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探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34-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职院校虽以培养实用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但要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除了在“大思政”“大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还需发挥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一系列宣传思想工作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基于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马研会”)。协会坚持以学习、宣传、研究、追随、实践、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宗旨,在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更深切地体会到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拟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研会”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问题进行探析。
  一、高职院校建立学生理论社团的必要性
  学生理论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以隐性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形式在高校校园中存在,对增强高职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高职学生理论自觉和自信、培养理论骨干增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理论社团是增强高职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平台。人是教育的产物,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在学习研讨胡乔木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一文时,“不约而同地有了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想法”,这说明高校理论社团对增强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碰撞和冲击,在高校中特别是本科院校中催生了大量的理论社团,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学生基础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别,因此有些高校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中没有必要成立理论社团,这是错误的。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学生是否有正确的“三观”、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都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顺势而为,以理论社团为重要平台,推动高职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
  (二)学生理论社团是提升高职学生理论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M,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源于对理论的自觉,也就是要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自我教育。高职院校要从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拓展,要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探究式”教学转换。理论社团对于实现这两个转换有着天然的优势,从社团成员来看,他们都对马克思主义有积极兴趣;从学习内容来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重点;从活动方式来看,将理论探究、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融为一体,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在校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学生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学生理论社团是今后培养理论骨干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理论社团要发挥既定的作用,需要有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组织才能卓越的社团骨干;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体恤人民疾苦、踏实廉洁勤劳的干部队伍。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中国高铁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走出去”战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日天之骄子,明日国家栋梁,优秀的铁路人才首先应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素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借助理论社团这个平台进行潜移默化的常态化教育来实现。
  (四)学生理论社团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介质。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仅仅依靠一周几节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成为思政教育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介质。为此,需要寻找思政课教学改革与理论社团建设之间的耦合点,一方面要强化理论社团活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融合度,加强思政课教师对理论社团的指导;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中突出理论社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功能,彰显社团特色。如笔者在主持中国职教学会德育专项课题时,以“四个全面”为主线,将高职院校三门思政课教学与理论社团结合起来,发挥了理论社团在推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介质作用。
  二、理论社团建设的有效经验――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研会”为例
  2016年5月19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首个思想政治类社团――“马研会”,经过为期近1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拥有6个二级学院分会600多名会员,为该校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学生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方面,“马研会”展现独特的魅力和特色,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主要体现在社团性质的政治性、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会员管理的科学性、支持系统的协调性和活动形式的创新性。   (一)确保理论社团的政治性。政治性是高校理论社团的首要特征,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宏观建设实际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开展相关理论研讨和实践活动。“马研会”政治性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四个统一”: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学校团委的统一管理、社科部的统一指导以及社团章程的统一规定。
  (二)提高运行机制的有效性。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许多大学生社团特别是理论社团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社团活动流于形式。“马研会”运行机制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整体挂靠制”,即“马研会”虽然注册在学校团委,但整体挂靠在社科部,具体活动由社科部思政课老师进行指导,相关活动经费由生均15元的思政课专项经费承担;其次是“二级分会制”,即以学校6个二级学院为单位,分别成立“马研会”社科部总会和6个“马研会”二级学院分会,这样便于活动组织和会员管理;再次是“具体指导制”,即每个“马研会”二级学院分会由思政课专任教师和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支委老师负责指导,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会员管理的科学性。理论社团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科学的运行机制,还依赖于对社团会员的科学管理。加强会员管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理论社团骨干的培养,“马研会”各二级学院分会设立会长、副会长、策划部、宣传部和秘书部等主要机构,各分会会长组成总会理事会,对协会重大事情进行集中商议,这些机构的负责人都是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出来,为社团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事基础。二是要加强分会的会员管理,由于协会会员人数众多,集中管理问题多难度大,必须实行“二级分会会员管理制”,由二级分会全权负责会员的纳新、注册、注销,同时将分会会员编为若干学习小组,以便于各项活动的开展。
  (四)优化支持系统的协调性。在“百团争鸣”的校园环境中,要更好地保持理论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仅仅依靠社科部和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凝聚校党委、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党总支等各部门之间的合力,形成有利于理论社团健康发展的宏观环境,引导理论社团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如“马研会”会员踊跃参与学校“入党推优”“党的理论宣讲”等活动;积极响应学生处关于“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个社团”的号召,并将其纳入思政课的平时成绩中;精心策划暑期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专业调研、实训实习和创新就业结合起来;同时,“马研会”二级学院分会的活动与二级学院党总支活动结合起来,如汽车学院分会成立了“忻城麦苗班”。
  (五)增强活动形式的创新性。理论学习是理论社团的重要特色,如果理论学习内容枯燥,活动形式单一,就会使得社团缺乏生命力,难以吸引学生。倘若是为了吸引学生参与而抛弃理论学习这一重要特色,举办形式主义的活动,这就会在理论学习宣传方面大打折扣,导致理论社团畸形发展。因此,必须在理论学习和形式创新之间寻找契合点。“马研会”的理论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党中央最新会议精神。主要形式包括理论探究学习、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如结合《苦难辉煌》《党章》内容开展自我探究学习、结合“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建党95周年”内容开展知识竞赛、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结合《概论》课教学内容成立实践教学基地。
  三、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的理论社团还属于新兴产物,其建设发展规律与其他文艺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或专业性社团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广大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一)进一步提高理论社团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度。理论社团与思政课教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一方面,将理论社团挂靠在思政课教学部门,有利于培养学生骨干,有利于理论社团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部门可以通过理论社团这个平台,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全校的影响,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进一步提升理论社团在学校社团文化中的影响力。社团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社团在社团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积极发挥理论社团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理论社团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社团与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契合度。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专家,在理论社团建设的过程中要同学生的专业特色、成长成才目标结合起来,在培养“技强”的同时注重“德”的提升,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要进一步实现理论社团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宣传。当代大学生是在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进行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主要途径。理论社团的建设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变化,以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推进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宣传,提高理论社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关论文

高职社团院校理论建设学生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