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资产重组的路径探析

  1资产重组的概念、发展及其意义
  1.1资产重组的概念
  资产重组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视角侧重的角度不同,主要有资产组合角度、业务整合角度、资源配置角度、产权经济角度以及会计学角度。不论哪种方式,简单来说资产重组就是企业或经济组织对自身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重新界定、划分和配置的过程的总称,完成对企业资产结构的调整。当然,广义的资产重组的定义还应该包括资产重组的范围、方式、人员组织、业务机构以及管理体制等。范围主要涉及企业内部资产重组和企业间资产重组,方式可以采用股份制改革、产权交易、资产剥离、资产置换、资产转让、资产买卖及租赁、买“壳”借“壳”上市等,既可以整体重组也可以根据实际经济环境分拆重组。在实际资产重组中,由于对“资产”的界定非常困难,再加上“重组”方式多样。因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资产重组的定义。
  1.2资产重组的发展
  资产重组是西方资本市场的产物,从19世纪中后期到现在发展了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资产的重新界定和划分,可以为企业内部或者企业间增添新的经济和资源活力,实现一定时间内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在这100多年的进程当中,资产重组的浪潮从未停止过,而且每一次资产重组的浪潮中都会伴随着大规模、集团式的公司出现,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资产重组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资本重组主要经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多元化并购”“分拆合并”“强强联合”等模式和特征,中间随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成熟,金融中介机构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比如“举债兼并”“换股吸收合并”等。
  1.3资产重组的意义
  资产的载体是企业,那么资产重组的核心必然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扩张和持久发展。从世界资产重组的历程中不难看出,资产重组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具有战略性的。因此,从企业角度来看,资产重组的意义在于:一是有效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盘活企业资本存量,促进资本流通和增量,以产权为纽带改善企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二是有效形成规模经济甚至垄断的格局,企业间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或合并,达到优势互补、抱团取暖,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以及提升行业内的影响力;三是有效规避风险,当企业发展遇到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制约时,可以通过转让、出售、合并等方式来规避不可预期的风险;四是有效打破竞争壁垒,加速资本、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的流动,推动行业和市场格局的二次分布,是商业运作的致命武器;五是有效拓宽融资的渠道,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收购”“借壳上市”“资产注入”等方式获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依靠金融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实现资本扩张;六是有效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明确了产、权、责之间的关系,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开来,合理化企业托管经营模式,理顺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机制。
  2国企改革与资产重组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功能,形成以价格为机制的市场供需关系,市场化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也先后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放权让利;第二阶段是利改税阶段;第三阶段是承包经营、自负盈亏阶段;第四阶段是股份制改革阶段;第五阶段是混合所有制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GDP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出其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比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欠缺、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架构不够明确、国有企业财税制度不够合理等。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特别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
  从世界五次大的资产重组浪潮中可以看出资产重组对于调结构、促转型、资源(资本、人力、物质)优化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采取资产重组的有效手段,为扭转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局面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
  由于目前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资产重组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层次、力度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但是总体还是存在很多的障碍和问题。
  第一,产权不清。资产重组的核心工作就是对资产和债务的划分界定,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周期较长并且跨地区情况较多,资产组成过于复杂,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再加上金融监管体系以及产权交易体系不够完善,源头追溯难度高,产权交易明细模糊,导致国有资产重组受阻。
  第二,主体不清。国有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所有权、法人产权和企业经营权没有分离,虽然经历了公司化改制,但是以各级政府和国资委主导的行政手段违背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第三,行政干预。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国有企业的重组是由政府来一手操刀,勉强整合拼凑造成企业业绩没有改善。
  第四,结构单一。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资产重组后混合制经济结构、多元化经营体系,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和人才战略作为支撑,增加了市场风险。
  第五,动机不纯。一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不符合市场经济价值理论,有的是为了债务躲避和风险转移。另外,由于本市场不够完善,一些利益集团在资产重组中利用审计、评估的漏洞,侵吞国有资产。
  第六,文化冲突。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人员、机构、业务的整合,然而,国有企业员工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较低并且冗余过多,思想转变困难,即使改组成功后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也是负担。   3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路径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路径主要是基于上述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基本现状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基础上提出的,目的就是要借助市场经济资产重组的资本运营方式,彻底理顺产权关系,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国有经济结构单一,支持多元混合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盘活资本存量、吸引增量,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因此,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路径应主要注重以下几个部分。
  3.1重组主体地位
  3.1.1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体
  国有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企业的目标是为了通过优质资源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市场为主体和导向,产权交易要透明、自由、公平,打破行政干预和保护主义形成的壁垒,企业拥有独立自主的经营地位。而且资产重组中涉及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员组织、管理体制等的调整也应该是为了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竞争。
  3.1.2资产监管以政府为主体
  国有企业资产的原始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因此,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产权交易和资产流动,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首先是应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但是也要承担起资产监管的责任,确保资产重组中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其次,要实时掌握企业的状况,包括资产、债务、经营、管理等。最后,由于市场的滞后性,政府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应该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和规范。
  3.1.3资产重组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资产重组应该是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的自身意志的体现。因此,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企业要拥有行为自主权和经济受益权。资产重组完成后,资本运作手段、方式,业务流程处理,人员组织的变更,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等都是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体的重要方面。
  3.2重组遵循的原则
  资产重组的方式有很多、范围很广,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是最佳原则。产权明晰、生产要素配置科学合理,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均衡原则。避免因为资产重组导致主业经营受损。三是对称原则。资产与债务关系要合理。四是合法原则。严格遵守产权交易的规范,各项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五是减少关联交易原则。即减少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六是整体最优原则。主要体现在资产重组后的产出效益总和及质量应该更高。
  可以看出,上述的基本原则其实核心还是要保证企业办事要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够实现达到资产重组真正的意义。
  3.3重组的方式
  资产重组的基本模式有分拆重组和合并重组。对于企业内部资产重组,实际上是资产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对于企业间的资产重组,主要是为了盘活固化的资产,促进资产流动,达到资本扩张等战略性的目的,方式有兼并、收购、托管、资产注入、股权交易、产权拍卖、破产等。核心还是围绕产权交易,通过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和社会产权交易市场完成运作。当然,我国现有的产权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
  3.4重组的体系
  资产重组是一个系统性的业务,涉及财务、法律、会计、评估等中间环节,要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在体系内全面推进,可以选择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有助于提高资产重组运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以及高标准。

相关论文

资产重组国有企业重组路径国有背景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