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山西省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评价

  21世纪是“创业时代”,鼓励创新与创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创业实现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指标的确定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确定的方法
  1、访谈法
  本文首先对本校创业的学长学姐进行访谈,访谈问题如:你为什么选择创业?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并对他们提到的关键词进行记录整理,以期对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有大体了解。
  2、文献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大学生创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因素”等关键词搜索到相关文章,选取2010年以后的文章,以确保内容不过于陈旧,将其中涉及到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因素的关键词一一摘出,结合访谈法的结果进行统计筛选,总结出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9个。
  选择前四个指标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创业大多选择第三产业。选择X5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项指标是因为工资收入属于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机会成本。起始资金往往是创业一开始面临的巨大问题,于是选择X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它的高低水平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所以选择X7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X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这两个指标。近些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人数的增加推动大学生选择创业,于是选取X9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预计毕业生数作为一项指标。
  (二)数据来源
  通过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按省份进行年度筛选,选择九个指标对应的2007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相关数据的下载、筛选和汇总形成样本数据。
  二、实证分析
  将样本数据导入Eviews6中,进行相关操作得出结果(如图1)。其中第一个成分占总方差的95.23%,第二个成分仅占总方差的3.24%,小于10%明显变小,碎石图出现明显的转弯(如图2),第二个主成分不予考虑。保留第一个主成分将能概括大部分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各个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从线性组合系数表中可以看出各个社会因素均占百分之三十几的比例(如表3),所选的九个指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相近,均可留下来成为影响创业环境的重要指标。
  构造得分方程公式,对过去的山西省的创业社会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一个总结,并对未来的社会环境进行预测。E=0.337X1+0.340X2+0.339X3+0.341X4+0.338X5+0.341X6+0.320X7+0.340X8-0.300X9,没有对比只能了解发展趋势,难以发现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本文以同样的方法,引进经济发展能力较强的广东省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将两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分别带入方程式中,将所得结果做成折现统计图(如图4)。山西省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未来几年,山西省的创业环境将不断发展,预计创业人数会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广东省来说,山西省的创业环境还具有一定差距,山西省创业环境整体水平比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4社会环境走势图
  三、优化山西省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的建议
  本文所选的九个指标对于大学生创业影响的程度是相当的,所以在改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时,要做到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从政府层面,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降低利息、减少税收等鼓励居民进行消费,加强货币的流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财政支出,进行合理再分配,让更多人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各省份间的交流,学习制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从学校层面,设立创业基地,实现校企合作,举办如创业经验分享会、创业大赛、设置创业选修课等活动,加大宣传,让广大大学生参与进来,给大学生接触创业、了解创业的机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个人层面,综合考虑个人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主观方面要确定自己是否具有创业的技能,是否有坚定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客观方面,当下的社会因素是否适合自己创业,综合考虑自己创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国家相关政策以及选择创业的成本等。
  本文仅选取九个指标进行衡量,指标数量有限,且均是定量指标。由于部分数据难获得,所以选择了样本年数为2007年至2014年,样本数有限,所得结果仅供参考。

相关论文

山西省环境评价山西评价环境创业
试论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义务及其应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