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资源共享型高职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a)-0140-05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nursing training base of resource sharing model
  DONG Xiaohong JIA Peihua PENG Yubo
  Department of Nursing, Jiamusi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7, Chin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nursing education is a kind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o the cultivating base is an important place where cultivates high 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makes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nursing training bas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of resource sharing model can remedy teaching resource lacking,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hospitals and enterprises,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adjust to practical working environments, fulfill various nursing training and assessments, strengthen social serv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current resource sharing model training construction state and achieved results,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posal of the mutual-benefit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implement of enterprise-style management; the build of informational platfor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complementary of each other advantages, to provide supple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bas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training; Resource sharing; Base construction
  ?S着现代医学模式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加强对护理学生教育的同时,还要对临床已参加工作的护士甚至是从事护理教育的专业教师进行技术及理论的培训。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是指医疗机构、学校共享现有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使培训基地不仅为学校护理学生提供护理技能培训场所,而且还全面照顾社会各层次技术培训的任务,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从而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 建设高职护理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1.1 建设“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不足
  护士在促进和保障人们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医疗救护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内容也已经从单一的打针、喂药等简单工作拓展到减轻病痛、心理疏导、保护生命安全、预防和促进健康等多方面。这些任务内容的变化要求护理服务质量继续改进。但是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医学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医学职业院校在教学设备及教学设施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足,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需要[1]。因此,引入资源共享的基地建设思路有利于借助其他兄弟院校及周边教学医院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开展全面、系统的护理技能操作训练,从而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2]。建设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可以弥补实训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保证医学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开出率和满意率。   1.2 促进“工学结合、医校合作”,提高护生就业竞争力
  护理学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而共享实训基地能够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护生在实训基地得到的是一种在真实工作环境的职业训练,这种训练对于护生熟练掌握行业先进的操作技术和设备、掌握岗位职责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3]。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医院、学校间的合作,使护生能够较早地与社会工作环境相衔接,能够提高护生对职业的认知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及方向,及时调节角色转换的心理状态,能够更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建设资源共享型的实训基地,可以提高护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
  1.3 建设区域性护理实训中心,为“民生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资源共享护理培训基地建设不仅为学校护理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场所,还能完成各类护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对于那些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工作并且缺乏先进医疗设备的人员,护理培训基地在不影响学校培训的前提下,可以将一些较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他们分享,最大化发挥护理实训基地的社会效应,为提高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养老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做出贡献[5]。还有一些护理职业院校和护理本科院校,因为招生较少,资金不足,在建设规模更大、实训设备更完整的培训基地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实训基地可以为他们开放,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变消费为经营的培训基地,既能避免浪费,增加收益,又能帮助兄弟院校携手共同发展[6]。
  2 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成效
  2.1 遵循多方合作基本原则,科学规划资源共享基地建设方案
  护理技能培训、相关职业资格鉴定及社会医疗服务是共享型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培训功能不仅体现在对高职护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上,还包括更广泛的领域,如护士岗前培训、师资培训、养老护理员培训及母婴护理师培训等。职业资格鉴定是指配合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构建公开、严格统一的考核平台,为医疗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化做出贡献。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力倡导“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理念,保证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顺利开展,保障“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做同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7]。基地的建设采取政府、企业、?W院三方共建,行业学会及协会参与,双方共用,校企共管,使基地高效运转并资源共享。将基地建设成学生技能培训和对外技术服务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成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规划、协调和管理,从宏观上保证基地建设全面、有序、协调进行。成立培训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制订基地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建设中的先进经验,统筹、协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护理行业工作人员和医疗机构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由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对政策法规的全面分析基础上最终形成资源共享型基地建设的总体方案[8]。
  2.2 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创建仿真性护理实训基地
  仿真训练是一种高度模拟真实情况的训练,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来形成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行为的活动,即在个人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共享培训基地打造真正的医疗护理环境,使护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全面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形成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及技能,培养护生的职业核心应用能力[9]。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型仿真性护理实训基地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利用现有资源在已有基础上,优化设计,扩大规模,购置一些科技含量高、质量好的实验设备,提高基地的实用性,为护生参加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依托医院,联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在真实环境中的实践锻炼,为学生走向护理工业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再次,仿真的工作环境不仅指真实场所的模拟,还包括电脑模拟环境。购置高科技医疗教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设置各种症状及体征,如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心律失常等,引导学生在仿真的场情中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在结束演练后给予评分与点评。
  2.3 在资源共享基础上,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实施需要由教师来完成,所以,培养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既能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始终紧跟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进步、发展最根本的保证。一方面,学校从医院招聘兼职教师完成一部分的授课任务,还邀请临床上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高资历的护师担任客座教授开展学术讲座[10]。另一方面,定期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医院学习、培训和进修。努力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进而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样既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又能使教、科、研等多方面、立体化地发展[11]。在资源共享、医校合作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鼓励学生和教师组建科研团队,参与到临床科学研究中去,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实施医校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
