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从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未来努力方向

  1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作用,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按照每四年进行一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要求,文化部办公厅于2017年01月05日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17〕5号。相应的评估标准也一并公布。
  自1994年首次评估工作开展,至本次已经累计进行了六次评估,每次评估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下,各级地方政府对基层图书馆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每一次评估标准的进化,都是对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
  2评估思想的对比:建设导向型向效能导向型转变
  对比《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精神可以看出,评估思想已经由建设导向型向效能导向型转变。
  本次评估明确提出三个重要思想:“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
  2.1以评促建
  公共文化建设的政府主导原则,决定了政府的主体责任。图书馆建设的主体责任者――政府,掌握着人、财、事三权,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绝对绕不开对各级地方政府保障的评估。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下,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不管是在馆舍建设,还是在软硬件投入方面,都拥有了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图书馆比肩的实力。但,目前中西部图书馆的建设还是十分落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应该说评估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要促进图书馆的建设。所以,以评促建的指导思想仍然贯穿于整个评估体系始末。
  2.2以评促管
  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推动管理创新,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第六次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中,新增了许多加强管理方面的指标,比如:法人治理、第三方评价机制、政策与法制保障、章程与规划。总体来看,更加强调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行业协作协调的常态化,专业机构管理的专业化。
  2.3以评促用
  就是要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综合利用率,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在公民文化生活中的存在感,以及市民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和获得感,最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与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来源于《国家“十一五”?r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和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相关会议中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惠及全民原则”。
  本次评估标准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就特别突出了服务效能部分,具体表现就在于1000分的基本分值,服务效能就独占400分;500分的加分分值,服务效能独占200分,综合占比由第五次的22%上升到40%(见表1、2)。可见评估组专家对公共图书馆“以评促用”的重视程度。
  3评估分工更加明确,评估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2017年01月05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正式发布《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对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的具体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3.1评估分工更加明确
  本次评估由文化部、中国图书馆学会、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分工负责开展评估定级工作。文化部统筹负责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国图书馆学会配合文化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组建评估工作小组,对省级和副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并抽查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负责本辖区内评估定级工作,组建评估工作小组,对地市级、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文化部委托第三方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纳入评分体系。同时,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各级参评公共图书馆将自评数据录入“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管理服务平台”[1]。
  3.2评估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第六次评估采取线上数据审核、实地评估和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评估方式上有了重大创新。采取线上数据审核,自动上报和人工填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手段,建立无纸化上报系统,节约了物理成本,同时也考虑到了全国范围内各馆采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一,接口各异,系统统计项设置与各馆平时统计设置不一致等情况,允许人工填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次评估,建立起全国公共图书馆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甚至可以实现基础数据上报的常态化,实时掌握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有利于迅速及时做出反映,对以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公共图书馆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有效的实践依据。
  本次评估与前五次评估另一个不同点就是加分制。基本分值是1000分,加分分值是500分(见表2)。对一些新现象比如法人治理和文创产品等进行鼓励,这些创新都有加分(见表3)。加分制鼓励每一个图书馆除了基础性的工作之外,还要有更多的创新,发达地区通过一些前沿创新的项目可以多加分,对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也有一些因地制宜的加分项目。通过加分制每一个图书馆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走个性化和标准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2]。   4评估指标
  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服务效能、业务建设、保障条件。相对于第五次评估的设施与设备、经费与人员、文献资源、服务工作、协作协调、管理与表彰及重点文化工程七大部分有高度的融合。
  4.1服务效能
  前几次评估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步。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模式出现,如电子书阅读、有声阅读、动态阅读等。
  时代在变,图书馆也要与时俱进,大胆跟进,这就需要图书馆不断的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迎合市民的阅读需求。旧的评估指标显然已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4.1.1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对民众阅读模式和习惯以及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次评估提出了诸如“数字化阅读量占比(%)”、“微信公众号、微博服务”、“移动图书馆”、“触摸媒体服务”、“服务数据显示度”等一些列评估指标。
  “数字阅读量占比”指标是根??近几年民众的阅读模式越来越数字化而提出的。根据《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2016年全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增长率达12.3%。2016年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增长25%,增速比2015年提升6.5个百分点。相对于2015年,2016年数字阅读内容总量增长率达到88.2%。阅读用户中,只看纸书的占23.9%,只看电子书的占36.7%,纸电同看的占39.4%[3]。
