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大立场之自觉契合的当代审思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2-0104-00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表征国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所秉持的不同价值立场和研究视角。三种立场各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深厚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政治核心,彰显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内蕴深邃的政治意义,是引领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政治导向;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理论基础,凸显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体系的学术底蕴和理论旨趣,内蕴深厚的学术价值,是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大众立场之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现实根基,昭显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价值立场、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对大众思维模式及日常生活的指导和影响,内蕴深切的大众情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得以有效践行、马克思主义学术视域下的理论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之根本路径。当下,任何割裂三种立场之辩证统一关系并各执一端的做法,都将导致理论上的非正当性和实践上的危害性。只有对三种立场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从整体上推进三种立场之自觉契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远离“被边缘化”与“被放逐”的危险,理性出场并始终在场。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
  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辩证统一关系及其自觉契合的历史必然性,首先须科学解读与理性定位三大立场之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是指我们党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为各项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和政治保障,为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现实感召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提供基本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为提升人民群众同舟共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根本性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须不断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赋予自身深刻的政治合法性与深邃的道德合理性,真正发挥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是指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应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现实眼光与多维度、立体化的思?S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一定的学术场域,在中国化进程中深入解读与系统研究,并对社会变迁、政治变革、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等领域作整体性把握。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并客观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入探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必要性、可能性、重要性与正确性,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演进规律,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实践发展紧密联系,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在当下新的生长点及其当代观照意义,并不断拓展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是指我们党和政府应始终扎根人民大众,立足大众现实、大众需求和大众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置于大众场域,顺应大众的文化习俗、思维模式、话语体系及认同方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弘扬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破除大众中一直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秘化的倾向,使马克思主义有意识地、自觉地从官方意识形态走向民间、从学术走向大众,被大众所理解、认同、信仰并自觉践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理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之根本要求和价值指归。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
  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自觉契合的历史必然性
  当下,要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首先就要深刻解析“为何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自觉契合”这一问题,即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自觉契合的历史必然性。
  其一,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学术立场得以巩固的现实根基,使马克思主义规避“被边缘化”与“被放逐”的危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现实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学术立场而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大众只是在一般意义上知晓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基本价值取向则知之甚少,这使马克思主义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理论,其内蕴的大众立场依然处于“蛰伏”状态。本质上,马克思主义是为劳苦大众谋求利益的亲民理论,大众立场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向度。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时分时合:每当三种立场自觉契合并以大众立场为现实根基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繁荣时期;每当三种立场三元分立且背离大众立场时,就是马克思主义相对衰落时期。[2]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只有被大众所掌握、认同、信仰并自觉践行,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现实感召力和凝聚力。较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学术立场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虽是朴素的,却具有深刻的基础性。当下,无论是“回到马克思”抑或“重读马克思”、“重建马克思”,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本研究抑或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下存在及其现实意义,皆须深刻领悟大众立场之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诸多历史性成就,应该亦必然上升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有其深刻的政治合法性与深邃的道德合理性。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片面解读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化,仅仅聚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味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党制定政策、路线和纲领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简单还原为纯粹的意识形态理论、官方哲学或政党文化,势必造成意识形态立场对大众立场的干扰、官方权力对民间话语权的压制,如此,马克思主义极易呈现教条化、实用化的倾向并由此沦为政治精英主义,这将无限萎缩甚至窒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立场所内蕴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旨趣,亦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的巩固失去现实根基。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11大众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聆听者和积极传承者,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践行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绝不能游离出大众立场这一现实根基。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其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并指导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亲民利民惠民政策,这也深刻表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本身就内蕴深厚的大众立场。当前,某些人断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官方哲学,游离出大众立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抽象的意识形态研究和思辨的官方理论研究,其结果不仅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的发展进程,亦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的权威。游离出大众立场与大众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既缺失了理论创新主体亦缺失了实践发展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有着“被边缘化”与“被放逐”的危险,难以找寻到现实皈依。
