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学分制下高中音乐新课程的设置

  
   学分制的实行离不开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学分制对学生的影响取决于选修课的设置。因此,音乐课要实施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制订学校的音乐课程方案,开设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的音乐选修课,尤其要积极开发地方音乐课程与校本音乐课程,为学生选课提供平台,构建具有多元组合功能、多种选择性和个性化教育特点的高中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是这次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显著特点,也是对各学科课程结构的共同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模块设置上体现了这一要求。音乐课程结构的基础性,首先体现在音乐鉴赏模块的设置及对这一模块的突出强调。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性质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不是为培养少数有音乐特长的尖子,不是专业的技能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设置音乐鉴赏模块,就是为学生提供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渠道。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有动听的歌喉,都会演奏乐器,但却应该具有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故此,音乐鉴赏模块的设置就是致力于这一目标。
   多样化与选择性是紧密联系的,没有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就不可能实现选择性。高中音乐课六个模块,涉及音乐鉴赏、表演、创作及综合艺术(舞蹈、戏剧表演)等方面,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修习。这种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形成自己的个性,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的内容结构方面,将当代音乐文化生活中现代科技对音乐的影响及大众关注的音乐表演形式纳入音乐课堂,增加音乐课的时代感及对学生的亲近感。这种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改变了以往高中音乐课仅以“欣赏”为教学内容的单一化面貌,也为突破原来“整齐划一”的学习模式提供了可能,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关于多样化课程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采用不同模块分步实施的原则。高中音乐内容六个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虽有不同的侧重,但对于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原则,结合学校现有高中音乐教师所学专业特点、音乐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能够开设“音乐鉴赏”和“歌唱”模块的学校占大多数,因此可以采取对不同模块分步实施的方法。总的原则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在普通高中统一于高一年级行政班的学段,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必修模块,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音乐鉴赏”课程每周1课时,全年共36课时,学生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歌唱”与“演奏”模块则可于高二面向学生开课,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其中任一模块学习,完成《音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18学时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考核,便可获得1学分。“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则待完成专业师资配备和培训之后,方可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开设。
   第二,转变教学方式。高中音乐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是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首先,音乐教育方式要创新,追求一种无权威、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音乐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说不,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从而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为学分制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其次,在音乐新课程中贯彻综合原则,体现高中课改强调“统整”的宗旨。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高中音乐新课程的综合,主要是六个模块的综合。在高中音乐新课程中贯彻综合原则,可以有以下具体做法:一是,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演奏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二是,把音乐与包括舞蹈、戏剧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戏剧融合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最后,可有意识地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音乐教学与社会音乐环境结合起来,如社会音乐生活中的某些机制(广播、电视、艺术团体等)可为音乐教学所用,以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再次,在教学中实现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融合。广义地说,音乐知识是人类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音乐知识是蕴涵在音乐艺术作品中的全部文化内涵。而音乐技能是指人们掌握、运用音乐专业技巧的能力,如学生感知、体验、表现、创造、鉴赏音乐的基本能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终生学习音乐来说意义重大,是实现高中音乐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同时,《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以审美为核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只有在教学中实现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融合,才能让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落到实处,推进学分制的发展。
  

相关论文

学分制学分高中课程音乐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试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