引 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事业经历了飞速发展,一方面是办学规模持续扩大,表现在学科种类、专业覆盖、师生数量、场地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馆藏图书等方面的增长速度已达到规模;另一方面是办学内涵实力显著提升,表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推陈出新。但伴随高校事业发展量的扩张的同时,事业发展的质量,特别是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共识,并且日益明显的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突出短板。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提高教育质量”,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要求,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十三五”时期高校事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应该认识到,未来发展中,高校履行的职能依旧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但高校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再是孤立的去看培养了多少学生、做出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要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与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现实,即处于创新的基础地位。这种优势资源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产学研合作才能实现,即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是高校形成创新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地评价大学创新力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研究普遍存在对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不到位,只能抓住产、学、研的表面特征进行主观联系的问题,看不到产、学、研实质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分工是一种生产、操作的分离与独立,亚当?斯密很早就论述了分工带来的好处:提高劳动熟练程度;节约工作转化时间;促进技术进步。因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们在有限时间内专注更少种类的知识,有助于知识理解深度的加强,提高了效率。可见,分工水平的扩大是促进机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机体发展水平的标志。但分工的产生与持续演进需要专业化的双方通过各自优势的顺利互换(合作)来保证。因此,合作的水平与协调效率高低制约着专业化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整个机体的发展。合作效率越高,专业化发展程度越高,收益越大;反之则制约专业化水平影响整体。本文将使用合作效率提升带来专业化程度提升(合作水平的扩大)促进机体整体发展的模型来证明上述观点。
  2 建立合作模型并解出均衡解
  借助新型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与无专业分工都是一种组织结构,随着合作效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模型中没有产、学、研的事前分工,每个个体都是产学研整体活动的集合。同时,我们假定A、B两所高校的产学研整体活动的集合都是一个数量为M的连续统,此意味着产学研规模很大以规避分工中的整数问题。
  A、B高校产学研活动无专业化分工前,每个高校产学研整体活动都有如下的效用函数:
  其中x,y是产学研产品的自给数量;xd,yd是产学研产品从市场的购买量。k1,k2代表一种外生合作效率,0≤k1,k2≤1。
  每个产学研整体活动面临的生产函数与劳动禀赋约束条件可以写为:
  x代表自己产生并自我消费的数量,xs代表x产学研产品的供给数量,lnx表示一个高校用于生产x产学研产品的投入份额。也就是把全部投入1中的lnx部分用于生产x产学研产品。所以,lnx可以表示产出x产学研产品的专业化水平。
  每个产学研整体活动面临如下的预算约束:
  进行超边际分析需要对每种组合进行边际分析找到最优解。但是26种组合不可能一一分析,需要借助文定理(Wen,1998)进行简化,排除不可能组合。文定理认为,最优决策不会供给一种以上的产品,不会同时供需同种产品。那么每个区域与文定理相适应的组合可以形成2个模式3种结构(见表1)。
  根据姚定理(Yao,1999)的表述:对一个事前相同的消费者―生产者集是一个连续统的经济而言,如果个人的偏好是理性的、连续且凸的,生产具有专业化经济,个人的劳动时间是有限的,那么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存在,并且它就是帕累托最优角点均衡。帕累托最优角点均衡就是人均真实收入最大的角点均衡。因此,求解一般均衡分为两步:一是解出每个模式的角点均衡,即利用同一模式下个人效用相等和市场出清条件解出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和选择该模式的人数;二是比较个人在角点均衡价格下不同模式的效用水平(人均真实收入),从而确定一个参数子空间,使得在该参数子空间里第一步解出的角点均衡为一般均衡(也就是在此角点均衡下,没有人愿意改变模式)。
  由上文解出的角点解我们可知,一个高校选择专业化结构C1,必须是UC1≥UA且UC1≥UC2,选择C2,必须UC2≥UA且UC2≥UC1。因此,可解得,选择专业化的条件是:   可以计算出各个模式的角点均衡,如表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2的间接效用函数代表一个结构的效用最大值,而此表中的产学研收益(B高校的将k1改为k2)是一个间接效用函数的角点均衡值。
  由存在性定理和二步法可知,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逐步从无专业分工发展到专业化,一般均衡也从自给自足的角点均衡跳到专业化的角点均衡。所以,一般均衡解是随着交易效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3 建立区间交易模型并解出均衡解
  现设A,B区间可以合作,则两区的效用与约束函数为:
  除了k在此表示A,B区间的合作效率,其他变量的解释与上节给出一致。两区间分工产出x,y并合作,解出角点解如表4所示。对于A区的高校来说,选择专业化产出x,需要区间分工下的效用大于仅区内分工的效用水平,则k≥k1,px/py≥1;选择专业化产出y需要k≥k1,py/px≥1,两种条件同时满足,就是:
  4 进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
  进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可知,当区间交易效率k还不够大(kk0=22-2a)时,区内分工产生,区内分工的角点均衡就是一般均衡解。当区间交易效率k提高到k>=k1,k2>k0=22-2a时,区间分工产生,一般均衡解也就转化为区间分工的角点均衡。所以,随着区内、区间交易效率的变化,一般均衡会在区内非专业分工、区内分工、区间分工之间非连续的跳跃。由此可见,交易效率的提高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产生与演进并带来个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5 结 论
  在产学研活动中,专业化分工的深度就是产、学、研本身的发展。高校的知识获取与科研能力的日益发展促进着高校创新能力的提高,但也要求高校的这种专业化优势可以与其他专业活动的优势进行沟通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的共同发展。产、学、研的合作顺利程度与合作水平越高,则专业化间的协调程度越高,才会促进学和研的自身发展,促进合作模式的创新,则高校的创新能力才会提高更快更好。

相关论文

创新力产学研机制高校合作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