  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也不能游离出大众立场而使马克思主义沦为晦涩的“玄学”,应理性、自觉地推动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高度契合,拓展并深化学术研究面向大众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强化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规避低质化倾向。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若游离出大众立场而闭门造车、为学术而学术,那么,其看似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尊重,实则严重缺失大众根基,终将在“拥抱”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无限萎缩直至窒息;看似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实则是将马克思主义置于凌驾于大众的之上的、“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视域下的理论成果不是冷冰冰的理论规范或价值中立的考证辨识,不是游离出苍生大众、不食人间烟火的“玄学”,而应始终秉持大众立场、立足大众实践、关照大众现实。然而,当前,某些学者喜欢“宅”于远离大众现实的书斋,纯学究式地解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将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也视为一种理论创新。还有学者断言,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严肃的科学理论体系和严谨的学术话语体系,若使其回归大众现实,则会降低其学术品位,使其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走向实用化、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他??在主观的概念推论和逻辑演绎中使马克思主义淡出大众现实,以求得理论上的纯而又纯,将马克思主义变成咬文嚼字的解释学、考据学或晦涩的“玄学”。这种“现实淡出、学术凸显”的学术研究正是马克思当年所鄙视的资产阶级学院化研究的“伪学术”,不仅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的大众效应,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大众的现实感召力,亦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魅力,最终会严重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亲民、为民的理论,大众立场应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学术立场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后两者得以不断巩固的现实根基。马克思主义不论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抑或学术研究对象,都不能背离大众立场,其只有在大众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能获得现实根基,在中国蓬勃发展。大众实践既可践行并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亦可为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的确立和强化提供实践源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经由学术的研究和传播,且为大众所理解、认同、信仰并自觉践行,才能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体系及大众心理自觉契合,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理论,真正发挥其解释中国和改造中国的重大作用,从而找寻到归属感,规避“被边缘化”与“被放逐”的危险,理性出场并始终在场。
  其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为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并赋予其深刻的政治合法性与深邃的道德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大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思想武器,亦是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抵制西方对我们的“西化”和“分化”之理论武器。上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指导地位和功能作用上的削弱和变异,正是苏联解体之深刻根源,我们须以此为戒。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死亡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等论调甚嚣尘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的暗流依然汹涌,且更为隐蔽化和多元化。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更应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1]26,倾力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对多元化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文化流派的思想整合功能与政治导向功能。
  就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能为其“保驾护航”,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大众的新实践、新探索和新创造,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秉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获得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支撑与精神鼓励。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强化其意识形态立场,才能有效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营造有效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和大众意识的良好社会舆情,为大众理解、信仰并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多元化社会思潮和大众意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才能被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为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资源;才能被现实地转化为一系列利民惠民、以人为本的路线和政策,强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鸣,引导大众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和价值信仰,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的发展进程。   就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而言,当前,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逐步从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独立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立场。[2]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要秉持与意识形态立场“绝缘”、与政治“二元分立”的“中立”立场。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必须与其意识形态立场自觉契合,赋予自身鲜明的政治合法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理应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学者在秉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进行理论研究时,必须赋予自己的学术研究鲜明的政治合法性,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具有为党和政府的政策提供理论论证与建设性构想的自觉意识和政治旨趣。否则,不仅会割裂无产阶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亦会沦为“经院的马克思主义”。[4]
  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只有与其意识形态立场自觉契合,才能既赋予自身深刻的政治合法性,亦赋予自身深邃的道德合理性。学者秉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所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只有被确定为国家的路线、方针或政策,升华至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才能获得深刻的政治合法性和指导地位,并在付诸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现实地彰显以人为本、利民惠民的巨大道义力量,由此亦获得深邃的道德合理性。
  其三,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视域融合提供必要学理支撑,开启有效对话。
  在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的发展进程中,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理论建构和理论发展,对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进行深刻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这些理论又回归大众实践,接受大众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在大众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创新,最终成为我们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学理基础。党的诸多路线、方针、政策在颁布与实施之前,总是征集广大学者的建议,鼓励他们做学理论证与可行性论证,而在颁布后,大众是实践主体,学者则秉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进行理论研究,成为为大众有效践行路线、政策提供可操作性方案、建设性构想与实践举措的理论主体,从而将“官方政策”与“大众现实”联系起来,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视域融合。
  学者秉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第一时间对大众的利益需求和现实呼声进行理论反馈,敏锐地对大众的新实践、新探索、新创造和新成果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凝炼、整合与升华,为我们党制定自觉契合大众利益的亲民利民惠民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必要学理支撑,最大限度地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理论带给大众的凝重感,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大众的现实感召力和凝聚力,消弭了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之间的“心理鸿沟”。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作为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大众立场之重要枢纽,立足大众现实,围绕大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解释”[5]387,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通俗易懂地解读马克思主义,“使日常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5]387,有助于大众更好地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大众实践、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现实之自觉融合。
