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TM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64-0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共同的科学研究为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通常由技能互补、愿景一致、责任共担的教师与学生组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目标往往具备交叉性、多元性,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特长,需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科技创新,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团队整体创新能力。“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2011计划”不断推进,部级、省级高校科技创新中心纷纷挂牌成立,运行已日趋规范。高校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能够体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衡量了团队内部的创新绩效,能够有效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因此,本研究将以高校科技创新中心为例,研究如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
  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不少应用型高校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受制于传统办学思维和办学体制的影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团队组建及成员不合理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一要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包括年龄互补、学科专业互补、性别互补、社会资源互补等,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出团队成员的作用。二要根据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的原则,优势互补是基础,但是如果互补太分散,则难以集聚资源,起不到1+1>2的作用。三是问题导向原则,团队的组建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大家都是朝着解决问题的目标组织在一起。
  但事实上,不少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并不遵守上述的基本原则,现实中有两种组合模式较为有代表性。一种是权力型组合,行政权力发挥了主导作用,不少团队成员是迫于行政压力才加入到团队当中;另一种是拼凑型组合,为了争取资源而临时拼凑到一起,例如共同申报课题、共同申请团队建设支持等。导致成员结构欠合理,交叉学科共容有难度。科技项目需要拥有不同科学背景、知识结构人员一起协作完成,高校一般都是同一院、系或教研室成立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其知识领域相近,这样就造成了缺乏学科交叉的情况。团队成员结构中有不少是由研究生导师和其研究生组成。这种师徒型的队伍学术背景相似,知识结构,研究方向也大多相似,研究方式方法相同或相近。因此,这种团队的结构形式,加大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互补难度,只能在其擅长的领域进行工作,阻碍了多学科交流的团队的构成,缺乏学科交叉知识和多方面科技经验,创新性较差,重大的科技成果产生较难,最终导致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普遍缺乏创新性。
  1.2 团队结构不合理
  组建不合理,会导致团队的结构不合理。权力型组合模式,团队的核心凝聚力不是学术水平而是职务权力。职务高的处于团队的核心层,职务低的处于团队的底层,而不是学术水平高的处于核心层,学术水平较低的处于外围层。这种团队虽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但是缺乏学术影响力,而且对学校的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一旦团队核心人员的领导职务发生变化(如退休、调离等),团队随时有可能土崩瓦解。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搭配型组合,在团队组建时,为了提高资源争取的命中率,往往会考虑到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的因素,所以看起来结构合理,但是实质上,这种拼凑型的组合没有团队建设的生态基础,生态结构不合理,合作者之间缺少了解和默契,缺少情感基础,资源申请下来也是各干各的活。
  1.3 考核制度缺乏公正、管理制度有待改进
  团队的考核制度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团队成员和谐高效有序开展工作。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一些高校创新团队在考核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样就可能打击了团队其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缺乏公正性,就会削弱团队的凝聚力,有些工作只是应付状态,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职责不明确,有较好的分工,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展开,无法顺利高效的执行制定好的计划。团队负责人常常非常忙碌,纠缠于一些事务性的日常琐事中,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和支持,工作效率不高,也难以争取到更多的科技项目,实行效果不好,从而降低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效率
  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团队的有机组合
  优化各种人才的层次结构,是科技创新团队能够发展并形成自己特色的关键。一个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并非顶尖人才越多越好,要考虑到各层次人员的水平、才智和能力,形成核心突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梯队。建立大师级的科技队伍,引进或培养学术权威,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在创新团队中作用。只有一批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研究旨趣的个人,以自愿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形成的团队,才是有机组合、有战斗力的团队,才能为了共同目标协同作战。
  2.2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必须有持续性创新成果的能力,这是衡量科技创新团队绩效的根本标准及要求,科技创新团队的运作和管理机制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这也是科技创新团队价值所在。20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优化,加快了科学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为科技创新团队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资源和知识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协调,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并提升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
  2.3 加强团队的制度组合
  即使是自然组建、自然成长的团队,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也不一定能发展、做强。加强对团队的支持制度建设,也要加强对团队的考核制度建设,既要有支持机制,也要有约束制衡机制。在支持机制方面,要为团队的自然养成提供制度保障,鼓励成员的自由结合,鼓励团队集中力量做研究,同时要允许团队科研的失败,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在约束制衡方面,要对团队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团队争取大项目、攻坚难题,解决学术研究方面、经济社会方面的大难题。
  2.4 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考核体系
  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保障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运作,没有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激励科技人员,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激励可以是文化激励、物质激励等等,但其目的都是让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地工作。要保持科技创新团队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使其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只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才能真正锻炼出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和淘汰制度,围绕团队的战略目标,不断补充新的优秀人才,始终保持科技创新团队的活力,适应科学不断发展、学科方向不断整合的趋势。依托重点学科、建立健全团队内部的管理、运行、激励、考核与淘汰机制,形成高效、高产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相关论文

科技创新团队高校管理科技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