  2.4 资源共享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
  医疗机构与职业院校资源共享,共同建设护理实训基地,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医疗机构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使高职护理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加丰富,从而推动护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医校合作”教学模式中,使学校与医院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问题,对提高教师的临床护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教育教学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2]。资源共享推进了医教结合,打造了各成员单位之间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将理论、实验教学、临床实习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护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共同提高。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加重了专业实践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用“工学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替代原来的两段式教学,换言之,就是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临床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真正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技能培养方案[13]。资源共享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护理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 高职护理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及?l展策略
  3.1 内部实施企业化管理,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目前,高职实训基地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管理思路及理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没有采用内部企业化管理的手段,严重制约实训基地向更高水平发展。从实训基地的长远发展来看,引入市场竞争手段是实训基地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入企业化管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具体方法包括:鼓励和引导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土地、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14]。开展岗位目标管理,实行绩效考核,打破一岗定终身的教师管理体制,采取聘任制等多种方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整章建制完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及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实训基地平稳、有效运行,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实现医院与学校对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共管”的理想状态[15],提高基地管理质量和水平。
  3.2 遵循互赢互利运行机制,加大实训基地的开放共享力度
  现阶段多数实训基地建设都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甚至有些院校还存在独享、独赢的狭隘思想,各自为政,互相攀比,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根据领导的好恶、政绩的大小来建设实训基地。在同一区域内学校重复投资,先进设备利用率较低,实训设备的兼容性较差,导致资金浪费与重复建设[16]。虽然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临床护理的技能学习,也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护理实训基地,但是真正开放实训基地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应与医疗机构、学校的要求规划相统一,找准双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达到互利互赢的目的。高职院校可以为医院进行订单式培养,为医院解决医疗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服务,为医院职业培训提供校内实训场地及资源。医院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及技术、真实的医疗工作环境,提供医学护理兼职教师,从实习护生中择优录入,为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有益指导[17]。高职教育只有通过与医院的双向合作交流,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共谋发展,才能加快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
  3.3 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优势,构建实训基地数字化共享平台
  护理实训基地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问题是成员内部较为复杂,各单位行政隶属关系各不相同,这就妨碍了护理实训基地的协调发展,相互沟通合作较为困难,使基地建设的相关信息不能共同分享,加之成员之间信息化建设实力也不统一,参差不齐,也造成基地资源与运行状况等信息不能及时共享。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由政府提供资金保障,优势院校带头引领,相关单位积极参与,构建基地建设新体系,实现医教研协调发展,为培养技能紧缺型人才提供服务。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的新手段、新技术促进了各行业数字资源共享的新发展。伴随着网络融合的大力推进,云计算已经成为数字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数字资源共享的云服务平台,也将为护理实训基地的数字资源管理和共享提供有力的保障[18]。
  3.4 创新培训方式与方法,完善培训考核机制
  共享型实训基地为社会各级各类技能培训提供场地及技术服务是其重要功能之一,目前这一类培训目标大都明确但培训内容、方法与培训形式则较为单一,所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完善培训管理与约束机制十分必要。在培训形式上可以探索在不同的地区、企业、院校、基地之间协调合作的训练方式。在培训模式上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层次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培养方案,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实战演练、菜单式选学等特色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丰富培训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倡体验、情景模拟、研究讨论、互动教学,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功能[19]。强化实训考核的约束机制,按照实训计划对培训人员进行全程管理,建立培训档案全面记录训练过程与考核结果,制订培训前测试、教考分离、不合格者复考等考核制度,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反馈考试结果。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突出多方互助与合作,保障共享资源与共同发展。
  3.5 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训课程内容与特色教材的开发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现今护理学科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课程内容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需要,但不能提供相关工作过程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设计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实训课程及教材是职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之处。要调整好课程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的比重,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工作能力的教学课程模块,而且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应用型的护理人才,不仅课程内容要不断改进,作为其载体的教材也要不断地更新,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学的要求,结合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选择教材或翻译、编写教材,还可以建设数字化教材供学生查阅与使用[20]。教材要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丰富护理实践与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学习与工作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3.6 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共享基地人文环境建设
  护理教育的实质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教育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教育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传统的护理教育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轻视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知识的培养,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通过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21],增强对职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能够引导学生为社会和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职业共享实训基地同样需要重视企业人文环境建设,按照实训基地的布局,精心设计,如悬挂名人字画、警句誓言、校规校训、人物事迹等,彰显护理行业的文化精神。宣传“大医至诚”的职业道德要求,结合“5?12国际护士节”举办主题活动,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使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得到提升。在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内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提炼行业精神理念对于加强实训基地自身的发展、提高护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   总之,共享基地资源搭建校企合作与交流平台,引导和组织区域内各成员之间积极开展工作研讨、交流和培训,实现人才共享,是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但基地建设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还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理念及经验,探索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之路,不断集聚区域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搭建学校、医院、社会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相关论文

高职资源共享护理建设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