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初探针对学困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投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44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学困生的转化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上多下工夫。作为一名教师,是否注重情感投入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意图能否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为了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感情。
  一、建立平等、互尊、依赖、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要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因而在二者的关系上应该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异议或者有异议也不能当他的面说,有的教师处理事情不当,还强迫学生服从,这样做,表面上看好像学生是服了,其实内心并未心悦诚服。有一天,一学生到办公室来与笔者说,某某男生在教室和同学说,某某女生真漂亮,能和她睡觉真好。当时笔者忍俊不禁,不知所措,很尴尬。这小家伙,人长得快,读书不努力,整天想入非非。事后想想,这也许是人之本性吧。笔者找他谈话时,他说是开玩笑,不是当真。笔者对他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动机要纯。笔者问他,你知道美女爱什么吗?他说不知道,也许是爱钱吧。笔者告诉他,美女爱英雄。笔者问他,你是英雄吗?他说不是。笔者说,只能说你现在还不是,还有距离,如果通过努力学习将来会成为英雄的,到那时美女就会爱你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要现在努力学习啊,他点点头。以后他再也没有讲不文明的话了,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气氛中。”因此,要达到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消除学生压抑感,让学生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随着你,接受你的教育,甚至做你的情报员、参谋长。相反,如果你的自我意识很强,被教育者就会觉得你以教育者自居,你的教育其实是训话,这就必然使他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
  二、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
  为了营造班级的书香氛围,笔者决定让学生出版自己班的班报,名字都取好了,就叫“云帆周报”(取自诗句“直挂云帆济沧海”),笔者决定找书写、美术兼具的学生来出版“创刊号”,于是找来班长询问这方面的人才。班长说小孟可担此任,说他在原来的学校曾任这方面的“职务”。
  “水平如何?”笔者问。这“创刊号”可是头一炮,一定要文质俱佳,文字一定要优美、漂亮,而且还要和画面相互融合,必须得一炮打响啊!
  “不大清楚。”班长拿不定主意。笔者说那你就先把他叫到我这吧。小孟来了,原来是他啊:是刚刚从外地转学来的借读生,听说他成绩落后,经常违反纪律。“像他这样的学生能胜任此事吗?”笔者心里犯嘀咕了。笔者把出报纸的事和他说了一下,然后说:“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可以再找个帮手。”此番话的初衷是想给他个台阶让他下来。谁知,他却一本正经地满口答应了,而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一个人就足够了。”他说。
  “你哪一方面最擅长?”笔者还是有点犹豫。
  “书写、画画都行。”他坚定地说。
  “下周返校时完成如何?”
  “没问题。”他点点头。
  “好,一言为定。”笔者假装兴奋地说道,目的是为了给他一点鼓励。本来笔者对此是不抱多大希望的,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下周一返校,笔者走进办公室,在办公桌前下意识地收拾东西,准备上课。“云帆周报!”笔者看到了小孟出版的报纸了,一张8开的报纸静静地放着,醒目的“云帆周报”四个艺术字赫然入目,下面还有李白的两句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幅乘风破浪的主题画也栩栩如生,再往下看,是严谨又不失活泼的排版,流畅而又不失工整的书写。太美了,太出人意料了。笔者不禁为当初对他的不信任而汗颜。
  幸亏笔者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永远不能带着有色眼睛看学生。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能否取得较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是否有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好、语言文明的学生抱有积极地期待和良好的态度,因而这些学生从教师期待的目光、亲切的关怀中得到暗示和鼓励,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温暖的爱,自然会增强进取心和自尊心,从而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教师的意图。相反对本身素质较差的坏胚子,教师不抱有期望,另眼看待,学生本人自然也从教师的言行、目光、态度中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偏见歧视,因而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破罐子破摔”。可见,积极地期待这种情感投入不失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动力,它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种外在因素,但教师的期望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表情、语气、接触、手势、目光等潜移默化的方式,非常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这恰恰达到了教师的教育意图。教师对学生不同的对待和态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难怪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宣布,人的行为与别人对他的期望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教师应善于运用这种方式争取更多的教育效果。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爱,使情感上、心理上得到满足。学困生由于成绩差而自暴自弃,但往往又不希望人家说他笨,更时时担心别人的指责和嘲讽。这种自卑和疑惧的心理,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智力和发展,要使他们转变,教师必须与他们建立融洽的感情,主动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对待他们,取信听取他们的意见,切忌讽刺挖苦,更不能搞变相体罚,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品质要作善意公正的评判,努力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指导者、学习上的指导员、生活上的服务员、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友爱和温暖。以情感人的结果会使他们心灵深处迸发一股巨大的动力。   