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部支撑系统研究

  中?D分类号:F27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15-03
  一、引言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一直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大力倡导者,她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递交了五项提议,其中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依然在列,董明珠每年都会围绕中国制造与企业创新等话题,从不同层面发声。今年递交的五项提议中更是有三项都在大力推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另外,格力一直将技术创新贯彻于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也一直将掌握空调的核心技术作为立足之本,才使得格力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7年1月19日公布了2016年的中国发明专利排行榜,格力电器以3299件专利授理量和871件专利授权量,在榜单上占据全国第七的位置,在前十的企业中,格力是唯一一家家电企业,可谓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些年格力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力电器一直锲而不舍地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和其强大的内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系统。
  二、格力技术创新能力的内部支撑系统
  Leonard-Barton(1992)认为是组织价值观以及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三方面的能力组成了技术创新能力。陈劲等(2003)认为能够有效带动、激活、创造并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为技术创新能力。白俊红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所包含的各个过程经过协同所发挥的一种综合能力为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在已有的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人员的投入以及技术的研发,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两部分组成,即内部支撑系统和外部支撑系统。其中,外部支撑系统包括国家科技环境、政策导向等几个方面。内部支撑系统则包括企业的研发体系能力、R&D能力、融资能力、技术学习和培训平台、生产运作平台、价值实现平台六大方面。格力电器也正是因为这六大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国内市场中唯一一个在技术上不受制于外国技术的企业。
  (一)研发体系能力
  格力研发体系共有四个部门,包括家用空调技术开发部、商用空调技术开发部、科技管理部、制冷技术研究院等,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协调与配合,达到研发部门能够高效运转的目的。格力技术研发机构有8个技术职能单位,即:基础研究院、产品研发中心、基础零部件研发中心、实验室检测中心、模具中心、试制中心、自动化设备制造中心、绿色资源再生中心等。不同部门有各自侧重的工作,这几个技术职能单位的技术涉及范畴涵盖了基础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技术等几大方面,形成了格力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格力在中国制造中占据领先地位保驾护航。目前,格力累计拥有专利数为两万多项,格力获得这么大数量的发明专利绝非偶然,归根结底还是要归功于其完整的研发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都没能抵挡的住改革与发展的浪潮,湮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中,面对这一境况,董明珠曾发表过这样一篇言论:“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就等于让人家掐住了发展的咽喉”。言外之意就是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并且可能或者已经对国际上同类企业造成威胁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技术封锁,在这道关卡中,有太多的中国企业遭受了重创。但这是由于格力对自主创新之路的坚持,对研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对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每年花在科研上的投入都超过十亿元,才使得格力在家电行业一直掌握领先的核心技术并不受制于人。
  (二)R&D能力
  保持制造业的发展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其中在技术上要想寻求突破就必须依靠一个企业在技术上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开展自主创新,保持技术领先,这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前提,为了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不依赖于同行业竞争者的技术,也是在制造业中一个企业长久领先发展的关键。
  我国企业是在极其复杂的转型经济中完成技术追赶和自主创新实践的,1991年,格力由几家效率低的国企重组而成,在当时只是一家有二百名员工、没有名气且规模很小的工厂,空调年产量为两万台。无论怎样去规划它的未来发挥规模与格局,它都不具备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资质与潜力,尤其是在空调领域,当时美国巨头正在享受着自己在空调领域的垄断果实,而经过不断在技术上寻求突破,现在最让格力引以为豪的恰恰是当初能力低到尘埃里的研发能力。当然,在格力决心发展自己的技术并迅速付诸于行动之后,必定是付出了极大心血与努力的,但在这其中,所有困难的克服和成果的取得都要依靠于格力在研究与开发上大量的资金与人才的投入,现在格力所拥有的5 000人的研发团队规模相比于家电行业的专业机构也丝毫不显逊色。另外,格力已经建立了400多个实验室,正是在研发部门无上限的投入使得仅2016年格力的销售额就高达1 100亿元,利润高达150亿元。另外,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不断产生新灵感和创造新动力的源泉,在格力每年都有设立高额度的科技进步奖励基金,对当年不管是管理还是技术方面有创新贡献或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部门或个人给予不同数量的物质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格力专注于自主创新实践已有较长时间,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发经验,不难看出,研发实力雄厚是其产品的保障,其研发团队在目前国内空调行业中最为庞大,并且早已形成了合理有效的人才梯队。这种在R&D模式中的发展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与借鉴。   (三)融资能力
