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的思想形成条件及教育发展趋势

  毛泽东作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代伟人,人们都必然好奇他的成长经历,研究毛泽东文化的也不记其数,毛泽东青少年的事迹我们都有所了解,前期他所在的第四师范大学与湖南第一师范合并,在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书籍,还接触到了梁启超的《新民学》,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发生了许多和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事,长沙饥民暴动、广州起义以及长沙新军起义给他带来较大的影响,这些让毛泽东有了良好的知识阅历,并且当时情况也让他受到了旧民主的资产阶级爱国的熏陶。
  一、毛泽东简介
  (一)毛泽东少年时期的经历简介
  毛泽东是湖南湘潭韶山冲岸人,家庭是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一九八三年,中国成为为半殖民地国家,所幸湖南省还没有战火牵连,毛泽东幼年时期一直在私塾接受教育,向邹春培、毛咏生、周少希等优秀的老师学习,并且从进行维护维新派运动的李漱清得到了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两年的务农时间中他阅读了很多的有价值名著,还拜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以及冯桂芬的《校颁庐抗议》,随后以优异成绩进入东山高等学堂,以及湘乡驻省中学,然后毛泽东成为了一名武昌起义新军,毛泽东还曾经辍学利用图书资源自己学知识,再这样条件下毛泽东仍然师范大学的新生中佼佼者。
  (二)毛泽东青山年时期养成的独特品质
  毛泽东身上具有优秀的品质为他的思想成熟做了铺垫准备,毛泽东在幼年时期于新年时候曾到亲戚家里做客,在途中看到农民被人们绝妙的舞狮艺术和欢快的节日气息所感染,就随性赋了一首诗,并交代外婆家里优厚招待那些艺人,小时候上学接济家境困难的同学,他同情当时受苦受灾难的劳苦大众,饥民暴动时毛泽东坚决不服从父亲的安排去做粮食交易在灾难时赚取难民的钱财,更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这些都说明了毛泽东具有一颗爱民,以帮助人为乐的心。毛泽东志向远大,青年时期就懂得为国家和人民焦虑,在求学时期看到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下决心要以劳苦大众为主角的书籍,拯救改变他们的命运,17岁时离开父母家乡到外地求学,由于自己当时穿着行为比不上富家子弟常常被取笑,但毛泽东并不为此烦恼,就是在这里求学时写下了少年惊人的《咏蛙》,以“绿荫池塘”为喻借表自己潜心修行求学的心性,并胸有抱负,“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就是毛泽东当时心中有宏志,耐住辛苦积累知识,振兴国家的抱负的早期表现。毛泽东真正开始对国家的安危忧心是在他务农两个年头后,深入了解到人民生活的困苦,并常常为中国没有像书中那样的英雄人物而担忧,所以毛泽东在一师学习为自己更名“子任”,立志要为中国出路努力。毛泽东一向敢于向所谓的权威挑战,幼年在学校求学时就因为对学校教学方式反感而逃课被老师发现后惩罚是做诗,毛泽东却以表面赞扬水井实际借水井批评刻板的私塾教育,因为毛泽东本身出身家族较为富裕的望族,他所信守的道义准则有时与家规有冲突,在于家中长辈的斗争中也培养了他的革命意识。他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曾经不断努力学习读书,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天资聪敏而且知道进取,他在课余时间还不忘贴近人民生活,体验人民疾苦,无论是读私塾时期还是后来在中学的时候,毛泽东都很注意勤俭节约和做农耕农活,青年时期还写过一首《咏指甲花》来表达自己的对凤仙花花色鲜艳美丽却不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挑剔的坚强品性的喜爱。由此可见,毛泽东成大志并非是偶然,是他少年以及自己生来所带的优秀品质使然,爱国爱民,亲自感受劳动人民疾苦,这些都是他思想成熟的催化剂。
  二、湖南一师使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一)浓厚的文化累积
  湖南一师是由城南书院演变而来的,1161年南宋年间,张氏父子在这里建造了教学区,藏书楼等,他们建造的书院不仅仅只有常见的刻板设备,还有富有诗意的各种文化建筑,像月榭、丽泽堂等等建筑十分雅观,以至于现在也被作为景点供人们参观,两广的总督使还在观光城南书院是作诗赞美书院,名曰《城南书院赋》,他写道城南书院是“千古灵区”“一方雅化”,城南书院学风浓厚,张轼在学有所成的时候来到书院讲授学识,从此学风更加旺盛,也吸引了众多学识渊博学经伦的大师以及孜孜求学的学子,“朱张会讲”就是朱熹因为仰慕书院的学风而到书院教学而来的佳话,其影响之大也可以从当时的文献记录看出来。