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政策论文

优化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的财税政策

  一、酉阳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贫困现状及精准扶贫实施情况
  酉阳县总人口84万,截至2015年年底,有贫困村92个,贫困人口89658人,是重庆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国家级贫困县。随扶贫投入的加大,方式的创新,酉阳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5年实际脱贫50628人,2016年65721人,均超额完成当年脱贫人数计划。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还得到以下具体项目情况:“借款启动―奖补巩固―信贷提升”扶贫产业到户工程,发放借款3200万元、奖补资金3800万元、贷款2.14亿元,惠及贫困户1.8万户;“教育到户”资助经费8326万元,实现贫困学生全覆盖;“搬迁到户”累计投入5250万元,搬迁贫困户13190人,超额完成市上下达考核指标任务;“保险到户”统筹资金3800万余元,为贫困户购买“五大保险”,实现贫困户保险保障全覆盖;“培训到户”开展养殖、驾驶、厨师、工程机械技能等培训48次,培训贫困户6404人。
  为完成《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2015.8)中酉阳2017年“脱帽”的目标,2017年计划脱贫22000人,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二)酉阳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公共服务提供不到位。酉阳地处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酉阳的发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也是农户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第二,对上级依赖性太强。由酉阳县公共支出预算表可知, 2016年酉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均高于渝东南及重庆市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状态良好。但酉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1435亿元)远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055亿元),约为其4.3倍,渝东南为3.4倍,重庆市为1.8倍。可看出,相比于市区,县级财政收入更难满足支出,更依赖上级转移支付?硗瓿山ㄉ琛O录墩?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较大,财力明显不足,说明上下级政府之间在事权和财权划分上不尽合理。
  第三,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酉阳目前的就业保障政策仅停留在补贴层面,只能暂时解决无业和待就业群众的生活问题,未着眼于贫困人群的长期生活就业保障。另外大量劳动力和人才纷纷流失,使酉阳接下来的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第四,农业产业链不完善。酉阳县出台“十个精准”扶贫措施,整合大量资金建成扶贫产业体系以带动农户参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但从走访调查交流发现,产业扶贫方面政策缺乏持久性,并未精准到户,特色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从产到销存在诸多问题,当地贫困户在扶贫项目中参与度不够,特色农业的发展并不如报道中那样乐观。
  第五,旅游产业扶贫带动能力不足。酉阳现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带动当地GDP增长。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旅游致富仅占群众收入来源4.5%,说明旅游业的带动贫困户参与能力不强。部分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示范片区只着眼于旅游旺季,导致旅游资源长期闲置,且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品牌效应。
  第六,税收政策对精准扶贫的配合不够,政策可持续性不强。精准扶贫本应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但目前政策主要依靠财政补贴、特色产业税收减免等粗放式扶贫政策,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另外,并没有专门针对精准扶贫的具体可行的配套税收政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税收政策导向性。
  第七,政府部门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从政策制定、计划设计、落实到外部监督,扶贫部门落实到户基本实现,但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力度有待提高。
  二、优化精准脱贫的财税政策
  (一)增强公共财政实力
  第一,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用于城乡公路、乡村公路、通信设施、互联网村村通等方面建设,改善渝东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状况,打破制约农村农业、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第二,调整预算结构,将我国政府预算体系中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所占比重调高,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资金增多,以减少地方政府因为资金不足导致基础公共服务不足的现象。
  (二)调整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
  增加下级政府税收分成,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拥有足够财力发挥政府职能。但如果使下级政府事权、财权过多,会使上级政府的统筹管理能力下降,不利于政策实施落实;同时,一些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方面的事权不应由下级政府承担。因此可以直接由上级政府负责这部分事权和支出,既减轻地方负担,又保证上级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三)提高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第一,增加教育投入,对来乡村执教的教师、返乡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奖励,改善教育条件。
  第二,对接受高校毕业贫困生参加就业见习和定向就业培训的,给予见习补贴和培训补贴,对返乡就业的人口进行补助。开展养殖、驾驶、厨师、工程机械技能等各类培训。
  (四)健全农业发展产业链,带动贫困人口参与
  第一,探索实施“引进(或自培)企业+基地+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提高贫困户参与度的农业产业模式。农村的贫困人口中许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大多为劳动力较弱,而该模式的产业就在贫困人口居住地附近,对劳动能力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带动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脱贫。使他们摆脱以往等补助、等补贴的贫困状况。
  第二,加大资金扶持。一是整合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瓶颈;二是对购买青花椒、烤烟、油茶、苦荞、茶叶、青蒿、蜂蜜、山羊、高山蔬菜、有机大米等的贫困户进行种子成本补贴,提高其参与种植特色作物的积极性,降低经济负担;三是对调动贫困户参与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引进(或自培)企业、农业大户进行奖励,增加其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利用科技成果引领。一是邀请重庆高校、研究院所的农业科技专家,引领和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队伍,解决有些农产品品种混杂、产量不高的问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采取“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实现对产出过程的全面监控。并利用电商,向消费者展现绿色农业生产过程,更好地实现产品推广,拓宽营销渠道,实现产销对接,增加销量。
  (五)提高旅游?a业扶贫能力
  第一,增加财政指导性投入。投入部分财政资金对当地居民进行培训指导,大力发展有精准扶贫特质的特色乡村旅游业。
  第二,探索提高贫困户参与度的旅游产业模式。落实股权带动机制,允许贫困户将家里的土地、林地等资产入股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中,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形成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示范片区,发挥规模效应。
  第三,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政策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农业企业或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并开拓旅游扶贫观光采摘、农耕体验、商务活动等不同版块,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旅游产业和特色效益农业融合发展。
  (六)税收政策支持
  用税收政策配合当地的精准扶贫政策,可以有目的性的引导企业更多更好地参与扶贫开发。
  第一,增值税方面。一是对各类机构为农民举办的农业机耕、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种植技术、旅游发展、电商经营等培训免征增值税;二是对吸收贫困户参与的农业、旅游企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在当年按实际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数,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增值税减免;三是对于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按贡献程度给予适当的梯度税收优惠,以此鼓励企业主动增强自身实力,进而为当地经济注入活跃的血脉。四是将四档征收率(6%、5%、4%、3%)简并为两档征收率(5%、3%),降低企业税负。
  第二,企业所得税。一是在评定小微企业时,取消企业从业人数限制,或者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从总从业人数中减去以余额评定;二是对建设在贫困村的不满足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的环保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对向贫困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的企业,对转让所得将500万元的数额限制改为1000万元。
  第三,个人所得税。一是对贫困人口在企业所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免征个税;二是对贫困人口以资产入股方式参与旅游业、农业产业的分红,免征个税;三是合并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并按年计算应纳税额,以减少一些工资薪金不高但劳务报酬高的人的高税负问题。
  第四,其他税方面。一是对在贫困村进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污染治理企业所占用的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二是政府应对贫困地区土地集中使用或因精准扶贫开发项目需要流转的土地,出台相关土地流转税优惠政策,引导优秀企业进驻,带动就业。
  (七)提高政府各部门服务能力
  第一,优化服务举措。加强政府部门协作,参与扶贫帮扶。如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微企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微企工作指导站,帮助微企的申报指导、政策咨询。
  第二,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管理、公众监督。开发建设精准扶贫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政策及时公布、资金使用透明、扶贫数据动态更新、干部工作受监督。
  第三,落实精准扶贫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动态考察监督,跟踪各项工作进展,减少虚假工作成果数据,保障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为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1021。]

相关论文

精准扶贫财税优化政策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与经济效益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新时代优化行政管理的成效思考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