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探析艺术院校教师科研心理,推动科研管理发展

  一、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科研工作得不到重视,科研人才缺乏,科研管理体系不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不到位,科研成果转化途径不畅通。
  (一)科研管理工作投入不足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高校的科研管理经费投入不断加强,然而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仍然存在着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很多高等艺术院校有心无力,有的甚至直接忽略了科研管理工作,有的则把重点放在创作表演及其他教学上,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导致科研管理工作相对落后,这几乎已经成了当前高等艺术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提高重视是当前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科研管理队伍尚未建成
  现在科研发展,已由单一学科研究提升到多学科合作,研究队伍也由单一作战发展到多学科大兵团合作。而艺术院校科研队伍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在整个师资队伍当中,搞教学和管理的居多,但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却屈指可数,而且在这仅有的少数科研人员当中,又呈现出老同志居多,年轻人极少的不平衡局面。各学科专业学科之间科研水平差距大,作曲、音乐学理论等创作专业科研水平和基础相对于演唱、乐器舞台等专业相对高;各专业教研室未发挥团队优势,单打独奏,未发挥团队意识;各专业之间学科交叉发展模式未建立。这就导致现有的艺术院校科研队伍结构不成熟,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高水准的科研队伍。
  (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多样性有别于一般的科研成果,除书籍、论文、研究报告等文字性的成果形式外,更多的会以舞台剧、演唱会、作品、展览音像制品、CD、DVD等方式呈现。艺术院校科研成果主要为学术创建性和文化传承性两大类型。而从具体的转化渠道大体上看,传统的成果发展已经凸显出了速度慢、效益差等发展劣势;从宏观上说,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科研流程对设计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拉动意义,通过高等院校中音乐、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设计,能够为本地区的产业实体提供丰富的素材。但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很难将艺术技能转化为商业服务,难以把社会性和经济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效益难以实现,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自主积极性。
  (四)无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的依据依然是论文发表的多少,出版的专著有多少,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多少,并且据此给予教师相应的职称评定和一些奖励。事实证明,这种一味地以各项硬性指标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科研水平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也不符合艺术院校实际情况,它通常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造成许多教师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科研与教学脱离,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助长了艺术院校教师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形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心理分析
  艺术院校教师科研心理是指,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心理状态,包括:性格、动机、心理问题等。从艺术院校教师性格特点,参与科研工作的原因和参与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导致科研协作、学科交叉发展缓慢的教师心理原因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艺术院校科研教师性格特点
  艺术院校教师相对感性,易于接受更为直观的信息,对于繁杂的制度和教条性的理论缺乏耐心。科研工作中的项目申报,项目研究,经费使用,成果鉴定等工作是一系列严谨流程,这对于艺术院校教师具有挑战性。艺术院校教师也有自身的优势:创新性强,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强,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多思维新亮点,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动机
  在高校科研工作中,教师是主导人群,科研成果实现离不开高校教师辛勤的劳动。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科研动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高层次、年龄较长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相对更注重学术地位,注重对科学的钻研,追求来自社会认可;而中层教师如副教授,讲师他们的教学、演出任务重,有时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更多的渴望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渴望地位的提升;初级、刚参加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渴望视野开阔,渴望得到更多的教学机会,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们渴望创新,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但同时,在科研中,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整个教师队伍中,30一45岁年龄段的教师(尤其是担当了课题的教师或专业带头人的教师)心理问题较多,其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女性骨干教师较男性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多,其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等。科研立项,教师急于完成科研任务;科研经费报账程序繁琐,使用经费也成了一门功课;科研成果出来了,参加评奖以证明科研的质量。这一系列具象的目标,让教师的科研脱离了最终的科研的本质,使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疲于应付,缺乏创新。
  (三)科研队伍建设的难点
  科研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基本的相互信任和沟通。由于教师心理的不健康状态导致高校教师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嫉妒、敌意因子、人格障碍、人际敏感等情绪使相互之间无法进行协作。缺乏艺术各专业复合人才,学科研究单一,对其他专业缺乏了解和钻研,西洋乐器演奏者和民族乐器演奏者缺乏了解合作,西洋乐器之间也没有深入的沟通。但现在,数字化、互联网对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学科发展融合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建设融入到科技、旅游、制造中,相对于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科研队伍的建设远远落后。   三、调整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
  对于高等艺术院校而言,自身的科研管理工作成败由思想观念决定。如果不根据教师科研需求和科研心理,就无法真正将科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更新科研管理工作的思想观念
