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高校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高校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基层教学、研究及管理组织。教研室学术水平及工作质量,关系到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近年来,
  高校在课程、学科以及实验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现了“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等,但相比之下对教研室建设的力度较小,教研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重新审视教研室的职能和作用,挖掘高校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与发展就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之一。
  1 高校教研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研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机构,在高校应处于主导性的基础地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与专业能力,形成教师专业归属感和培养合作精神,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教研室却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种种问题。
  1.1 教研室设置和定位模糊
  许多高校对教研室设置和定位研究不够。首先,按课程设置教研室不够合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专业和学科的调整已不仅局限于原有专业的自我完善,而是几门相关的专业或课程的重新优化组合。传统教研室不利于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不利于课程设置与改革,最终会导致学科僵化落后。其次,制度不健全,教研室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第三,教研室主任的作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1.2 教研室职能不明确
  教研室的功能与工作目标模糊。第一,相当数量的教研室处于一般性行政事务或一般性教学事务之中。教研室工作偏离了“教研”核心,淡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第二,缺乏学校、学院与教研室直接对话的机制,没有形成以教研室为引领的科研、教研活动制度,缺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整体长远发展规划,教研室只是被动的接受任务。
  1.3 教研室及教研室主任权利真空、物力贫乏
  首先,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层组织,承担着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研究,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评估等大量细致而琐屑的工作,但自身缺乏财权和高校体制下的话语权。同时,不少教研室主任有名无实,没有额外的工作补贴,易产生消极的工作心态。其次,不少高校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物力投入不够,教研室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条件较差,没有独立的活动经费,外出调查研究、组织讲座等工作的开展和对教师的简单奖励都受到经费约束。
  (四)教研室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现象比较严重
  许多大学在其职称评聘等政策上都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但与科研相比,前者多为模糊含混的软指标,后者却有清晰量化的硬指标,导致教师不得不忙于寻找科研课题,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科研,而对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则无暇顾及。同时教师除了承担大量教学任务外,还要应对计算机考试、发表论文、评聘职称等压力,对教学工作采取应付的态度,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观念逐渐淡薄,无意开展深层次的教学研究,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2 完善高校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2.1 加强对教研室的研究,实现教研室定位准确、设置合理
  为了保证教研室工作的有序开展,校、院两级部门应重视对教研室建设和发展的研究,应做到:第一,教研室设置合理。各高校院系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教研室划分标准,保持教研室人员的稳定性与相对的独立性,以利于教研室工作的开展。教学或教学科研型高校可以采用专业与课程标准,有利于课程与专业建设;科研型高校可以采用学科标准,打破专业、课程界限,以课题为依托构建教研室,这种设置既有利于学科建设,又利于跨学科的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发挥和全面成长。第二,教研室定位准确。教研室隶属于学院,使教研室成为拥有一定的学术自主权、财权的实体组织,制定和严格实施教研室工作规章及相关政策,明确其职能和权力。
  2.2 建立教研室规章制度,健全教研室管理体制
  要实现教研室的规范、有序管理,就必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以《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规为准绳,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其次,制定详尽、规范的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充分体现管理的科学性。第三,建立学校、学院与教研室直接对话机制。教研室是由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同行构成,其高度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往往是其他人、其他管理层无法替代的。
  2.3 教研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现代大学作为教学机构,应以教学为中心,作为知识组织,必须强化科研。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教研室工作的核心内容。第一,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教研室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因此,高校应重视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定中的分量,将教学工作数量、质量和教研成果奖等与科研项目同等对待,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第二,以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可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利用科研经费装备科研实验室,既保证了科研的需要,又可为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搭建平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二者应协调发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科研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而教学与科研在大学具体运作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教学任务过重,教师就没有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与提供社会服务。同样,科学研究过重也会侵占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因此,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分层定位是协调二者关系的关键,将教师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种类型进行分类,便于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优势。
  2.4 加大对教研室经费的投入力度
  伴随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教研室工作的有序开展,校、院两级部门应加大对教研室经费的投入力度。第一,及时改善教研室办公条件,解决科研仪器设备不足等具体困难,为激发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空间和条件。第二,导入教研室奖励补贴、考核、评估机制,增强教研室活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第三,设立教研室建设专项资金、教研室活动经费资助和管理办法等,保证并加强对教研室的经费资助和管理力度。从而利于教研室开展建设精品课程、组织课件制作比赛、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2.5 明确教研室主任的任职条件、待遇、职责及教研室职能
  首先,教研室主任是教研室日常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教研室的教学组织、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方向的凝练、学术团队的形成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研室主任的工作水平密切相关。教研室主任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与管理水平,同时也是专业的带头人或负责人。在待遇上要改善教研室主任的办公条件,每学期给予一定的工作津贴,同时建立教研室主任评价体系和培训制度。其次,学院应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教研室的职能与任务,积极采取措施精简教研室承担的一般性行政事务,形成教研室的学术氛围,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
  通过加强教研室研究,使教研室设置合理化、定位科学化,建立教研室规章制度,健全教研室管理体制,加大教研室经费的投入力度,明确教研室职能及教研室主任的任职条件、待遇和职责,促进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教研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及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

相关论文

教研高校建设发展关于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