有一次,笔者在912班上思品复习课,当笔者让学生补充相关知识点时,笔者意外地发现女同学陈小玉不仅没写作业,还趴在桌子上吃着东西,其猖狂之态令笔者大为恼火,也引起了周围其他同学的反感。这一幕出现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女孩子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她应该学会去尊重同学、尊重师长。此时此刻的笔者认为,在课堂上与她来个针尖对麦芒,必然会使师生矛盾激化,现在不是对其有效教育的最佳时机。于是,笔者严肃冷静又不失温和地对她说:“如果你身体确实不舒服或者是饿了,你可以这样的”。看着她继续趴在桌子上吃东西,笔者默默地想,这个特殊的女生,要用特殊的教育方法,不能操之过急,到时候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转化工作,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天,笔者去上课时发现班里没有这个女生,笔者忙问她同桌,同桌告诉我说她生病了,一连几天都没看到她的身影。一周后,当笔者走进教室时,终于看到了她。笔者就利用课间时间询问她的病情,并特许她如果身体还没有恢复好,上课时可以趴着桌子。笔者抓住这一师生关系融洽的机会,与她进行了一场简短、平等的“朋友式”对话,主要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也是朋友,朋友之间就要互相补台。学生有困难教师一定会帮助的,但是,教师在工作上同样希望得到学生的配合和帮助,笔者真诚地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每个学生是部分,班集体是整体,部分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和性质。作为班集体一分子的你,也该为你的机体做些什么,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经过这次谈心之后,笔者惊喜地发现,这个女生彻底变了,不仅上课不再趴着了,而且笔者让记知识点的时候也很认真地记下来了,在课下与同学也能和睦相处了,也懂得尊重教师了。
  四、对待学生要做到严中有情
  严在左,爱在右。严爱并施。了解每一个孩子,尽量多地多严格要求每一个孩子,但是孩子就难免犯错误,同时也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严格教育孩子也是有方法的,孩子冲动的时候,我们要冷静,放下架子,寻找良策。让我们的教育严与情并存,严中有情。这样,孩子的内心更易震动。
  对于是否做到严格要求,这不仅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水平问题,更是师德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政治教师不能自我解除“武装”。要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具有良好的师德,对学生不良的言行,要大胆管理,善于管理,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恰恰是要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使之不断进取,走出学困生的行列。
  报到的第一天,是小青妈妈带着她来的,笔者一眼就看出了小青,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衣服穿得特别干净、整洁,见到笔者,招呼也不打,大大咧咧的,目光总是游移不定。当她母亲谈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显得有些无奈,她的性格与其父亲极相似,霸气。现在其父亲常年在外,几乎不回家;母亲从小溺爱自己的孩子,但由于上班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她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与社会不良人员有过来往。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与母亲顶嘴。
  她在教师眼里,学习成绩偏下,品德不好,有不良行为,不遵守纪律,所以挨批的事都能找到她,她对教师有敌对情绪。她是个女孩子,但与同学相处时经常使用一些污言秽语,随便拿同学东西,不拘小节,同学对她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她是畏而远之。缺少教师的关爱,缺少与同学积极的沟通。
  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孩子,笔者心里暗自诅咒他的父母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品行恶劣的孩子。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这样的孩子偏偏分给了自己。真恨不得一拳把她打直了,一巴掌把她扇正了。可这不可能,郁闷和烦恼再多也是与事无补,只能耐着性子,想着法儿去寻找去琢磨驯服这匹劣马的方法。
  既来之,则受之。接纳任何一个孩子,包括她的优点和缺点。笔者假装对她以往的历史,一概不知,先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她,把她放在与其他同学同等的位置平等地看待,一切从头开始。她既然选择了,就说明她本人还是希望学好的,她可能还有想学好的欲望。笔者要尽最大努力,想尽一切办法,隐藏她的“恶行”,张扬她的“善行”。在春季开学后,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 真诚的鼓励,良好的沟通;2. 适度“惩罚”,帮她养成常规;3. 持久的信任,耐心的等待;4.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小青同学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语言文明了,见到教师也会打招呼了,上完课后也会主动给家里打个电话。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也端正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和“爱”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严与爱两者之间的关系。还要根据学生本人的各项特点去规划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人的感情这种主观心理反映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定客观情景刺激人的大脑,是人产生一定感受而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不喜欢声色俱厉的父子型训导,也不喜欢唠叨的母子型劝说。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想动态,加强自己工作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心理上的平等需求,同时教师更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人格感召和行为感化,使学生感到你既有渊博的知识,又语言不俗,既令人敬畏,又和蔼可亲,既气质不凡,又平易近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按照教师的教育意图努力争取进步,使德育目标得以很好地实施。

相关论文

学困生品德投入思想情感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
利益与情感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农民经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中小学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
浅谈建筑设计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与西方历史上人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