  通过表4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占比”是通过加分的形式体现,这就兼顾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一方面考虑到东部发达地区平板电脑、手机等数字阅读设备持有率高,公共图书馆对数字阅读理应走在前列,同时也考虑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客观条件,没有将本项指标列入基本项目中。从指标值最高分对应50%的占比也可以看出,未来数字阅读在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上的一个重要地位。
  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化新媒体的流行,公共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媒体平台推送资讯、活动及图书馆公告等信息,大大拉近了与读者距离,提高了互动效率,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的粘合度。
  4.1.2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图书馆作为推广全民阅读运动的排头兵,理应将阅读指导、阅读服务品牌建设、服务创新推广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阅读指导”由基本项和加分项组成,此项指标是依据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公民终身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而提出的。在加分项中,设立导读岗加5分,虽然只是加分项,但是也可以看出本次评估对未来图书馆发展方向的倾向性。图书馆服务应当侧重品牌建设,以南山图书馆的沙龙系列活动及博士论坛、南山文化讲坛为例,已经形成了南山图书馆的响亮名片,长期受读者的欢迎。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推广手段和方法创新不能停歇。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地市级图书馆未来的努力方向可以概括为:第一、改变传统思维,勇于创新,注重服务品牌的打造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善于利用新兴宣传手段推广图书馆服务品牌。第二、必须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入先进人才和设备,如果要想适应数字化阅读的潮流,首先要培养图书馆员的数字化阅读意识,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图书馆员。
  4.2业务建设
  本部分中重点突出了三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
  4.2.1硬件设施
  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应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建设方面。新技术应用主要以加分的形式体现,包括:(1)馆藏统一数字化揭示平台,加2分;(2)图书防盗检测,加2分;(3)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图书上架,加2分;(4)自助借还,24小时自助图书馆,加2分;(5)馆内图书流通动态数据分析能力,加2分。这五项要求,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地市级图书馆来说都可以达到其中几项。以南山图书馆为例,可以拿到其中的(1)(2)(4)三项,但是也看出未来的努力方向,需要加强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图书上架以及动态分析馆内图书流通数据的能力。
  4.2.2治理结构的创新
  本次评估明确提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组织管理和运营创新,并分别给予10分和5分的加分值。这就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根据试点单位的得失,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尝试,建立理事会,形成理事会制度,积极吸纳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来。
  4.2.3服务社会化建设
  服务社会化的提出基于以下几点客观事实:第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服务边界不断延伸,政府公共职能空前扩张,公共部门也在不断扩展,这就给各级政府在人、财、物的保障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第二、政府的垄断局面,提供不了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思维的改变,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细致化、单元化。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公共服务产品的成本越来越低,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共服务产业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长、外部经济效应等劣势,降低了社会力量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因此,本次评估提出了加强社会合作,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提倡向社会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做客观专业的评价。
  加强新技术设备的投入,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引进专业计算机人才,重视新媒体服务的投入,成立新媒体部门,专门负责微信公共平台、微博等新媒体的运营工作。
  加强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服务模式的创新,建立法人治理、理事会制度,积极吸纳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来。
  重视服务社会化建设,积极开展与社会组织合作,具体可以与社会科技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盛大文学等科技公司开展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合作。利用4.23世界读书日,深圳市读书月等,与社会团体开展各类有益的读书活动。加强社会服务购买的深度与广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服务购买。
  4.3保障条件
  保障条件指的是公共图书馆在政策、人、财、物等基本方面的保障,是服务效能和业务建设的根本,是落实政府作为图书馆服务供给与评估重要主体的职能与责任。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保障法中明确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并规定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中的职责。2017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明确了政府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责任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要求,并对公共图书馆运行管理制度、应当承担的服务功能和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等作了规定。草案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构建了图书馆事业发展基本制度;二是在促进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上迈出重要步伐;三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和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等发展方向和原则,鲜明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从评估细则可以看出,本次评估不仅仅是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更是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考察,充分利用这次评估,使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高度重视起来,加强政策、法规、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以评促发展。
  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至关重要,它是图书馆转型期的评估。因此,作为转型期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一定要抓住本次评估的机遇,以评估标准为指引,以评估结果为工作驱动,努力完成向新一代图书馆转型升级。成为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驿站。

相关论文

图书馆公共图书评估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