城南书院还是宋代理学主要学派--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并且湖湘学派在这里历经岁月更加精辟,湖湘学派与城南书院互相磨合发展,可以说后来湖南一师的人才济济的兴盛情况与其历代积淀的湖湘文化是分不开的,湖湘文化的理论推崇学以致用,把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以及坚定不移,积极面对生活,还有匹夫济世天下的理念,这个也影响后来毛泽东的所作所为,毛泽东学习时期不断思考中国出路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也与湖湘文化有关,毛泽东生平所为完全是他所学知识精神的升华,也成为后来共产党的做事准则。湖南一师不仅孕育了大量救国英才,还是中国革命的开始的地方,这是因为湖南一师在近代的教学体制推崇军体教学,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唤起国家人民的爱国救国意识,正如所料,当时的实业教育、平民以及军事教育得到很好的效果,培养了大批的革命人才,例如后来的五四运动,湖南一师的全体师生为反帝反封反对军阀做出了杰出贡献,五四精神也从此融入一师的精神形成新的生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湖南一时的贡献,还有新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等等,一师的热血青年不断的探索努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给了解放国家祖国,为一师的校师增添光辉。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与很多的优秀青年交好,这也给毛泽东的思想形成提供了帮助。
  (二)先进的教育理念
  湖南一师人才辈出是由他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所致,一师见证了革命与教育的发展历程,但是其教学理念却历久弥新,其理念主要是多元文化,民主管理;体智兼修自主管理;学习内弄古今中外结合;教师竭尽全力做事、以身作则;培养以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湖南一师从创建时期就,校园内就有很多崇尚新文化教育的有志青年,他们不仅有满腹经纶而且品德优良、思想进步,在他们的指导下湖南一师出现了新的景象,学生不仅仅是做学问,而且是把学问带到实际中解决生活、思想、民族问题,湖南一师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知耻”,“公诚”“勤俭”是师生必须遵守的原则,讲究品德、学问、健康、实践共同发展,在这种民本教育方针下,毛泽东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很大的便利,他在一师有个别名“时事通”,这是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阅读报纸,每个月都要买报纸看当时发生的新闻,通过阅读报纸他了解吸收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的优秀思想,革命的种子悄然生长,甚至日本侵华他都能准确预测到。
  在孔昭绶任职校长期间,学校实行了军国民事管理教学制度,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批志愿军,毛泽东因为有半年军队生活体验所以委派为志愿军一连的上士,1917年北洋军失败举队逃亡长沙,主将对长沙城内不了解就停留在学校附近,全校为躲避北洋军的破坏撤离,毛泽东组织学生在警察的配合下击败北洋军,使校园以及全校师生免受苦难,这也是毛泽东在后来的“人物互选”活动中得到同学们的支持,这些都说明湖南一师的崇文尚武学风的实施是正确的。
  湖南一师的教学课程不仅有中国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还引进先进国外的思想文化,此外湖南一师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学习期间就注意让学生进行各种职业实践练习,尤其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实践作业较多。
  在教学上,湖南一师的师生都共同遵守的原则是自主民主学习,教员也注重如何使学生自我动手能力提高,另外所有教职员工都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以自身之行动教学,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不断琢磨讨论,所以湖南一师的学生都是思想开放大胆,从毛泽东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一点。
  三、湖南一师给毛泽东的教育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正值中国的混乱时期,封建的清王朝刚刚灭亡,各军阀之间争斗不断,学校的校训“知耻”牢固的印在他的心间,在一师受到的教育坚定了毛泽东的济国信念。学校的重视身体健康的理念锻炼了毛泽东的身体,特别是受到老师杨昌吉的影响,也是从杨昌济那里迷上冬泳,他认为冬泳可以鉴定个人意志,同时锻炼身体,不能否认好的身体素质也是毛泽东革命的一大优势。毛泽东在学习方法上得到了老师黎锦熙的帮助,一师自由民主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阅读上陷入贪多不深入的困境,在毛泽东迷茫时恰恰是黎锦熙教育他首先谨慎选择读书科目,第二,读书必做笔记,即“不动笔墨不读书”,他还受到老师影响随身带着笔记本、地图以及各种字典备用,毛泽东自己也认为在一师养成的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伴随了他一生。