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流动人口的测算方法研究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人口流动逐渐频繁,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有逐渐扩散的趋势。2000年,流动人口数量为10229万人,2014年就已达到25300万人,年均增速达到9.8%,可以看出,我国流?尤丝谑?量日益扩大,一方面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
  二、 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对流动人口的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后期,影响力最大的是英国的学者E.G.Ravenstein(1885),提出了人口迁移七大定律;20世纪后,Herberle(1938)首次提出了“推―拉”理论概念,并被广泛接受,成为当时分析人口迁移的最佳理论基础;早期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关注,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流动人口进行分析,但主要是定性分析。随着我国政府的注重,开始转向定量研究,刘涛等(2015)利用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向内陆地区的省会等特大城市集中趋势明显,且分布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北移。劳昕等(2015)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在地级层面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发现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
  三、 实证研究
  从普查的角度看,流动人口的定义分为广义与狭义之分,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常住地与其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所以衡量流动人口涉及到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空间主要指其距离,时间指在常住地居住的时间。本文采用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对于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
  解释变量为“流动人口”,由于没有直接的数据可以运用,所以要对其进行测算。经查阅资料,关于流动人口的测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直接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上发布的迁移人口数据代替流动人口数据,由于普查不是每年都进行,故而这种方式无法获取每年的迁移人口数据。二是利用国家计生委公布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这种测算方式最为直接,但是数据不易获取,因为动态监测数据并不对外公开。三是利用统计年鉴计算流动人口的具体数据。这种处理方法已被国内许多学者使用,例如鲍常勇(2007)、田明(2013)以及李拓等(2015),其中李拓等测算的是人口流动速率,其他几位学者测算的流动人口规模。测算流动人口规模时,主要是利用常住人口总数与户籍人口总数进行测算。这种获取流动人口数据的方法最为简单,但与真实情况相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三种流动人口数据的获取方式各有优势与缺点,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处理方式的准确性,本文将采用第三种处理方法,利用本年末常住人口总数减去本年末户籍人口总数之间的差值来表示该地区的流动人口规模。以2004-2014年为研究区间,查找年鉴发现,《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关于常住人口数据的统计仅有2010-2013年共4年的数据记录,其余年份统计的是“年底总人口数”。而且在核对的过程中发现,例如天津,其年末总人口数与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户籍人口总数相差较大。综合考虑后,本文在借鉴何鑫(2016)对于流动人口数据的测算方式上,提出本文的测算方法,即按照两个步骤对流动人口指标进行测算。
  首先,2006年以后国家统计局要求各地城市人均GDP必须通过常住人口进行计算,故2007-2014年的35个大中城市常住人口数据通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GDP数据与人均GDP的比值获得。通过与2010-2014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有35个大中城市的常住人口数比较可知,计算出来的常住人口数据与统计的常住人口数据是基本一致的。
  流动人口数(2007-2014)=(城市GDP/人均GDP)―年底户籍人口数
  其次,在2004-2006年间,由于人均GDP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将通过测算2007-2010年的各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后,以2007年各城市的常住人口数为基数进行推算,最后表明与各城市统计年鉴中关于常住人口数相比,测算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较小,可以使用。
  流动人口数(2004-2006)=2007年常住人口数/(1+年均增速) ―年底户籍人口数
  四、结论
  从宏观层面对流动人口进行测算,以目前的调查来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或是由于调查的范围不合适,或是由于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给目前的学术研究造成了一定的不便,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论文

方法研究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方法研究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