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基于国际贸易视角下的就业技能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一、引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在对建设制造强国的五点建议中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缺一不可。笔者通过对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的梳理发现,对一国就业技能结构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其中有涉及各大产业的就业(罗良文,2007)和不同区域的就业(姜亚鹏和王飞,2012)为研究对象,同时从技能结构来看,有涉及低技能劳动力(Scholler,2007)、高、中低技能就业(Crino,2012)和高、低技能劳动力(孟雪,2012;唐东波,2012)。然而,尽管近年来对国内就业领域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一方面,对国内就业结构的研究中,鲜有文献对中国的就业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另一方面,在国内文献中,也较少有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就业结构上存在的差距。
  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从就业技能结构的视角出发,谈谈2025中国制造强国之路到底有多远?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社会经济账户提供的劳动投入数据,利用相应分解方法对劳动投入数据进行拆分,共分为三大类:高技能就业人口、中等技能就业人口和低技能就业人口;并以4个金砖国家(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和4个发达国家(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为研究对象,对1995年-2009年国际间的就业技能结构进行比较与分析,最终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对中国实现2025制造强国的启示性建议。
  二、各国就业技能结构概况
  本文所使用的技能劳动结构,采用WIOD的社会经济账户表中的这三种技能劳动的分类,即将低技能劳动力定义为仅接受过第二阶段基础教育以下的劳动力,将中等技能劳动力定义为接受过第二阶段基础教育但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将高技能劳动力定义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
  首先,来看几个有代表性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就巴西来说,从总就业中各种技能就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995年-2009年巴西的分技能就业结构变化较大,中等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占比结构呈“偏X”形,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低技能劳动力处于主导地位,随后持续下降,而与此同时,中等技能的劳动力则呈相反趋势。同时,对其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数据分析可知,这一时期内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就我国而言,同期中的我国在分技能就业结构整体上变化不是很大,低技能的劳动力占主导,其次是中等技能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次之,最后是高技能劳动力;就俄罗斯而言,总体上来看,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一期间分技能就业结构也呈“两阶段”式:第一阶段(1995年-2005年),技能就业结构格局变化较大。对于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所占比重来看,总体上两者呈“水平V”形,1995年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相差不多,随后伴随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持续升高的同时,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呈下滑趋势;第二阶段(2005年-2009年),俄罗斯的技能劳动力结构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就印度而言,从总就业中各种技能就业所占的比重来看,这一期间其分技能就业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低技能的劳动力占主导,其次是中等技能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次之,最后是高技能劳动力,其技能就业结构也呈“两阶段”式:第一阶段(1995年-2003年)变化相对显著,第二阶段(2003年-2009年)技能劳动力格局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
  其次,再来分析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就美国而言,这一时期其分技能就业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即中等技能的劳动力占主导,其次是高技能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次之,最后是低技能劳动力;从其技能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图来看,总体呈“Z”形,伴随中等技能的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占比持续小幅下降的同时,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呈上升趋势;就德国而言,这一时期其分技能就业结构整体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即中等技能的劳动力占主导,高技能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次之,最后是低技能劳动力。从变化态势上看,伴随中等技能的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占比持续小幅下降的同时,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呈上升趋势;就日本而言,这一时期其中等技能劳动力在日本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比重格局来看,其分技能就业结构也呈“两阶段”式:第一阶段(1995年-2004年),技能就业结构格局变化较大。对于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所占比重来看,总体上两者呈“水平V”形,1995年高技能和低技能?诙?力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相差不多,随后伴随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持续升高的同时,低技能劳动力占比迅速下滑,第二阶段(2005年-2009年),其技能劳动力结构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就韩国而言,这一时期其分技能就业结构变化较大,其高、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占比结构呈“X”形,2002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中等技术的劳动力处于主导地位,随后持续下降,而与此同时,高技能的劳动力则呈相反趋势,总体而言,高、中技能劳动力一直占韩国劳动力的主导地位,并且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整体上也呈“两阶段”式:第一阶段(1995年-2005年),分技能就业结构格局变化较大,而第二阶段(2005年-2009年),分技能就业结构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态势。
  三、就业技能结构的国际比较
  那么与新兴工业化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相比,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技能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技能差距又在哪里?接下来将详细地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   首先,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对比来看,无论是从低技能、中等技能,还是高技能角度来看,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规模最大。剔除规模因素后,2009年这四个国家的高、中、低三类技能就业的比重分别:巴西为37.4%:45.7%:16.9%,中国为62.1%:31.4%:6.5%,俄罗斯为6.2%:79.8%:14.1%,印度为63.1%:29.4%:7.4%。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就业技能结构十分相似,结合1995年、200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和印度就业技能结构的变化过程也极其相似,但从上述各国的总体趋势分析中,可知自2003年以来印度的就业技能格局基本处于稳定的态势:63.1%(低技能劳动力)、29.4%(中等技能劳动力)和7.4%(高技能劳动力),而中国则不同,伴随中等技能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不断上升,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的就业技能结构处在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同时,俄罗斯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的一个特例,其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占比高达79.8%(2009年),不仅高于金砖国家中的其他三个国家,同时也高于本文所涉及的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这与俄罗斯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政府在教育上强有力的措施不失关系。因此,金砖国家就业技能结构水平差异,也从另外一角度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大趋势下,中国和印度相对更依赖低技能劳动力产品,换言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仍处于在低端锁定,以提供低技能产品的生产为主。
  其次,从发达国家的对比来看,美、德、日和韩四国的技能劳动力均以中、高级劳动力为主。2009年这四个国家的高、中、低三类技能就业的比重分别:美国为8.5%:56.9%:34.5%,德国为14.3%:58.0%:27.7%,日本为7.7%:66.0%:26.3%,韩国为9.4%:42.4%:48.3%。剔除规模上的影响,其中韩国较为特殊,韩国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最高,且在韩国国内高技能劳动力的占比已超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比,而美国、德国和日本仍然主要以中等技能劳动力为主。
  因而,就中国的技能劳动力占比来看:72.4%:25.3%:2.3%(1995年),66%:29.5%:4.5%(2004年),62.1%:31.4%:6.5%(2009年),虽然从格局上看正处在一个优化的进程中,但从优化的速度上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在本文所选的金砖国家样本中,仅略高于印度的优化速度。从技能劳动力的差距上来看,如上述分析所言,在本文所选的四个金砖国家样本中,中国仅高于印度,并且与俄罗斯的差距较大;同时与发达国家的数据相比较发现,中国在劳动力技能结构性优化有待深化。
  四、政策建议
  从以上对本文选取的四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四个发达国家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的就业技能格局现状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笔者的政策建议如下:
  1.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国2025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规划,从内需和外需两个角度出发,促进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
  2.从本文的数据分析中可推断,中国目前的就业结构现状所反映出我国目前仍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种窘况不利于我国实现2025制造强国,也不利于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因而,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引导企业通过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水平。
  3.从国际贸易的贸易效应来说,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国际贸易溢出效应,提升我国的劳动力技能结构。

相关论文

国际视角国际贸易基于技能结构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深化改革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