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PBL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引言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需要创新精神强的人才。学生需要具备从繁杂的信息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科学知识与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批判性思维成为现代化教育极为重视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显著的成效,学生可以在创新学习方法的前提下,充分使用可获得的资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反思与批判,从而掌握课程内容,且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水平。
  一、批判性思维与PBL教学模式的内涵
  1.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起源于希腊语kriticos,该词在希腊语中表示“提问与解析”的意思。美国学者Robert Ennis最初提出“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其在1987年提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化的反思思维,其对于人们的信念生成与行动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教授钟启泉于2002年将“批判性思维”界定为结合自身的思考逻辑,对客观存在事物特征做出的多方面思考与分析。罗清旭教授(2000)则认为“批判性思维”为行为者个体对知识相关性内容标准做出自我判断与评价的一种品质体现。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是指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态度的综合性体现,其影响着行为者个体对信息的甄别、筛选及处理的能力,体现着思维的灵活性与能动性。
  2.PBL教学模式的内涵。“PBL”的英文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该种教学模式起始于上一世纪六十年代,为加拿大教授Barrows为提升教学质量而提出的一种可以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且提升教学水平的创新教学模式。此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涉及教育、商业、工程建筑等多个领域。截止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对问题式教学模式做出统一的界定,然而,学者们皆认为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下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觉反思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批判性思维,因此,问题式教学模式被学术界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优秀容器。
  二、PBL教学模式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过程
  为了探究PBL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作用,案例中具体分层阐述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燕山大学2014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分别为课前问题准备阶段、课堂活动阶段与课堂反思提问阶段。课堂教学内容中心为美国人民的迁徙历史,课文中介绍了美国人民从乡村到农场到城市的迁徙过程,以及近几年,美国人开始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迁徙的现状。课文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多地了解美国国情及人文历史,使得学生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且联系到我国当今社会建设的变化与发展。
  1.课前问题准备。PBL教学模式为问题式教学模式,其中,问题非用以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问题,而是可以发挥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发现知识与构建知识的教学引导式提问。因而,课前问题的准备及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启发非常重要,问题的设置不能超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解领域能力范围,又要具备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做课前预习,以预留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查找资料,问题如下:
  Question 1: The author says that the movements of people have never been interrupted through the American history ? Do you agree ? Why or why you not, Please give me the reasons.
  Question 2: Have you ever counted the times of people’s movements in the American history?
  学生在搜索资料查找答案的过程中会了解到美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主线为二百五十年前,那时美国的拓荒者由东海岸向美国的西海岸迁徙;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工业革命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人开始由乡村向城市迁徙;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人开始由城市中心向郊区迁徙;近些年,人们又准备由郊区迁回城市。大学英语课堂课前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们可以对新课的内容概要形成初步印象,便于后期的课堂教学实践的顺利展开。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查找资料的准备,进而对所搜集的资源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与归纳,从而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
  2.课堂活动。在进行新课的教授之前,教师会首先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美国社会发展的记录短片,使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主线形成初步的认识。在学生理顺美国人多次迁徙时间后,教师则提出下述两个问题:
  Question 3:What happened while American people chose to move every time ?   Question 4: What was the reason of the American people’s movement ?
  班级学生被划分为若干小组,各个小组可以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对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二次整理。小组派出一名成员描述各个阶段的社会背景,且分别分析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美国人大量迁徙的根源及最终导致的后果。最终,每个小组以时间顺序为依据对美国人的迁徙历史做出正确的梳理。课堂活动的教学目的是使得学生可以完成美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资料的搜集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将自身放置于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从而充分了解与掌握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及人民愿望。通过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资料的搜集,且根据老师的提问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从而培育学生们的分析能力与思辨能力。学生在此阶段可以充分了解美国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学生讨论中,则扮演引导学生寻找资料与梳理资料的角色。
  3.课堂反思提问。在学生小组课堂讨论之后,引导学生梳理出美国人的迁徙历史和影响迁徙的关键因素,尝试自己寻找出问题的答案。举例说明,小组的某个成员可以在思考后向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如:What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n decide the place where people move to live ?此时,负责提问的学生首先从思考问题的状态进入提出问题的阶段。而小组内其他成员则根据自己之前所搜集到的资料自由提出各自的观点,进行小组内部与外部的讨论,最终总结出下述几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生活便利因素、土地因素与环境因素等。为了延伸该问题,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思考美国人迁徙带来的社会问题及解决办法。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搜集与梳理课堂知识后,学会互相提问,从而一起合作找出问题的关键。该阶段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思维的分析性、开放性及系统性。
  4.课后作业布置。在课堂结束前,教师须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与反思课堂内容及整个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如何更为有效且精准地搜索到有用的信息与材料,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及优秀成员进行表扬。在课堂结束之前,给学生们布置如下任务:思考中国的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要求学生们按照PBL教学模式的学习步骤,与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制作PPT的任务,且在下一节课堂前以小组形成进行展示与分享。该阶段的教学目的使得学生可以将课堂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美国的社会问题延伸到国内,联系到我国国情与自己的生活现状,通过资料搜集、问题讨论与信息分享,形成对此类问题的基本认知,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开放性。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等同于PBL教学模式的结束,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发挥领导性作用。在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具有逐步递进的特征,学生接受问题、寻找答案到提出问题、参与合作与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角色的转变过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渐进过程。
  三、PBL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机制
  1.课堂设计的合理度。PBL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为高互动性与交流性,其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供给了平等、广泛交流与沟通的连接平台,使得学生通过和具备高水平语言能力的学生间形成合作与协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且能促进其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课堂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对于PBL教学模式是否可以引导非英语专业学生产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课堂设计的合理度体现为课前问题的设置、小组分组、问题的引入与递进及反思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之前,课前设置的问题不仅需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知识延展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小组问题讨论,且对信息进行甄别与挑选,在此过程中,教师须正确引导学生,及时提供反馈,确保学生可以正确预测与推理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激励学生与小组成员进行积极的理论探讨,必要之时,课堂内容设计应当将教师预设为问题的推理者与预测师。在课堂结束之前,需要设计出正确的内容巩固环节,从而引导学生对设置的问题及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及探究,引导学生将PBL教学模式的课堂学习与讨论氛围引至课堂结束后或学生的日程生活中,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首先,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须具备讨论的价值与意义;其次,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延伸探讨。教师需要做到正确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纵然PBL教学模式最初应用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但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并非单一学科或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须首先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师是否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带领学生做正确的反思与总结,且引导学生做课后的实际联系,将学习的课堂内容及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从而能够做到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及信息思辨水平,塑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生自身的批判主动性。尽管PBL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学生自身的批判主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各不相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身的批判主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PBL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式学习,该种教学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们的焦虑感,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心理环境。然而,学生自身的心理环境各不相同,具备积极健康心理环境的学生更能适应PBL教学模式,在课堂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其次,PBL教学模式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模式的核心,使得学生可以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向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进行转变,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然而,不同学生的批判主动性各不相同,对于课程的兴趣各不相同,对课堂保持高度兴趣的学生更为容易接受PBL教学模式,因此,更能帮助PBL教学模式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结语
  PBL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与推广,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方式的突破、创新与发展,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具备更多作用优势,在用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能产生积极地影响,使得学生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促进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为了促进PBL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授课教师也应当付出更多地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PBL模式的教学课堂。

相关论文

批判性教学模式英语批判思维机制
浅谈中小企业实施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校英语个性化教学系统设计及效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试论网购模式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机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
浅谈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