  综上所论,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提供了学理论证和建设性构想,成为我们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期酝酿,亦是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大众现实之重要枢纽,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视域融合开启了有效对话。
  三、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
  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自觉契合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为党的路线、纲领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亦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研究以及与各种思潮的对话、辩驳与融合,更应注重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走向民间、从学术走向大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是一个有机整体,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关键就是要致力于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立场之三位一体的自觉契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应自觉走向大众、融入学术。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能立足纯粹的意识形态立场来谈论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等同官方理论或政党文化。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沦为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意识形态工具,搞形式主义,讲官话、空话和套话,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变成居高临下的政治说教。要理性把握大众方向,立足大众需求,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与立体化的宣传教育平台,使马克思主义走出机关、走出文件,从意识形态自觉走向大众生活,从官方理论自觉转化为大众理论,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自觉转变为日常性的群众语言,强化其平民情怀,规避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化倾向。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又要倾心将马克思主义切实转化为居民住房、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教育就业等利民惠民、以人为本的路线和政策,力求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中使群众成为改革发展成果名副其实的享用者,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促使群众自觉认同、信仰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亦要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自觉契合。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建设上升到国家制度与政策的高度,得以制度化、常态化与长效化,倾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学?g发展新格局,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的巩固和强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应规避抽象化,潜心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夯实基础,为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提供通俗易懂的大众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应避免意识形态的过度干预,但不能因此陷入与政治“绝缘”的“中立”立场,须秉持“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之自觉契合的视界融合法,将马克思主义研究置于广阔的历史宏观背景和鲜活的社会现实环境,广泛开展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善于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深入挖掘新问题和新领域,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在当下新的生长点,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现实研究及前瞻研究,倾力为党和国家制定利民惠民政策提供学理支撑和建设性构想。在此基础上,潜心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积淀经验,夯实基础。失却这一明确的政治旨趣,马克思主义学术化是不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亦会迷失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也不能游离出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不仅应具有高深的理论素养,还应放下知识分子的傲气,胸怀平民情怀,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力求通过学术研究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激励大众了解、认同、信仰并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自觉担当起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理论宣传者须站稳人民立场,做平民学者,自觉立足大众现实和大众需求从事理论研究,并深入工厂、农村和社区,坚持用事实说话,运用形式多样的研究方式和宣传手段,力求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规避抽象和空洞,使其从封闭的书斋文本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从严肃的学术话语体系嬗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体系,从晦涩的哲学原理转化为实用的生活哲学,从凝重的官方逻辑落实为现实的生活逻辑,为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提供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通俗易懂的大众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应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这一政治导向,力求为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之广度和深度提供丰富实践源泉。
  当下,“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论调时隐时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具隐蔽性和多样性。在现实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更要自觉秉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这一政治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方面,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受众主体,应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的引领下,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理论宣传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要逐步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政治信仰,避免因意识形态立场不坚定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判断是非善恶,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中历经了中国化的百年流变,自觉成长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大众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不仅能有效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亦可为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源泉。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自觉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征程,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自觉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敢于、乐于并善于发现、发展和创造生动有效的实践模式和实践方法,倾力获取卓有成效的实践效果,为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之广度和深度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和实践源泉。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理论宣传者要多管齐下,通过学术研究、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舆论导向等多种渠道,鼓励、引导群众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并着力对群众的实践模式、实践方法及实践效果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凝炼和建构,使其升华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的高度,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增加新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化的发展进程。
  结 语
  综上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大立场具有深刻的辩证统一关系,其自觉契合具有深邃的历史必然性并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绝非少数政治精英或学者,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仅要充分肯定政治精英和学者的创新作用,更要深刻认识普通大众的主体作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与通俗性、理论性与大众性之内在统一,着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学术立场与大众立场之三位一体的自觉契合。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扎根中华民族的沃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焕发出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强大的现实威力,理性出场并始终在场。
  (本文在撰写和修改过程中得到安徽师范大学朱平教授与彭启福教授的悉心指导,谨表感?x)

相关论文

马克思主义马克当代立场整体三大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
当代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