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国内外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预防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208-03
  1 问题的提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2016年,驻国资委纪检组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共接受信访举报39425件(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203人[1]。可见,企业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那么如何把握近年来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法规律,从而有的放矢,有效遏制企业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目前的研究中,一般性地讨论反腐败工作长期性、必要性的较多,讨论企业反腐败工作的对策、措施的比较多,而立足企业管理人员腐败行为特点及原因,对比国内外企业腐败预防方法来拓展现有防腐渠道、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从源头治理、真正达到实际效果的研究比较缺乏。那么,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橛惺裁刺氐悖课ゼ臀シㄐ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内外腐败预防方法有什么异同?这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预防有什么借鉴?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分析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外企业预防腐败举措,以期为预防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2 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特点
  想要预防违规违纪行为,就必须要先掌握其特点。
  一是作案主体多元化。从目前曝光的一系列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作案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尤其是作案人员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向关联性的群体发展,集体腐败性案件增多。这类案件往往涉案人员众多,且作案主体多位高权重,如党政一把手、法人、领导干部、高管等。
  二是侵害客体复杂多样。当前违法违纪现象不再是个别现象,而蔓延至社会各个领域。其所侵害的客体呈现多样化、复杂性的特点,包括了企业干部职工正常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和企业声誉及形象、企业干部职工的权益、公共财物的所有权等。
  三是违纪违规行为“合理”“合法”化。现在的企业管理人员多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专业性强。尤其是高新科技企业,其所从事的型号研制、生产经营等工作专业性强,这加大了监督部门监控的难度。违纪违法人员往往打着执行职务的借口骗取领导同事的支持,利用其职权地位的影响力,对抗组织调查,为其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做掩护,为自己开脱。
  四是作案手法智能化、隐蔽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违纪违法案件的作案手法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作案人员往往熟悉电子信息技术,多利用本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中的漏洞来规避法纪,作案方式趋向隐蔽化。
  2.2 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原因
  企业管理人员之所以会发生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是制度的适应性不强。企业反腐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反腐败监督工作的需要,显得相对比较“鸡肋”和薄弱。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多,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指导性的制度文件少;宏观管理的文件规定较多,而针对具体工作领域、岗位的制度性文件较少;对宣传教育类的规定性文件较多,而针对前端监督惩戒的规定性文件较少;补漏型“事后弥补”的文件多,创新性、预见性“事前预防”的文件少。
  二是监督管理尚显薄弱。监督的体系不严密,各企业建立了各种监督和制约机制,但是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这些监督制约机制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其多重视事后惩处,对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重视不足;监督的运行不顺畅,我国法律和制度规定的监督权利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困难,如同级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群众监督等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挥真正作用;监督的力量不紧密,多元化的监督力量目前是处于一种游离、分散的状态,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和配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三是宣传教育不到位。一方面,企业虽然开展了针对领导干部、中层管理人员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多为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普通的泛泛说教很难使党规党纪入脑会心。另一方面,目前企业开展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并未遍及全员,尤其是缺乏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针对性教育。覆盖面不足、针对性不强,致使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四是价值认同的缺乏。违纪违法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价值认同。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受到利润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市场原则的影响,在拥有一定地位、金钱或权势后,容易自我膨胀、价值观扭曲、信仰迷失、操守丧失、权力放纵,因而陷入损人利己即不讲良心的状态。
  3 国内外腐败预防方法比较
  3.1 国内预防腐败方法
  目前对国内企业预防腐败方法的研究,可归结为三个角度,即:制度视角、监督视角和教育视角。
  一是制度视角。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预防腐败要加强约束机制,在强化思想教育的同时,辅之以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督是防止和制约权力滥用的有效途径[2]。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需要靠制度予以规范和保证。国有企业要想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就必须按制度办事,做到靠制度管人,坚持用制度管权[3]。有效的制度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中纪委五次全会以来,中共中央、中央纪委从行为规范、惩戒规范、监督保障规范等各方面都制定了《准则》《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各国有企业自身,也都根据国家和相关规定和要求,不断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严格内控管理的文件制度,这都将对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的作用。   二是监督视角。有效监督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自觉性、堵塞企业经营管理漏洞的有效途径。要使反腐倡廉制度收到实际成效,必须凝聚纪检、人力、法律等部门的合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使其真正成为不可触犯的“高压线”[4]。目前,舆论监督成为反腐的一大助力,其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5],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公开揭露、精神制约,迅速传播、调解疏导,以及震慑警戒、教育防范三大作用[6]。由于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广泛的公开性,舆论监督能够迅速将反腐败工作透明化、公开化,在威慑腐败分子的同时,还可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引起政府高度关注,促使政府对腐败分子的依法惩处[7],推动反腐败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8]。
