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周恩来精神砥砺青少年励志教育成长的方法初探

  周恩来既是当代青少年普遍认可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也是备受的当代青少年推崇的英雄之一。[1]从2009年起,学校、周恩来纪念馆充分利用伟人纪念馆德育基地的教育和辐射作用,着眼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弘扬周恩来精神为核心,深入挖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励志教育内涵,积极探索励志教育活动在优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连续开展了层次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中小学生励志教育活动。
  一、“周恩来班”创建与发展
  学校立足德育优先的教育原则,坚持以周恩来精神教育和培养学生,我们以周恩来少年时期的誓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学校的校训,经过不断的认识提炼总结,我们把周恩来少年时期形成的“热爱祖国、志向远大、品德高尚、勤奋好学”作为励志教育的核心内容,采取活动化、系列化、课程化的教育方式,将总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建立起各学段相互衔接的励志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对活动的系统整合,东北育才学校逐步形成以周恩来班为楷模的励志教育体系和框架。作为学校开展的特色争先活动之一 “周恩来班”不仅着眼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历程,关注中队整体的励志建设,更是对每个中队励志教育成果的最高评价。实践证明,将“周恩来班”这个伟大光辉的名字作为最高荣誉授予一个集体,这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年青一代。
  二、建构励志教育课程体系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的励志教育,其课程建设的规范、完整、科学尤其重要,这关系着“立德树人”德育目标的实现。而励志教育课程化主要围绕五种形式展开设定:其一,以课堂作为课程化建设的主阵地,实现课堂励志教育深度渗透;其二,以科学的学科设定作为励志教育课程载体,固定、夯实励志教育课程化实现基础;其三,以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成效显著的励志教育活动为突破点,将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之中,实现学生在励志教育中的自主、体验、内化、传播过程;其四,以周恩来中队的班级文化、管理体制打造为方式,实现励志教育课程常态化、微观化、精细化;其五,以??资团队的专业化、领先性发展保障励志教育课程过程有效、评价科学和课程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三、开展励志活动的方式方法
  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立身校本优势,优化学校教育资源,以校园特色文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总理精神内涵为依托,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线,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周恩来班”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纪念日教育、仪式教育、课堂教育等多种形式引领青年成为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以专题教育为闪光点,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情怀
  每年根据共青团、少先队确立的教育主题开展“周恩来精神”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东北育才学校的德育特色。2010年,辽宁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励志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开幕,与省内21所学校建立周恩来精神励志教育共建学校,通过送展入校的方式开展总理精神宣讲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少年励志教育活动热潮。2013年,来自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各学段300余名学生代表举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努力”主题纪念活动,重温总理誓言。2013年暑假东北育才少工委联合《沈阳晚报》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征文活动,得到热烈响应。
  (二)以伟人纪念日为着重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周恩来逝世日、诞辰日,以及与周恩来相关的特殊节日,班级举办各类纪念活动,来缅怀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利用丰富的历史事件、图片资料,组织临时展览,编印校报专刊等学习材料,开展主题鲜明、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的“知总理、学总理、爱总理”、“总理在我心中”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知识竞赛、观影、征文、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向总理学习,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三)以仪式教育为关节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每年组织学生到周恩来纪念馆参观瞻仰,并在班级内招募、培养学生志愿者担任解说员。同时通过广播站、电视台、“东北育才报”以及主题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宣教。并组织开展入团、入队、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纪念馆成为中小学生缅怀先烈和树立理想的“第二课堂”。
  (四)以课堂教育为切入点,将励志教育融入班级建设
  学校注重将励志教育融入课堂,利用伟人精神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建设中体现励志教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让学生在对伟人思想的景仰和追求中健康成长。同时,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开展生涯教育,通过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在书香中历练伟志,在经典中感悟人生;在领袖素质集训营里,领悟领袖精神,在实践中展示领袖风采;学校少先队和团委还组织班级到高科技工厂、农业示范区,到法院、敬老院等社会机构,到领事馆、政府等社会职能部门参观。大爱不言,润物无声,励志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引领和行为指导,在无声无息中,唤醒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另外,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学校还把生活和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道德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德育活动的对象,引导青年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积极开展“爱心支教”、“农村调研”、“志愿服务”、“保护母亲河、”“关爱空巢老人”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分析、讨论、评价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在道德模范分享会的活动中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多年来,学校坚持将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爱大责精神与培养各行各业领袖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结合,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使“周恩来班”的学生门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真正把学习总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行动的指南。

相关论文

周恩来青少年精神方法教育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