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实践“DSTT模式工教交替”提升高职会展师资五种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069-02
  (一)“DSTT模式(工教交替)”的含义
  “DSTT模式(工教交替)”,是指立足校企合作平台,校企间紧密结合,通过设计开发(Design)、实践技能培养(Skill)、教学能力提升(Teacher)、教学实施(Talent)四个步骤的循环交替,提升会展教师专业能力。
  其浅层次是,专业教师每学期除在学校教学外,安排4―8周下企业挂职,教师之间相互轮流。
  其深层次是,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训练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开展前瞻性课程和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与会展企业共同创办会展实验室(引进会展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工艺与科研成果,开发产教研结合的软件产品)、合作创办会展实习教学基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等,使得会展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DSTT模式(工教交替)”的优势
  一是对会展行业和该行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感性体会;二是有比较优越的学术背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交互进行,利于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三是由于有了实践经验,有利于解讲透会展管理理论和经营理念;四是能够推动科研,产生指导会展实践的理论。
  (一)明确合作方向,校企良性互动
  院校定期邀请会展企业到校参观交流,主动聘请会展企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让企业直接参与会展专业招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和教学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院校也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通过参观,甚至动手操作,了解会展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清楚企业岗位的设置、用人的标准,以及对职业技能的要求。
  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让院校更加了解会展企业的需求和愿望,也促进企业进一步认同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形成互动式交流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
  (二)夯实合作基础,主动接轨企业
  不仅可为会展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解决就业岗位,更可在与会展企业展开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合作的同时,真正了解会展企业所需,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确保校企双方合作目标的明确性、合法权益的保障性和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实现会展教育、会展企业与会展人才间的“共赢”。
  (三)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教学管理动态化,灵活安排教学,专业理论课安排在会展活动淡季进行,实践课调整到企业需要人的旺季,较好地解决教学与实践相冲突的问题。二是提供发展平台,每年组织专业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会展运营实践和技术革新,让专职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选派优秀教师到会展发达国家院校对口考察与培训。同时,选聘学科带头人,重奖在会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吸纳优秀人才,以此推动整个会展教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会展专业师资“五力”,即: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指导能力、科研能力、核心能力。
  (一)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一是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程建设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地、合理地编制课程教学计划。二是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是要做到内修与内练,比如板书、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以及语言能力、组织教学等;二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上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参加高层次的教学研修班,还有教学“传帮带”活动等,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操作本专业技术设备、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常规设备及常用现代实验设备的性能;具有专业设计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企业等提供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社会技术服务能力,还要具备教师工作需要的非职业能力,如社交能力、使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及办公设备的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贸易(合同)谈判能力等。
  其培养途径如下:第一,提高认识,提升技能素养。第二,创设条件,提高实操能力。可以采取建立校内实训室,购置相关设备和软件,采购专业书籍,订阅相关报刊杂志,为师生实践训练及酒店综合课程的开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开设实践性课程,如会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综合实验等来提供实践平台。第三,企业践学,强化实操。一种方式是时间轴践学,在企业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例如挂职锻炼,另一种方式是项目轴践学,积极参与企业对有关会展活动的策划、设计、运行、实施、统计、评估与分析等方面,使教师既深入了解到会展企业运营操作模式与管理服务技能,又通过合作、实践、锻炼平台,掌握相应技能。第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由地方会展行业协会牵头,不定期召开由会展专业教师和会展企业家参与的会展行业理论与实践交流会;聘请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设行业讲座,使教师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动态;邀请本专业校友担任职业实践导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参与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合作技能竞赛。
  (三)职业指导能力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把会展教育看做是培养“准职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向职业人过渡,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道德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的最新信息和背景状况,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了学生的实验实训指导,毕业实习指导,技能竞赛指导等)。在教学环节上,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办学模式上注重“工作过程与学习内容的一致”,要求教师能跟踪市场发展变化,把教学工作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四)科研能力
  一是以申报课题为龙头来提升科研能力。二是以企业案例为切入点编写教材。从教师角度,丰富了教材内容,更有利于教学;从学生角度,接触到真实案例,能够发现会展活动运作中的真正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来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企业角度,教材传播案例,扩展了自己的知名度。三是引进激励机制,营造学术氛围。学院出台《奖励科研成果条例》,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在权威刊物和核心期刊发表科研作品,重奖在会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取得一定成绩的老师,鼓励教师给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并给与一定报酬,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做讲座,打造一支较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五)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终生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终生学习力是教师队伍保持教学力的基础和前提。会展产业的特殊性、会展产品的前沿性、会展形式的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发展趋势,决定了教师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应成为提升胜任能力关注的要点。
  社会交往能力也是每位会展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实行产教结合、开放办学,建立与社会各方面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事之间的合作的能力,还要具有与行业企业的信息技术交流、获取教育教学支持、与企业合作科研开发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会展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教师的“工教交替”,还是学生的“工学结合”,其课程开发均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由于涉及知识面多,需要多人联合承担,形成会展专业教育团队,组织相关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相关论文

高职师资会展实践能力模式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