  每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要具备一定的资本结构和规模,因而就需要合理的融资方式给与其支持,一个合理的融资方式是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获得产品利润和财务杠杆利益的有利保障。
  格力财务公司的前身是于1995年成立的珠海珠光企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有20年的历史,在2003年更名为格力财务公司,也是财务类公司中全国第一家以重组的方式成立的。财务部门是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资金支持的平台,财务部门通过统筹资源建立起全新的以财务为支点的资金借贷平台,使全企业形成资金计划一盘棋,结算业务一中心的局面,为股票、债券、基金三大板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到2008年,格力电器经广东银监局同意后,将对格力财务的注册资本增加至15亿元。以89.25%的控股数成为其控股股东。现在董明珠的梦想是把格力电器财务公司做成一家世界一流的金融企业。据她介绍:“原来格力的钱都存在银行,收益是一亿多,现在钱放在财务公司,收益是四亿多元,资金的收益率和适用效率都大幅提高了。”现在剔除不可归集因素,资金归集率高于80%。
  另外,家电企业生产设备的价值并不算高,所以在这种前提下,企业的存货核算和销售环节就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格力空调从2005年至今,已经连续十一年空调销量全国第一,这不仅要得力于格力过硬的空调品质和其品牌优势,还要归功于格力的区域代理制与线下店铺相结合的渠道营销模式。以往银行保理融资模式只能满足一对一的本地化投入,对于经销商和供应商遍布全国的格力来说是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为应对这种情况,格力财务公司以格力电器的采购管理系统为依托,设计了保理业务一对多、跨区服务,满足了上游供应商的金融需求。从另一个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近几年来格力往往高出其他企业一大截,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借助渠道所实现的融资能力。
  (四)技术学习和培训平台
  格力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管理制度和模式全是在发展道路中摸索出来的,从来没有借助过外部的咨询公司。在董明珠的思维模式里,终究只有自己的员工最了解企业运营模式中的不足,只有在自己企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最好的诊疗师,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格力员工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与环境的激励,格力很多年轻员工表示,在格力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处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自己,格力的企?I文化不断的督促自己去进步、去成长,这个挑战其实是无形的,但相比于其他企业来自绩效或业绩的压力来说,这种无形的压力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内在动力,也是格力员工不断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最大动力。
  另一方面,格力素来在家电行业有“黄埔军校”的称号,其中被同行挖走的技术人才却也有不少,但这在董明珠看来,却并不是一件要为其过分担忧的事,她认为很多技术人才正是有了格力提供的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充满创造力的企业氛围才会发挥最大的价值,这种自信现在看来并不是盲目的,由此可见格力的培训平台所发挥的巨大价值。
  (五)生产运作平台
  生产运作即为企业将投入的多个生产要素进行转化与重组从而创造效益的过程,在制造业企业中,企业在生产价值链中输入原材料、劳动力、能源、资金等一系列要素,最终被转化成流入市场的各样产品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产物。不只是对制造业而言,发展都是永恒的主题,并且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发展又远远离不开创新二字,创新的融入使得企业的运作方式也经历了从大批量生产到计算机集成制造最后到绿色制造的一步步跨越。在格力,董明珠曾说:“制造业一直都被定义为传统产业,在以前这并不为过,但是现在是大数据和技术创新的时代,传统产业应该被重新定义。”所以当众多企业还在为如何改革创新、提升竞争力而困惑时,格力早已将视线投向了精深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目标,将技术创新融入到生产产品运作的各个环节,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不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进一步用消费者想不到的技术引领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真正的技术引领与创新驱动。
  (六)价值实现平台
  企业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在于改变,而不是模仿。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应该在于创造市场,而不是跟随。而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就在于生产出值得信赖的产品,关键就在于产品品质,这也正是现在一直在提倡的“工匠精神”的核心。
  三、结语
  对多数企业而言,成功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但获取核心技术却是其最终目标,总是停留在与人合资、买他人技术或者不断模仿的阶段,企业无法获得长远发展 。所以,运用技术创新,从企业的研发体系能力,融资能力等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是一个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关论文

技术创新内部能力研究系统技术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