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对构建新时期国有企业“大政工”格局的一些思考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2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经济新常态和改革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诸多利益格局的深层次调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价值多元化、群体多层化、诱惑多样化、问题具体化等诸多新问题,亟需我们用新思维适应新常态,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机制树立新导向。传统的 “小政工”模式下的工作方法和内容,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拓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实施“大政工”。所谓“大政工”格局,就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以政工部门为龙头、以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
  一、构建“大政工”格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本没有“大”“小”之分,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其在运作方式、活动范围、工作成效等方面都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加强,构建“大政工”格局可以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一)可以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
  传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层次模糊、思路狭隘,缺乏整体架构和综合布局,侧重于点对点、就事论事。这种临时“抱佛脚”“救火队”式的工作方法,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解决了不少思想层面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职工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精神世界、价值追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元化”显然无法轻松??对和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多元化”的需求。构建“大政工”格局,可以突破传统视阈,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安排和科学筹划,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展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性和多角性功能。
  (二)可以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以往衡量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一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标尺,带有滞后性。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在于事情发生以后追究责任、批评教育,而应该在于积极引导,预见性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不良苗头加以警戒。构建“大政工”格局,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实现延伸,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警示性。
  (三)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传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那种你说教我接受,你在台上我在台下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单向灌输;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完全推给党建政工部门,不利于“一岗双责制”的落实,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构建“大政工”格局,可以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由单向灌输式向交互参与式转变,行政部门和普通职工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工作方式由一花独放向百舸争流转变。行政部门与党建政工部门之间、教育主体与施教对象之间的互动性增强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才得以拓宽,威力才得以提升,实效性才得以增强。
  (四)可以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传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上不够;在把握施教对象的差异化、层次化上针对性不强。目前,国有企业适逢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相对应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转型,要积极改变过去那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连续性、实效性、约束性、规律性、针对性的弊端,打破思想界限,加入和提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坚持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行为分析和预测预判,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构建“大政工”格局应把握的原则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格局,是企业发展和群众思想变化规律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逻辑演绎的必然产物,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战略方针的题中之义。
  (一)坚持党委领导一元化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党委必须负责。同时,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从来不是独立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生动实践,而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和重要保障,领导干部在规划企业的整体发展蓝图时,必须严格规划落实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共同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遵循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原则,分层分类明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工作部署整体化
  要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全环节,融入到改革转型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必须将企业生产经营、改革转型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在下达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指标捆绑下达,年终一并考核;在体制机制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等改革转型中,坚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同步谋划,组织机构同步设置,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工作同步开展。同时,行政干部应有明确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指标,党务政工干部也应承担生产经营、改革转型责任,使“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
  (三)坚持活动内容创新化
  创新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由于现阶段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和任务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焕发新的活力,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创新。具体来讲新时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趋势、重视利益的引导性趋势、综合立体的渗透性趋势、民主多元的互动性趋势。   (四)坚持参与主体多极化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尊重职工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在整体部局上体现综合性,在活动方向上体现针对性,在部门配合上体现联动性,在教育方式上体现互动性,在参与对象上体现全员性。
  三、构建“大政工”格局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大政工”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现阶段,构建“大政工”格局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载体创新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焕发新的活力,载体创新是关键。要以服务企业发展中心任务为出发点,设计开展各类创先争优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职工,千方百计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微信、微博、QQ等电子媒体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的优势,发布重要信息,组织开展讨论,澄清事实真相,对微信、微博等影响力大的网络平台,加强监控和引导;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为依托,调动职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相结合,实现政治的整合功能、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制度的约束强化功能有机统一和相互支撑。
  (二)强化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是构建“大政工”格局的活力之源。党建政工部门内部、党建政工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通过?h群联席会、领导办公会、政工例会及各类专业委员会会议等渠道,吸收政工人员参加,确保思想问题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在规划发展蓝图、出台政策措施、安排生产经营任务时,要明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任务,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生产经营的最前沿,发力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要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观,不断建立完善党务政工干部与行政干部定期交流制度,让两者换位思考,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党务政工干部和复合型行政干部,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打好基础。
  (三)落实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要适应国有企业群体多层化、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就必须做到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面对诱惑多样化、问题具体化的现实,要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警功能,建立各种可行性强的应急预案,利用广泛通畅的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和捕捉职工队伍中的不良倾向和苗头,采取针对性措施;在企业面临困难时,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疏导人心、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上发挥重要作用,团结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要尊重职工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开展小型灵活、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培养队伍的凝聚力。
  (四)发挥骨干作用
  构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格局,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打造一支政治业务强、作风纪律严、思想素质好,具有丰富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复合型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十分必要。要吸引和选拔一批群众信得过、有激情、想干事、有能力、愿奉献的年轻人才充实到党务政工干部队伍中来,形成一支数量相对稳定、学历水平逐步提高、年龄构成日趋合理、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互促互补的党务政工干部队伍。
  四、结语
  探索构建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新格局,需要全面提高认识,建立保障机制,层层抓好落实。要运用“大政工”新格局真正将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改革转型深度融合,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企业经营发展,以企业经营发展检验和促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打破经济发展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壁垒,达到双赢。

相关论文

政工国有企业格局国有
国际经济法视野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新时期中药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优化思路研究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