  高等艺术院校要时刻关注并按照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开展一切科研管理工作,切忌追求政绩或短期效益。要给予科研项目更大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指导,想尽一切办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条件。学院重视宣传科研重要性,院、系科研负责人带头,树立学院科研教师科研责任心,提高科研凝聚力。根据艺术院校教师特点,调整制度宣传方式,比如用图表的方式解释科研工作流程,经费使用流程,提高教师对于严谨的科研管理的理解。就艺术院校学科特点,调整科研项目结题成果形式,由单一的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与多形式的成果形式相结合,使科研理论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要进一步促进各大高校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不断更新和拓宽自身科研人员的思维,继而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除此之外,高等艺术院校也要树立起科研管理的效益观念,保障科研的选题和市场需求具有紧密联系。
  (二)建立科研团队,制定科研工作计划
  针对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目前科研队伍较为松散、科研力量十分薄弱、科研队伍单一等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高等艺术院校的工作重心应当转移到队伍的建设上来。那么,如何进行自身科研队伍的建设呢?
  第一,要调整自身的科研队伍人才,招聘或引进更多优秀的、年轻的科研人才;第二,培养模范性的单一学科科研团队和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发挥典范带有效果,让教师了解到科研团队对于个人发展的作用,以调动更多教师和培养更多的科研团队;第三,对于不同阶层的科研人员委任不同的科研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第四,以年度或学期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开展科研工作总结,把科研工作以常态化融入到艺术院校教师工作中;第五,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留住科研队伍中的原有人才,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第六,要加强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整合相关的科研资源,使所有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同时,要更加重视跨学科科研基地、科研中心、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形成联合攻关科研机制。
  (三)建立艺术院校科研评价体制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的依据依然是根据论文发表量量,出版的专著数,科研项目的研究量,获奖情况,并且以此为依据给予教师相应的职称评定和一些奖励。应当根据艺术院校科研现实状况,建立合理、有引导性科研评价体制和科研奖励机制。推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文化产业建设的融合。奖励机制即不能一味的选择物质激励,也不能只选择精神激励,有机的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鼓励高校教师积极主动的投入科研工作当中。只有在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下,高校教师才能够最大程度挖掘出科研潜能。
  高校科研工作应当重视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将教师的需求导向国家、社会层面,改变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较少关心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的现状。我们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则提倡教师需求满足与社会需求满足有机结合,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倡导学校、个人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国家、社会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高校如果能够利用高校独有的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优势,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人本管理之路,投身到文化产业建设中。
  (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效益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是实现科研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巩固教师科研信心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动性的最有效方式,是实现科研者、科研管理部门、社会三者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使艺术院校科研工作高效、稳速发展的有效砝码。
  艺术院校可从以下方面转化科研成果:第一培育特色学科,结合市场需求,以教研室、研究基地为依托建立交响乐团,民族演出团队,数字音乐制作团队,使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教师的科研成果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使最新的科研理念通过实践渗透到学生思维中,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参与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强化与社会文艺团体,与省市宣传部、文化厅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参与艺术创作签约工程,融入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程,投身文化服务、配送和帮扶工程,使艺术院校成为文化产业建设大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职业压力增大,特别是目前用于反映教师工作成绩的考核评估体系标准与方法还不成熟,有时更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有文献表明构成我国高校教师压力的最大原因是学术评估。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工作性质的关系,高校教师一般没有明确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之分,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起居无规律,常常为了准备教学、从事科研或撰写论文而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没有更多的私人时间来休息。我们应给注重改善这种问题。科研管理部门,要注意减少这种状况的发生。
  四、结论
  高等艺术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的未来长久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全面进步,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科研管理工作,了解教师的科研心理健康,适时调整科研管理方法,不断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促进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关论文

科研科研管理院校教师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结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浅谈教师的哲学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路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