  三是教育视角。反腐败,关键在于教育。正如李荣融所说,预防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除了抓责任、抓制度、抓监督,还要抓教育[9]。完善反腐倡廉体系,需要将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做到常规教育与现代手段结合,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书本教育与示范性教育结合,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结合[10]。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管理人员真正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教育工作要有的放矢。
  3.2 国外预防腐败方法
  西方主要国家十分重视腐败预防工作。
  一是依法治企。国外始终将企业的经济伦理实践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11]。实践中,欧洲国家更看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12];美国则更注重企业的伦理管理,更强调通过完善立法框架来预防腐败[13]。如美国通过制定和实施《联邦反海外腐败法案》、《2002年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联邦组织判罚指南》逐步建立起他律机制[14],将社会责任或道德伦理的企业自律行为上升为企业实践中不可回避的议题[15]。再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美国海外反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16],1991年颁布的《组织判刑准则》[17],1992年颁布的《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等无不体现了美国法律至上的市场运行机制[18]。
  二是监督制约机制。美国重视对重大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对领导干部参与公开采购、招标、经商办企业、后就业等做了限制性的制度规定,如去职的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帮助他人从事游说活动等。另外,西方国家多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如美国1966年制定的《阳光下的政府》、韩国1996年制定的《公共机关情报公开法》、日本2000年颁布的《信息公开法》等来监督公共资金的支出,减少贪腐的可能性。
  三是廉洁文化。斯图尔特?吉尔曼(Stuart Gilman)认为,制度在短期内遏制腐败比较有效,而长期预防腐败则离不开廉洁教育,并强调要通过伦理管理、伦理守则、奖励机制来构建长效机制[19]。Cintas公司主席也提出企业保廉管理体系建设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20]。Ian W.Jones和Michael G.Pollitt介绍了史克必成(SmithKline Beecham)公司通过将廉洁融入企业文化为其他公司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意借鉴[21]。新加坡在廉洁文化中特别倡导高薪养廉,同时强调恩威并施,其会对腐败人员进行严惩,使其陷入无法安家立命、甚至老无所依的境地。而新加坡的保廉管理体系建设之所以做的成功,很重要一方面是提倡将清廉作为立国之本、执政之根的高度,强调清廉是为官的基本道德规范。德国公务员在任前也都要签订“保廉合约”,并在国旗下宣誓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22]。
  4 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预防方法
  基于对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影响因素及国内外腐败预防方法比较的研究,本文从制度完善、监管有效、宣传教育、文化感染等方面提出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预防方法。
  4.1 多措并举提升制度的适应性
  一是健全和完善举报机制。拓宽信访、电话、网络等举报渠道,建立企业自己的互联网宣传和监督举报系统,健全受理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纪依规办案,坚决查处涉嫌违纪违规违法行为,澄清不实举报,依法追究诬告陷害行为。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梳理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点,将权力事项、廉洁风险表现形式、等级、防控措施等要素均曝于阳光之下,使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三是建立健全轮岗机制。对关键敏感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岗交流,打断由于长期负责某些领域、某项业务而可能形成的利益链条,激发干部队伍的“精气神”,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四是完善惩处机制。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分类处置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扎实做好线索处置工作,紧扣“六大纪律”,实施问题线索分类处置。紧盯“三类人”,严厉惩治“极极少数”,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4.2 突出监管的针对性
  一是深入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工作,深化廉洁风险防控。排查应坚持三个延伸,即:在时间上应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在行为上向可能产生廉洁风险的行为延伸;在业务范围上向业务操作细节延伸。二是实施有效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打造立体化监督网络,对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三是创新监督手段,凝聚监督合力,通过建立纪委例会、访谈巡察、效能监察、专项检查、问题整改督办等工作机制和制度,使专责监督、职能监督、日常监督、民主监督有机结合,构建大监督格局。
  4.3 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一是从“点”上突破。紧盯关键岗位人员,对关键岗位人员多检查、多指导、多提醒。以党纪条规知识为基础开展教育,利用专家授课、支部上党课等有效平台,采用送教上门、集中学习、访谈、讨论交流和知识答题等方式强化学习效果。二是从“线”上延伸。把岗位教育的对象不断向有业务处置权的工艺员、采购员、业务员等岗位延伸。把握教育重点,根据不同对象分类施教,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规违纪典型案例展、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三是从“面”上拓展。把廉洁教育的对象拓展到企业全体员工,充分利用报、刊、网、视、微信等多个平台,持续开展党章党规党纪的宣传教育;延伸教育触角,挖掘官德箴言精华,先进典型事迹等宣教材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廉洁修身。   4.4 营造文化的影响力
  预防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除了通过制度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更要通过文化建设来净化人民的心灵,对此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工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把握职工群众这个主体,结合党建思想政治这个手段,不断丰富、弘扬公司的廉洁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以廉洁为荣、以廉洁为美、以廉洁为乐”的氛围。
  5 结语
  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多样、违纪违规行为“合理”“合法”化、作案手法智能化的特点,究其原因,则在于制度的适应性不强、监督管理薄弱、宣传教育不到位、价值认同缺乏。而在腐败预防方法中,国内外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是很多方法都是相通的,如西方国家的依法治企与我国的制度反腐一致,国外提倡的监督制约机制与我国的监督视角相一致,国外提倡的廉洁文化与我国的廉洁教育相一致,也就是说国内外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腐败预防方法的思路是一致的,即都是想通过制度形成权力约束,通过监督遏制腐败意愿,通过教育促进自觉遵守道德。由此可知,教育、制度、监督是做好企业腐败预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关论文

违纪国内外企业管理人员
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研究
加强高校行政人员服务意识的对策探讨
论企业管理与行政文秘工作的综合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探
企业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试论企业管理与行政文秘工作的综合作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