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小学生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54-02
  作者简介:孟改清(1968―),女,山西太谷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山西省太谷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把课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选材角度丰富,形式短小,贴近生活实际,且紧跟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涵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想象,引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因随文练笔机动灵活、切入点小、难度低,学生有兴趣,容易做实做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从哪些地方着手练习呢?
  一、典型写法处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以读仿写恰恰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抓住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仿写。如课文中生动的修辞手法,准确的说明方法,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动静结合等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正是学生习作中必不可少的养料,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表达方法的神奇效果,更要让学生在仿写中掌握这些表达方法,积淀写作能力。
  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中的一段:“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将海棠花比作飞泉,这是一处非常精妙的比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以‘喷花的飞泉’写海棠花,你对此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从自己的直观阅读感受出发作答,并引导学生体会“喷花的飞泉”,含英咀华,感悟比喻的妙处。
  问答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幅情境图画(如瀑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充分发挥想象,启发学生看图想象并试着运用比喻手法加以描述,写一句或几句话。学生依葫芦画瓢,写作的难度有所降低,习作手法自然迁移,可以较好地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这样的仿写是在课文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成学生可以掌握的表达技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笔方式。
  二、情感蓄积处改写
  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具有很强感染力的课文,学生对这类文本有了充分理解和感悟之后,写作就会成为一种表达自我的内在需要。教师要找到读写结合的情感点,在课堂情感蓄积的“井喷”之处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
  如《明天,我们毕业》(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课文内容并不难懂,教学重点可以放在以课文唤起学生的情感上。老师可以在课件里加入校园、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景、各位教师的照片,并提示学生:“同学们,眷恋可以放在心里,眷恋还可以转化成文字。在这熟悉的地方,一定留下了你们太多美好的回忆……”用学生熟悉的图片和面孔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选择最有感触的几处来写几句话,使他们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学生的灵性也在这样的想象里飞扬起来,效果事半功倍。
  改写训练的关键之处,在于抓住课文情感的爆发点,在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之时,精心烘托气氛、设计情境,让学生把握这个机会一吐为快,充分表达。
  三、文本空白处补写
  作者写文章时,常常为了某种需要留下一些情节上的空缺,让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教材中很多作品就有这样的“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为丰富的“有”。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文章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抓住空白补写,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写作。
  例如《黄山奇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一文,作者重点描写了黄山玉屏楼“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在阅读“迎客松”段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写迎客松的方法:先整体描写,再局部描写,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反复浏览回味详写松树的部分,揣摩写法。除了这三大名松,黄山上还有其他姿态各异的松树,教师可以出示各种黄山松的图片,让学生仿照着课文写迎客、陪客、送客松的写法,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黄山松树。
  四、意犹未尽处续写
  有些课文在某些地方表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能抓住这些环节,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延伸情境,激活学生想象,续写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升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感悟,而且自然而然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文章的结尾处设置小练笔,作为学生续写的起点。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一文的结尾处写道:“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在他们相逢的时候,美穗子一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美穗子的角度,以美穗子和聂荣臻将军相聚的情形为主题写一个小片段,要求学生要写得精彩,一定要像作者一样抓住细节进行刻画,让自己的想象更加丰富细腻。
  像这样留下了想象余地的课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文章的意犹未尽之处,让学生植根于书本,想象于书外。这样的随文练笔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学习文本的效果,同时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挖掘他们的潜能。
  五、结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功夫。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训练。叶圣陶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说过:“什么叫训练呢?为使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随文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随文练笔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与文本深度对话的产物,是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形式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坚持常态中的“小练笔”,随着量的积累,一定会有质的升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循序渐进,必然可为大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论文

小学生形式小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
中小学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
试论农村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资源的开发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
试论小学中国画校本课程的实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