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重庆地域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重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的有益尝试。本文试对利用重庆地域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分析。
  一、重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和物质载体。”,[1]重庆地域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重庆红色文化资源可分三部分:
  一是以红岩精神为核心的党在重庆二十多年的革命史。据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统计,这部分资源在主城区分布有几十处。形成“一红二白”两个中心,一红指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方局驻地的红岩村,二白包括红岩魂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等。另外还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工作、牺牲的地方。如曾家岩、林园、新华日报社旧址、江竹筠等烈士被害的电台岚垭、杨虎城将军被害的松林坡;江津聂荣臻元帅纪念馆;开县刘伯承元帅纪念馆等。
  二是抗战文化。1938年底,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全国各行各业代表人士都汇集于此。工厂、学校、机关也都迁渝,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物质载体包括纪念馆、名人故居、重大会议或谈判旧址等。据统计,重庆抗战遗址共有767处,著名的如“中国民主同盟会旧部”、“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爱国将领和民主人士旧居有桂园、特园、冯玉祥旧居,及号称“民主之家”的爱国民主人士鲜特生的公馆鲜宅等。精神财富则是“宣传抗战,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的抗战精神。
  三是在新中国建设中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建国初,巴渝儿女在邓小平、刘伯承等为首的西南局领导下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两年时间就修建起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重庆成为三线建设核心部位,承建2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不计得失;意气风发,迎难而上;忘我工作,一往无前”的三线建设精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让重庆成为最大的移民地区,15个区县百万移民所体现出的“舍小家为大家”的移民精神成为新时期重庆红色文化中最耀眼的部分。
  二、重庆地域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1、重庆地域红色文化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党在重庆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尤其是南方局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在这里用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迎来了新中国的霞光。建国后,巴渝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废墟之上重塑山城的壮丽,数百个三线建设项目在这里落地,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建设,其中展示出的三线建设精神历久弥新。三峡工程使巴渝儿女在世纪末重新诠释了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闪耀在巴渝大地的红色文化像课外书,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重庆地域红色文化是我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盛开出的灿烂花朵,她直观生动地表现了党在大西南以及巴渝儿女敢于破旧立新的勇气和坚强决心,也弘扬了巴渝儿女浓厚的家国情怀,尤其是重庆抗战文化中反映出中国人民不甘屈辱,敢于胜利的伟大力量,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传递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
  2、重庆地域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动力
  据调查,目前多数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灌输模式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排斥心理严重,教育效果堪忧。而重庆红色地域文化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它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和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人物,使学生通过真人、真事、真迹的感染直接融入到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民族精神教育,间接地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需要倡导的精神。比如,影响了几代人的红岩精神,江姐等革命志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一直感染着每一位中国人,红岩故事跌宕起伏,相关文艺作品情感冲击力强,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因此,重庆地域红色文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积极作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动力。
  三、重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以重庆地域红色文化为载体,结合传统理论教育方式,形成合力,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教育的不足,有效地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目的。
  1、开设红岩精神相关文艺作品鉴赏选修课
  高校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更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条件的院校尤其是在渝高校可以选聘相关老师作为导师,使学生一边欣赏红岩精神文艺作品,一边能得到专业性的指导,更能从专业角度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利用这种方式,重庆地域红色文化顺其自然地融入大学生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巧妙变身”。
  2、定期进行红岩影视作品展映以及建立相关社团
  学生活动是高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精神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高校可以通过每学期举办相关文艺作品展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可以建立重庆红色文化交流或研究方面的社团,组织讨论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建立主题教育网站
  信息化时代,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可以利用学校官网或者二级子网平台,专门设置反映红岩精神、重庆抗战文化、三线建设精神、三峡移民精神专题板块,继而延伸出相关的栏目和载体,比如微博、微信交流平台等。将重庆地域红色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拓展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重庆红色文化,并借此强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开展重庆红色文化为主题教育活动
  高校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一般“是指把一定特征的某种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2]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可以开展重庆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包括参观、征文、演讲等更加接地气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他们自然而然会更多地感受到党在重庆以及巴渝儿女为了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而创造出的辉煌史诗,认同、?`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论文

重庆价值观地域社会主义红色主义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
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