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肺癌中晚期的临床介入治疗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4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62-02
  介入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肺癌中晚期患者较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且患者的近期疗效较为理想。笔者对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及并发症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肺癌中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男19例,女9例,年龄40-70岁,平均(54.5±11.3)岁。8例腺癌,12例鳞癌,8例未分化癌。所有患者经过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和CT检查,均确诊为中晚期肺癌。患者预计生存时间均超过3个月,无化疗禁忌证,心电图、肾功能和血象检查结果均正常。
  1.2方法患者行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插管,将5Fcobra导管置入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肿瘤供血动脉。抗癌药物选择为:50mg/m2顺铂(DDP)及30mg/m2长春瑞滨(盖诺)或1000mg/m2盐酸吉西他滨(泽菲),所有药物均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射。如果患者肺癌合并咯血或血供丰富,可将导管深入至供血动脉,防止发生脊髓动脉相同,于X线直视监视下,在靶动脉内漂入明胶海绵颗粒,保证血流速度逐渐放缓。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反应进行严密监测,完成手术后将导管退出,穿刺部位连续15min行压迫包扎止血。
  2结果
  全部2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共有5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胸痛,3例刺激性咳嗽。术后并发症情况:3例Ⅲ-Ⅳ骨髓抑制,2例皮肤过敏,9例发热,24例恶心、呕吐,1例穿刺部位血肿。
  3讨论
  3.1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术前患者常规接受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肾、肝功能监测,术前6h内禁食水,并做好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嘱其做好穿刺部位皮肤清洁。进行普鲁卡因、青霉素及碘过敏试验,将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取掉,若患者为女性,需将胸罩取掉,避免对透视效果造成影响。②健康教育。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常会存在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其掌握术后床上排便、排尿的方法,向其解释术后肢体制动和卧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3.2术中护理①建立静脉通路,手术过程中及时帮助患者补充液体,防止其发生血容量不足问题,同时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保证药品和吸痰、吸氧等设备均处于备用状态,准确连接心电监护设备。②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造影剂过敏情况进行监测。若患者应用造影剂后发生荨麻疹、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应嘱患者避免乱动双手,放松情绪,作深呼吸,同时将呕吐物及时清除,防止发生无菌区污染。同时,通过导管行25mg盐酸异丙嗪或5-10mg地塞米松肌内注射,且应暂停手术,在患者症状改善后再继续手术。
  3.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应加强患者的肢体颜色、血压、脉搏和体温监测,特别是术侧足背皮肤温度、末梢血运及脉搏动情况。穿刺部位护理:穿刺部位血肿是介入化疗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类型,因此,介入治疗后应连续15min压迫穿刺点,并使用绷带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伸直术侧肢体并制动8h,术后12h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对其穿刺部位皮下淤血、有无渗血情况进行检查,若穿刺部位发生渗血,需及时更换敷料,保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并发症护理:①疼痛护理。介入治疗2-3d后,受到肿瘤组织坏死的影响,患者肿瘤部位可能发生疼痛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密切监测,并做好心理疏导,遵医嘱使用止痛药。②发热护理。患者介入治疗1-2d后通常会发生发热症状,其主要原因在于化疗药物和造影剂的作用;3-7d后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坏死吸收热量。此时,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多饮水,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如有需要可使用降温药物。③胃肠道反应护理。介入治疗4-6h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护理人员应通过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等药物来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嘱其多食清淡食物。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中晚期肺癌临床治疗技术,且患者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具体、详细、有效的整体护理计划,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其顺利度过化疗后的反应期。

相关论文

临床肺癌护理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
针灸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疫情下突发传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
试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药物治
供给侧视角下中药临床药师改革新路的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