毛泽东在学习期间曾大量游学,再游学中广泛的接触到了社会的不同人,在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文化的同时对人民的食物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认识到农民对于社会的不满,了解到工人阶级的生活状态以及期望要求,这些调查习惯和社会实践锻炼给他以后工作很大的帮助,比如准确的判断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解决要务是土地问题以及农民问题。学习期间还锻炼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军事战略能力、文化修养以及政治法律思想。
  四、毛泽东的求学特点
  (一)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独立思考
  毛泽东在私塾读书时除了读先生留的文章外自己私下还喜欢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像《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毛泽东在阅读时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比如这类小说中为什么没有描述农民热全是一些官员将士?后来毛泽东思考分析的结果是小说歌颂的往往都是上层阶级的人,而他们是不必种地的,这是毛泽东就萌生了农民也应该登上历史运动的舞台的想法。
  (二)勤于实践,立足国情
  毛泽东湖南一师在求学时就很注重实践,认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自己掌握的学识是否正确,1917年暑假是毛泽东和同他结识的好友肖子生去外地进行了一次游学旅行,这次旅行让他更加固了这种想法,他发现时间让他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都坚持立足实际解决问题。
  (三)以爱国为核心、追求救国真理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动乱的特殊年代,他刻苦求学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爱国热情,他喜欢梁启超和康有为两人的救世主张,在这时有了政治思想,后来收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的反叛精神与新青年的口号“民主与科学”不谋而合,从那时起毛泽东就坚定了反帝反封消灭军阀的政治立场。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毛泽东带着这样的疑问不断学习思考。
  五、当代教育在毛泽东影响下的发展
  毛泽东的成长历程给当代教育富有意义的启示,对比现在的教育模式,未来的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良:
  把学生从学习变为研究学问。毛泽东的学习经历中可以看出湖南一师的自由环境给了他广阔的学习空间,他还在改良一师附小是曾经提议要求每天给学生提供100分钟时间自主研究算数,研究性学习必然是必然改革项目。
  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现代教育注重理论分析而缺乏实践,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有实践也无法知道这个理论是否正确,实践还能让实践者获得更多知识,借鉴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经历,出游学外他先后进行了很多实践活动,在当时提高了他各方面的能力素养,放到现在来说,实践活动可以为以后的社会工作等提供便利,在学习的各个阶段要适当安排合适工作,地理人文文化感知活动等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教学发展一大重点。
  毛泽东的思想主要是在一师学习工作期间形成的,可以看到他后来在革命中也的贡献也离不开他的思想指导,毛泽东作为中国动乱时期的一名爱国青年,他确实做到了与祖国同进退,年轻却懂得担当,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改革具有深远意义,最后希望通过本人对其早期的研究能对毛泽东文化有一定的贡献。

相关论文

毛泽毛泽东湖南教育发展师范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甘青宁
毛泽东的社会保障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
延安时期毛泽东政治思想
从规模走向范围:农村地区高中教育发展
深化职教集团改革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对策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师范人才培养模
我国双语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建议
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